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海龍
摘 要:在新課程不斷深入改革發展的當下,中學階段對于農村學生來說是非常關鍵的,是學生性格和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也是他們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因此農村中學語文教師在對他們進行文言文的教學時,要著重培養其閱讀能力,堅持做到加強思想交流,重視深刻理解;強化閱讀訓練,查漏補缺;轉變思想,樹立正確的教學觀,繼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文言文解讀水平,為其未來的學習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將從以下方面進行敘述。
關鍵詞:農村中學、文言文閱讀、能力培養
一、教師轉變思想,樹立正確的教學觀
在素質教育蓬勃發展的今天,《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的表現”,這句話就像是“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因為,每一個學生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所以在閱讀同一篇文章的時候,感受肯定也是不同的,所以,在閱讀訓練的過程中,教師要去尋找這個不同點,然后加以激發,也就是說教師需要去激發學生的感悟力,而不是去追求一個千篇一律的答案,而對于課外閱讀任務,那只是在能力范圍內所要求的,教師真正的教學內容在課堂上,教師要把語文課堂變成閱讀訓練的主場。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通過范讀文言文或者播放錄音,從而讓學生們學會斷句,為文言文閱讀提供幫助。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例如,在學習《童趣》這篇經典的文言文時,教師應該打破傳統的那種灌輸式教學,不再照本宣科,應該和學生們一同討論童年時期有趣的故事,這樣一來,學生才能夠體會到探究問題的樂趣,這樣,學生們才會自己嘗試著去進行閱讀,慢慢培養閱讀興趣,從中發現問題,繼而自主解決問題,興趣有了,閱讀量自然就多了,學生也能從閱讀過程中獲取更多知識,這樣學生們的閱讀能力才能得到真正培養,閱讀水平才能不斷提高。
二、強化閱讀訓練,查漏補缺
文言文閱讀教學是教師在上課期間引導學生進行的一種實踐活動,而對于閱讀能力的提高也必須在這個實踐活動中完成,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必須制定一些有效的訓練,也就是在訓練過程中必須掌握好力度,閱讀訓練就像是爬山,如果坡度太陡,人們就難以攀登,但是如果坡度太平坦,那人們就無法感受到這個充滿挑戰過程中的樂趣,所以,在進行文言文閱讀訓練的時候,教師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訓練方法,引導學生一步一個腳印地穩穩前進,對于閱讀難度的設定,自然就是從低年級到高年級依次增加,逐步擴大閱讀難度,以便讓學生們能夠深刻剖析每一篇文章,而不是去熟悉某一類文章,而對于訓練的力度來說,那就是說“除非不訓練,訓練就要練好,一直記住”,所以,在文言文閱讀訓練的時候,訓練的起點不要求有多高,但是訓練的過程一定要嚴格,而對于七,八年級的閱讀教學來說,教師要緊扣文章主題,提綱挈領,進行有效的閱讀訓練,誦讀尤為重要,在誦讀中注意節奏劃分,古字讀音,通假字,多作筆記,培養古漢語語感。
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們做示范,如何把已掌握的閱讀知識,閱讀技巧更好地應用到閱讀實踐中去,而對于示范的課文可以是中學任何一級的文章,像是《送東陽馬生序》,《醉翁亭記》等,這魚我所欲也》樣每個單元難度比較大的文章,而對于那些難度比較小的文章來說,像是《陋室銘》,《等,教師可以完全放心地放手學生,鼓勵學生們運用教師教給的技巧去提取文章綱領,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別進行點撥,然后在這個基礎之上,就可以進一步展開文言文閱讀能力的培訓了。同時,教師還可以布置一些課外閱讀任務,讓同學們去閱讀,開展誦讀比賽,然后依據完成程度去判定學生的閱讀能力,以便教師查漏補缺,然后再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訓練。
三、加強思想交流,重視深刻理解
古人曾說:“古人之言,包含無盡,后人讀之,隨其性情淺深高低,各有會心”,由此可見,教師要是想真正體現閱讀的意義,那教師就需要把教學目標從教材轉向學生,把教學重點放在學生身上,這樣在體現閱讀價值的同時還尊重了學生“各有會心”的權利,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主地劃出古今異議,一詞多義,通假字,詞類活用,甚至各類實詞虛詞。對于日常語文教學我們總是要求教學過程中要有情感碰撞和思想交流,但是這不代表可以忽略深入文本的分析和理解,同樣地是,如果沒有文章的細致閱讀就不會有好的情感碰撞,但是,對于深入文章的理解并不是去扣文章字眼,而是在文章涉及范圍內去進行理解,提出學生自己的問題,如《小石潭記》學生提出“眀眀有六個人,為何還說寂寥無人”,又如《陋室銘》學生提出“房子簡陋為何不裝修”,所以,成功的語文文言文閱讀教學就是去尋找文章中的內在含義,去發現問題,而一般來說,尋找的過程往往比尋找的結果更有意義,因為,在某些因素的影響下,內在含義往往找不到,或者找到了,但是得不出最后的結論,但是精彩的情感碰撞和思想交流仍能夠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所以,在中學語文文言文的閱讀課上,教師要努力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當然,對于不同的教材文章,教師也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在各個方面去訓練同學們的文言文閱讀能力,而且,課內教材的閱讀量并不能滿足學生,所以教師還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準備一些課外的閱讀教材。
總結:總之,中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堅持做到以上幾大方面,不斷加強學生文言文的閱讀能力,繼而在提高教師自身教學水平的同時,也讓學生的中學語文學習得以升華!
參考文獻
[1]白三良.初中語文創新性教學改革探索與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7(21).
[2]霍柏燕.初中文言文教學的常見問題及解決策略[J].初中語文,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