張苛苛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教育事業的不斷進步,人們越來越重視學生的綜合發展。小學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正規教育,這為學生之后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這個時期的學生由于年齡小,身體正在成長發育階段,小學體育教學正是促進學生成長發展,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課程。因此學校、教師、家長都要提高對體育教學的重視,并尋找合適的體育教學方式,推動小學體育教學的發展,促進學生體育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體育;探究式教學;教學策略
前言: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教育的改革步伐也在不斷向前邁進。但目前小學階段出現的最明顯的問題就是學生的身體素質普遍低下,這種現象也引來了教育部門和學校的關注。小學階段的體育學習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學生的體能,加強學生的體質。為了更好的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發展,教師可以采用探究式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加入課堂來探究體育的實質問題,以此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小學體育課堂存在的問題
第一,體育課堂不被重視。由于多數教師受傳統教育模式和應試教育的影響,體育課受到了忽視。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教師認為體育這門科目在考試中的成績可以被忽略不計,這就導致學校、教師和家長都達成了統一的想法:體育教學不重要、體育成績不重要。由于長時間受這種思想的影響,學生能真正接觸到體育課的時間很少,導致學生的身體素質日益下降。
第二,體育教學模式過于單一。在上一點的問題的影響下,體育教師為了能讓學生有一個安全的體育課堂,在體育教學中就會選用一些難度系數低且安全系數高的課堂模式。如:教師會選擇一些相對簡單的體操教學或是安全的體育活動,這種狀況下學生受單一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們也會降低對體育課堂的期待,甚至會在上課時用消極的態度對待體育課堂。
第三,學生的思維模式被束縛。由于家長和教師對于體育課堂的不重視,和家長們所灌輸的學習成績最重要的各種思想下,學生對體育課堂的態度也會有所轉變。又因為現階段學生的課業繁重,學生把大部分課余時間都用在了做作業這一項任務上,過早的失去了其身上的童真,甚至有的學生為了使教師和家長滿意遏制住了玩耍的想法。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思維方式受到了一定的束縛,也失去了對生活的創造力。
二、探究式小學體育教學的策略
(一)創設教學情境
在體育課堂中采用探究式的教學方法時教師需要根據教學目標開展體育活動。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基本動作技能。教師在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時,可以用問題或是任務的方式引入課堂,并為學生創設一個合適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體育知識,進行體育訓練。例如:在投擲能力的訓練課堂上,由于學生的年齡較小,生活經驗不夠豐富,而且還沒有了解物理知識,所以對投擲訓練中的拋物線概念沒有理解。教師在面對這個現象時,可以通過教學為學生創設一個訓練場景。教師可以在課堂正是開始時告知學生這節課要做的訓練都有哪些,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一些塑料筐和沙包,讓學生通過將沙包投擲到塑料筐中的方式鍛煉投擲能力。這一目的是為了讓學生了解這節課的學習目標,并為學生提供一個聯系的場合,以此吸引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積極加入到體育鍛煉中。
(二)采用分組教學模式
小學體育教學中由于學生思想觀念被束縛,所以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更要吸引學生的目光,提高課堂的活躍度。首先,教師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環境,可以通過小組教學的方式,并結合學生的興趣,來促進小學體育教學的發展。在分配小組成員時,教師要注意每組學生的體育能力,做到分配均衡,以此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幫助,進一步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此外,在體育分組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每組學生的意見選擇一個小組組長,讓組長帶領學生們一起加入到體育學習匯總。例如:在鍛煉學生的跑步能力時,教師可以通過組織障礙賽跑的教學環節,讓學生進行小組接力比賽。這個過程中需要學生們自主分配跑步順序,合理安排各個組員的位置。在障礙跑的比賽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跑步能力,還能提高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能力和小組合作意識,以此促進學生體育能力的綜合發展。
(三)加入生活化體育訓練
人們的知識獲取源自生活,對體育技能的學習也來自生活。在探究式的教學模式下教師不能直接把和體育有關的教學概念和認知策略直接教給學生,而是需要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讓學生了解體育訓練并學會運動方法。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熱情,并培養學生對體育知識的探究能力。例如:在學習立定跳遠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引導讓學生想象生活中的青蛙的跳躍方式和動作表現,先讓學生在腦海中模擬青蛙跳躍的方式,之后在進行正式的立定跳遠訓練。在立定跳遠過程中,教師可以先為學生確定一個距離點,讓學生先跳過這一點,隨著學生對立定跳遠姿勢的掌握,跳遠距離會逐漸邊遠,教師就可以再為學生設立其他的距離點。通過一次次的挑戰和練習,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跳遠的技巧,以此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通過讓學生想象生活中的青蛙跳,并將之引入課堂教學,以生活化的體育教學方式促進學生體育探究能力和體育學習能力的不斷提高,以此促進學生體育綜合能力的發展。
(四)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體育教學中采用探究式教學的方法最大的特點就是寓教于樂,教師可以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對體育課堂就行探究,以此創新教學模式。教師可以通過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上選擇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以此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隨著探究式課堂的不斷深入,教師要轉變學生在課堂中的位置,從被動接受體育知識和技能轉化為主動參與體育教學。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指定一個方向,讓學生自主進行課堂設計。如在學習跳繩這項運動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設定一個教學內容,再引導學生對課程進行設計,并進行自行訓練,最后教師再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檢驗并設計一些小比賽,如一分鐘跳繩的次數或花樣跳繩的種類,通過比賽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也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在這種學習方式下能夠提高學生對課堂的參與度,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創造性思維,點燃學生學習體育的熱情。
(五)公正客觀地評價學生
教師采用探究式的體育教學方式,這也要求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要公正客觀地對待并評價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成果。在正式評價學生之前,教師要注意到避免讓學生處在一個被動地學習體育知識與技能的狀態下,要著眼觀察學生在體育課堂上對體育知識和體育技能的理解和認知。在評價時,教師可以采用激勵式的評價方式,對體育素質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進行鼓勵,并用平和鼓勵的語言說出其在體育運動中出現的問題,需要怎樣改正,以此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對于體育素質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進行激勵,讓其在之后的體育課堂上有更好的表現。
結論:探究式的體育教學要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為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加入體育課堂,提高學生的體育實踐能力。通過探究式的體育教學方式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了解體育知識,提高體育技能。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對各類活動和知識的認知能力有限,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尋找合適的教學方法,只有讓學生充分的了解體育內容,才能讓學生完成相應的體育訓練,提高個人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胡大威,班玉生.體育教學中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教學與管理.2008(12) .
[2]云瓊菁,徐焰,張泳華.探究式體育教學模式的構建研究[J].安徽體育科技.2005(01) .
[3]盧偉基.自主探究與合作發展的體育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4(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