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是一門與實際生活之間具有緊密聯系的學科,不僅在數學學科中帶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在生活中也隨處可見數學元素,所以,在向學生講解數學知識時,教師也應當注重引入生活元素,建立學生的生活化觀念,逐步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本文從筆者的小學數學課程教師實踐出發,提出使用生活材料、引入生活問題,以及設計生活作業等策略,淺談如何實現生活教育理念在小學數學課程中的有效滲透。
關鍵詞:生活化;小學數學;生活材料
數學學科是小學階段的基礎性學科,在小學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數學學科的特性,使其與實際生活之間具有密切的相關性,因此,在開展基礎數學知識的講解時,教師也應當注重引入生活元素,讓學生基于生活的層面進行數學知識的理解,從而降低學生進行數學知識建構的畏難心理,提升數學學科的教育效果。
一、使用生活材料
課堂教學活動是實現教育價值的途徑,在向學生教授基礎數學內容時,教師也應當認識到合理的課堂活動設計,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基礎數學內容,也能夠增添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參與性,從而奠定高效課堂生成的基礎。此外,在現代教育理念中也指出,教師應當強調學生在課堂中的實踐操作能力,讓學生更好地依靠親身操作,進行數學基礎內容的建構,所以,為了實現生活化數學課堂的形成,教師可以引入生活中的常見材料,促使學生開展實踐操作的活動,逐步提升學生認知數學知識的質量。
例如,在《觀察物體》中,教師就可以通過生活材料引入課堂的形式,促使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逐步提高學習的質量。在課堂中,教師先對學生數學知識儲備量,以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等進行調查和分析,并對學生進行定位和分層。之后,教師以互補性的原則為標準進行本節課中實踐操作小組人員結構的安排,保持每個小組中學生之間的互異性。隨后,教師將生活中的元素“粉筆盒”“黑板擦”“鉛筆盒”“課本”等引入課堂之中,營造課堂中的生活情境。緊接著,教師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上述生活物品的自主觀察,并組織學生在小組當中基于自己的角度畫出觀察的平面圖。最后,教師再讓學生進行互評,使得學生在參與實踐的過程中,能夠加深《觀察物體》中內容的認知。
不難看出,在教授小學數學課程的過程中,教師使用生活材料促進情境的創建,能夠引導學生在實踐操作中,強化對數學知識的記憶,逐步提升學習數學知識的質量。
二、引入生活問題
習題是數學課堂中的重要教學內容,基于習題,學生不僅能夠強化對基礎數學知識的認知,同時能夠明確自身在數學知識建構中存在的問題,以便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彌補,逐步提升認知數學知識的質量。而在進行生活化數學課堂的建構中,教師也應當引入生活元素,進行習題的設計,讓學生在解答生活問題中,強化自身的應用意識,從而逐步提高認知數學內容的質量。
例如,以《簡易方程》這節課來說,在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生活問題的提出,引導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有效應用。通過對教材當中的內容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讓學生利用方程的相關知識,進行問題的解決,為了落實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同時提升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教師向學生提出“兩個施工隊之間的公路長是117千米,現在各自進行施工完善公路上的設施,兩個施工隊從兩頭開始施工,一共使用了13天完成維修的任務,其中甲施工隊每天修繕4米,那么乙施工隊每天修多少米呢?”等蘊含生活元素的問題,促使學生在使用方程的相關知識,進行上述問題的思考和分析中,逐步強化應用意識,逐步實現高品質數學課堂的生成。
從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師提出生活化的習題,能夠有效強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意識和能力,提高學生對生活問題的解決能力,彰顯數學學科的教育價值。
三、設計生活作業
在以往的數學課堂中,教師所設計的作業形式相對單一,一般以簡單計算為主,同時,作業設計的目的也相對單一,只為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深化學生對基礎數學概念的記憶,顯然,造成數學學科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脫節。所以,在當前數學課程的教學中,為了更好地實現生活化理念的滲透,教師也應當進行社會實踐作業的設定,讓學生在完成生活實踐中,加深對數學知識的認知。
例如,《扇形統計圖》這節課中的主要教學內容,是讓學生能夠認知運用扇形統計圖,進行數據表示和分析的方法,當教師在課堂中向學生講解了本節課的基本內容后,教師設定讓學生在課下自主進行數據收集和整理的作業,使得學生在對生活周圍的事物進行調查、統計以及分析中,能夠認識到《扇形統計圖》這節課與生活間的關聯,從而建立生活意識。
總而言之,在開展小學數學學科的教學中,教師使用生活材料,引入生活問題,以及設計生活作業等,都能夠促進生活化數學課堂的建構,但是,教師也應當認識到,真正地將實際生活與數學學科的教學進行有效整合,并不是在一節課中就可以落實的。所以,在向學生教授數學內容時,教師應當繼續找尋數學學科與實際生活之間的結合點,并創建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實現生活化數學課堂生成,從而在不斷改進中建立完整的教學體系,逐步提高數學課程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洪彬.論如何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7(36):99.
[2]張小蘭.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創設生活化情境[J].西部素質教育,2017,3(24):243.
作者簡介:姓名:耿樹華? 出生年月:1970年10月? 性別:男? 籍貫:四川省越西縣? 工作單位:四川省涼山州越西縣大瑞鎮中心小學校 職稱:中小學一級教師? 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