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娟玲
【摘要】在不斷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對小學課堂教學過程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立足于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現(xiàn)狀,主要分析了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小組合作學習;運用策略
引言
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的教學過程中運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往往會激起小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與積極性,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有所提高,教學效率才會有顯著的提升,因而在小學的數(shù)學課堂過程中合理地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是非常必要的。
1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現(xiàn)狀分析
1.1小組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參與度不高
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合理的運用小組合作機制,有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有效提升,可以幫助學生更加高效的掌握數(shù)學學習過程中的技巧。但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并沒有養(yǎng)成合作的習慣,使得對于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參與度不高,不能達到課堂的效果。同時,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是不同的,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習能力較強者往往起著引導作用,使得學習能力較弱者不能夠獲得相應的進步,從而會導致“強者更強,弱者越弱”的景象,不能夠起到共同進步的目的。由于小學數(shù)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參與度不高,直接致使小組合作學習難以進行,效果不佳。
1.2在合作探究學習過程中學生的主動性以及熱情度不高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只有當教師要求學生進行討論學習的時候,學生才會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在這樣被迫情形下進行的學習,學生對于合作學習的激情逐漸消退,也就達不到小組學習共同探討的目的。而在日常的教學任務結束后,幾乎沒有學生會自主地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使得實施合作學習機制的實際意義喪失,達不到應有的效果。總之,在傳統(tǒng)的教學氛圍的影響下,學生對于合作學習的熱情不夠高,也不能夠主動的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從而導致學生無法掌握相應的數(shù)學知識學習技巧。
1.3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過分趨于形式化
小組合作學習是為了推進素質教育改革而不斷優(yōu)化的,對于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方式,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而在教師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學習時,往往更加注重結果的正確與否,忽略了最基本的解題方法。在這樣的解題的過程中,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會逐漸下降,學習成績也會慢慢退步,思維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之間應該多加交流解題策略,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達到合作學習的最終目的。
2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探究效率的策略
2.1合理設置問題,提高學生的討論熱情
合理有效問題的設置,往往會使得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從而使得學習效率大幅度提升,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在備課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應有的理解能力,合理設計討論題目時,需要將學生的熱情充分調動起來,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例如說在進行《大數(shù)的認識》的學習過程中,需要設定合理的問題使得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并在小組內進行積極討論,每個同學都積極參與其中,發(fā)表自身的觀點,教師可以將討論問題設計為“(1)寫數(shù)的時候,從( )起,逐級地往下寫,哪個數(shù)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那個數(shù)位上寫( );(2)由3個億,8個萬,6個千,3個十組成的數(shù)是( ),這是( )位數(shù);(3)寫出下面各數(shù)①地球的陸地面積為十五億零九十萬五千平方千米( ) ②太陽的表面溫度為六千度,太陽中心溫度為一千萬度。( )③2000年度我國總人口約十二億九千五百三十三萬人( )”。在這樣的探討過程中,可以使得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學習效率會大幅提升。
2.2深化合作教學理念,不斷提升教師自身技能
合作教學理念的不斷深入,對于提升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但由于長期陳舊的教育觀念的束縛,在進行小組合作教學時,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方式,運用現(xiàn)代的教學理念,并給予學生充分的課堂自由,不斷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例如說,在進行《觀察物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上實物,然后讓同學先進行觀察,然后讓小組討論題目給出的形狀是從哪個方位看到的,每個成員都參與其中。同時,教師可以利用PowerPoint向同學展示不同方向的圖形,提升學生的洞察力。總之,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需要與同事以及學生多進行交流,充分了解學生的興趣所在,并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新的知識與技能,了解教育教學改革的趨勢,不斷提升自身技能。
2.3完善小組合作機制,提高學習效率
教師在注重自身教育教學改革的同時,也要注意合作學習小組的構建,注重其個性差異,小組成員要合理安排、分工明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同時要注意學生的性格、能力以及學習基礎水平,同時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習慣、性格愛好以及成績等等,進行課堂學習小組的劃分,然后在數(shù)學課堂中需要不同的學生進行合理搭配、相互配合并且相互優(yōu)化。在進行組建小組的過程中,各個組之間需要有不同的特質,而組內成員之間需要做到相互配合,同時需要做到組內的優(yōu)等生、中等生以及后進生比例相當,這樣更有助于學生在組內更好的交流、相互學習與探討,達到共同學習與進步的目的。同時,學生需要在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細心觀察學生的動態(tài)以及綜合表現(xiàn),適當對小組成員進行調整,保證各小組的學習效率。
2.4精心設計小組合作學習內容,建立評價機制
在小學數(shù)學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對教學內容的設計要做到科學合理,符合小學生的實際水平,促進學生的理解。例如說在進行《圖形的拼組》時,讓各組成員之進行交流,大家集思廣益總結出不同的方案,相互促進學習,最后給各組提供平臺,相互交流,促進其對知識的理解。
3結束語
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加強小組合作學習,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其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問題設置的合理性,深化教學改革,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能。總而言之,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其合作機制的不斷完善,精心設計合作學習內容,促進教學效率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 謝小慶.課堂在動態(tài)中推進 思維在互動中生成——淺談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的“放”與“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
[2] 黃飛.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自主探究學習方式的思考[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
[3] 王富.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的分析與思考[J].現(xiàn)代婦女(下旬).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