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紅霞
摘 要:英語閱讀文本作為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它可有效鍛煉學生的英語知識運用能力,對學生全面的英語知識學習具有促進作用。就此,本文詳細論述了基于思維導圖的高中英語閱讀文本,以期為廣大高中英語教育者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思維導圖;高中英語;閱讀
引言:高中英語文本閱讀教學,可有效提升學生的語言構造能力,促進學生對英語知識的靈活應用,有助于學生全面的發展。而基于思維導圖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可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具有較好的運用價值。
1.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可有效鍛煉學生對英語知識的運用能力,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與理解,有助于學生良好地進行英語學習。但在高中英語閱讀實際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不是很高,主要是由于以下三個原因:一,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內容較為單一;二,教學模式較為陳舊,學生未掌握學習主動權,無法深入感受到英語文本閱讀的趣味性;三,學生尚未擁有一套完善的英語文本閱讀方法,學習難度較大。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可使教學活動事半功倍,因此,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文本閱讀興趣,以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發展學生的英語學科素養[1]。就此,教師可借助思維導圖來豐富英語閱讀教學內容,提升教學的趣味性與生動性,降低學生英語文本閱讀難度,幫助學生形成一套成熟的英語文本閱讀方法。在此過程中,教師還應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對英語閱讀文本進行自發性地閱讀與思考,以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加深學生的英語文本閱讀體驗,從而激發學生的英語文本閱讀興趣。首先,教師應熟悉研讀英語閱讀文本,將其重點知識劃分出來,并梳理相關知識點,依據此繪制出一個思維導圖。然后,應根據教學需要,并結合學生心理發展需求,擴展相應的知識點,加入學生感興趣的文字或圖片,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其次,應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加強學生的學習體驗,以使學生感受到英語文本閱讀的趣味性與魅力,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先讓學生對英語閱讀文本進行自主學習,并將學生分成若干組,分發相應的教學任務,讓學生進行分組完成,以提升學生對英語閱讀教學活動的參與度。然后,對每個小組的學習情況進行提問,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之后,根據思維導圖,向學生講解英語閱讀文本中的知識點,梳理學生的知識脈絡,并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困惑的地方進行重點講解[2]。此后,讓學生根據英語閱讀文本,親自繪制出相應的思維導圖,以加深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與記憶。
例如:在學習British and American English時,教師可教學內容主要劃分為兩部分,分別是美式英語與英式英語,并對兩者之間的差異性進行對比與分析,繪制出相應的思維導圖,以幫助學生清楚明白兩者之間的差別。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可先學生找出文中美式與英式英語都有哪些不同,之后,根據思維導圖為學生進行專業化講解。
2.注重語篇結構講解
高中英語文本都有屬于自身獨特的結構層次,作者在進行文本創作時,對文本結構內容安排都是經過再三斟酌、多次修改的,其具有較強的嚴謹性、文學性及邏輯性。而英語閱讀文本結構的講解,不僅可促進學生對英語文本內容的理解與記憶,還可提升學生的文本創作能力,有助于學生整體英語水平的提升。就此,教師可借助思維導圖來梳理英語文本的知識點、劃分英語文本的結構層次、反映出英語文本句式與段落之間的關系,以幫助學生熟悉掌握英語文本內容知識。在開展英語文本閱讀教學之前,教師應對英語閱讀文本進行深入地剖析,合理劃分英語文本內部結構層次,并收集相關英語詞匯、語句構造語法、圖片等素材,將其制作為一個邏輯清晰的思維導圖,幫助學生了解英語閱讀文本的結構層次,掌握文本結構脈絡與文章表達技巧。與此同時,還應注重對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培養,以促進學生全面的發展[3]。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時,教師可先為學生講解文本中的重點知識,之后,對文本的語言特色、文章段落、表達技巧、句式及作者情感進行專門講解;然后,繪制出大致的文本框架內容,讓學生往其中添加內容,以加深學生對此知識的記憶;此后,應根據學生的知識填寫情況,進行相應的知識補充與完善,以幫助學生形成一個系統化的英語知識網絡;最后,還應讓學生自主嘗試繪制思維導圖,以加強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與記憶,提升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
3.加深學生學習體驗
學生良好的學習體驗,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促進英語文本閱讀教學的順利開展。因此,在進行英語文本閱讀教學時,教師可將文本語境有效融入到思維導圖中,以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英語文本的魅力與趣味性,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文本閱讀熱情。首先,教師應站在宏觀的角度,對英語文本的性質及所語境特征進行深入地分析,總結相關的語言原則,并將其相關內容添加到思維導圖中。其次,在進行英語文本閱讀教學時,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與思維導圖,創設相應的情境,以讓學生深入感受到作者情感,從而幫助學生有效理解英語文本內容。最后,還可讓學生進行學習交流與角色演繹,以提升英語文本教學內容的趣味性與生動性。對于對話體裁的文本,教師可讓學生進行分組,并進行英語交流,以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對于小說體裁的文本,教師可根據文本中的內容,挑選出幾個學生進行角色演繹,以營造一個歡樂、有趣的英語教學課堂。
4.結語
總而言之,基于思維導圖的高中英語文本教學,可有效豐富教學內容,提升教學的生動性與趣味性,有助于英語教學的順利開展。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還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斷加深學生的學習體驗,以確保英語閱讀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肖琨.高中英語閱讀文本解讀中融入思維導圖的作用探討[J].高考,2017(27):173-173.
[2]董瑩瑩.融入思維導圖的高中英語閱讀文本解讀[J].都市家教月刊,2017(9):15-15.
[3]嚴功宣.試分析高中英語閱讀文本解讀中思維導圖的融入[J].校園英語,2017(24):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