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濤
【摘要】黨建工作在國企的工作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國企改革發展黨建的新部署,吹響了國企轉型升級發展的號角。在當前新形勢下,國企黨建工作在解放思想、承擔社會責任、黨風廉政建設和企業文化建設等方面暴露出不少問題,因此國有企業需要對現有的工作方式進行改進和規范。本文結合筆者在國有企業的工作經驗,并根據國企發展的實際情況,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國企;黨建工作;對策建議
引言
國有企業是我國社會主義經濟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目前我國正處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轉換增長動力的關鍵時期,因此在新形勢下,國企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發展與風險同在。我們必須正視當前黨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通過總結經驗,進一步優化和完善國企黨建工作。
1新形勢下深化國企黨建工作的重要意義
1.1深化國企黨建工作有助于國企轉型升級
在新形勢下,國企發展處于瓶頸期,也是轉型升級的機遇期,因此改革勢在必行。國企黨建工作不僅為其轉型升級提供了明確的政治方向,也為其提供了堅強的組織后盾,相對于其他企業具有明顯的優勢。由于當前外部市場復雜多變,對于國企的穩定和長遠發展造成了多方面的影響,面對新的挑戰,國企必須通過不斷深化黨建工作,才能引導市場繼續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使企業可持續發展,這就需要領導在黨建工作中對企業未來科學謀劃,職工干部共同協作為國企轉型升級做出應有奉獻。
1.2深化國企黨建工作有助于完善我國現代企業制度
由于現代企業制度的節奏越來越快,在轉型過程中,國企的黨建工作逐漸被邊緣化。但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向現代企業制度的轉型需要作為國家與企業中介的黨組織的存在,更需要黨組織帶領群眾引領方向,更多的承擔責任,企業黨建工作更是協調著政府與企業、中央與地方,同時黨組織的存在還監督著國企日常的重大決策,其效用顯而易見。在新形勢下,黨建工作就是國企與現代企業制度有機融合過程中的“潤滑劑”,有助于賦予代企業制度中國特色,實現其中國化。
1.3深化國企黨建工作有利于提升國企核心競爭力
國企黨建工作的展開涉及到企業運作的各個方面,是國企協調各方的獨特的政治優勢。在國企黨建中,做好企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能夠有效團結企業職工干部,密切企業與群眾的聯系,同時有利于強化企業文化,承擔企業責任,增強企業凝聚力,調動全體職員積極性創造性,共同為企業向上發展做貢獻,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2新形勢下國企黨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1國企黨組織思想觀念較為落后
思想是行為的先導,只有在思想上不斷進步,行為才能緊跟時代發展,國企改革也才能找到正確方向。在新形勢下,國企黨建工作在部分方面思維觀念落后,對于黨中央提出的新思維、新觀念并不能做到完全接受,導致了改革嚴重滯后于黨中央對于國企改革的新部署。企業黨組織思想的滯后,會導致黨建工作效率低下,更影響國企的決策與執行能力的優化。
2.2 國有企業對其社會責任的承擔力度不夠
當前市場,不僅要求企業自負盈虧,還要求企業擔負起推動社會發展的責任。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過程也是升華企業形象、營造良好聲譽的過程,有助于提升企業競爭力。企業價值的最大化并不等同于利潤的最大化,但是部分國企一心追本逐利,不僅未承擔起社會責任,反而做出不利于社會和諧發展的行為。國企黨組織的存在有利于引導企業依法經營、誠實守信、回饋社會,承擔起國家發展的政治和社會職能。
3新形勢下加強黨建工作的對策建議
3.1解放思想,明晰企業黨建方向
十九大的召開對于國企黨建具有劃時代的指導意義,國企黨組織應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在新思想、新觀念的指引下,扎實落實黨中央對于國企改革的新部署。在黨建工作中,國企黨組織應不斷加強學習,解放思想,去除主觀偏見,改善工作作風,創新黨建工作思路,明晰黨建工作方向與目標,健全黨建工作制度;與此同時,激勵國企職工和各層次干部不斷學習,樹立終生學習觀念,開展有組織化、常態化的學習班,全面提升政治思想水平。在實踐中,黨員要增強使命感,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嚴格踐行“三嚴三實”思想,團結非黨員職工與群眾,以更好的工作狀態和思想面貌為企業發展助力。
3.2以人為本,維護企業職工合法權益
以人為本是現代企業制度中的重要特征。國企黨建工作更要以人為本,切實維護職工利益,保障其合法權益,提升職工獲得感和幸福感。首先,推動國企基層民主政治建設,遵循公平、公正、公開原則,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密切企業與職工群眾的血肉聯系,構建企業和諧職工關系;其次,搭建維權和訴求表達渠道,推動企業廠務的公開透明,建立健全企業民主管理制度,切實落實職工的知情權和參與權;再次,不斷提升企業福利待遇水平,在住房、醫療、社保等方面提供更多幫助,讓職工共享企業發展成果。
3.3創建企業文化,提高企業凝聚力
企業在創建自身企業文化中,要深入企業的日常運作之中,切實認識和理解企業自身特點及優勢,增強企業文化針對性和普適性,要密切聯系實際,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堅持企業文化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只有企業員工認同企業自身文化,才會將自身融入于企業發展之中,才能充分發揮自身能動性,與企業同生死、共命運。國企在構建企業文化過程中,要將企業文化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思政教育工作有機結合起來,結合企業實際形成體系的企業文化理念,構建更為強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同時建設企業更為和諧的生產、生活環境,為企業發展奠基堅實的群眾基礎[3]。
3.4加強黨風廉政建設
第一,加強思政教育,構筑思想道德防線,要深化對企業“一把手”的黨性教育,以及對職工干部的廉政教育,要大力宣傳廉政文化,強化廉潔自律的意識觀念,形成廉潔奉公的工作作風;第二,科學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全面推進從嚴治黨,防微杜漸,黨委與紀委要落實“兩個主體”責任,敢于擔當;第三,完善企業問責制度,規范權力運行,要完善執行的程序性規定,明確執行主體,同時創制反饋制度,不斷完善企業黨風廉政建設,構建純潔、健康企業。
4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形勢下國企必須要做好黨建工作,帶領黨員群眾更好的實現快速轉型發展,更多的承擔社會責任、發展經濟,發揮出國民經濟支柱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左福喜.煤礦黨建工作在安全生產中的探討[J].企業文化,2017(3):15.
[2]林秀龍.新形式下煤礦黨建工作的思路[J].煤炭工業,2015(4):69.
[3]王雪梅.加強煤礦黨建建設的思考[J].科技教育,2016(5):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