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洋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新課標對于教學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了達成新課標對于教學質量的要求,就需要教師能對教學的模式進行改變。在如今,技術的發展帶來了工具的飛躍,在其中,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輔助工具的大數據分析格外的引人注目,利用其進行教學可以有效的提升教學的精準性,而在其中,學生在進行習題練習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對學生的分析設置有效的練習題目。
關鍵詞:大數據;精準練習;高中數學;教學研究
精準教學是以學習頻率為記錄指標,相應的折線圖作為記錄的結果來進行的,而數據也是精準教學的核心。在其中,精準練習作為精準教學的一部分構成其作用也同樣重要。在過去數學教學中,教師在進行練習題設計時往往只是出于自己的考慮來進行的,其設置難度的重點時往往不能按照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進行個性化的設計,這就使得相應練習題的效果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在現在隨著大數據的引入,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就可以利用大數據相關的功能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分析,探尋出學生本身的知識薄弱點或者習題易錯點,設計相應的題目讓學生進行練習,實現精準化的教學。
一、運用數據分析,分析學生情況
數據分析是大數據的基本功能,也是其最重要的功能,為了達成精準化的練習設置,教師就必須要能結合實際對學生的基礎情況進行整體分析,找到每個學生自身所具有的獨特特點,設立相應的學習檔案。在檔案的設置過程中,教師也要能考慮到學生的性格等因素進行考究,在每節課都對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進行記錄。
例如,在“橢圓”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要能在教學中達成對學生的深入分析,并將學生的課堂表現情況輸入相應的管理系統,利用其中相應的評價指標對學生本課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確認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而,教師就可以通過對學生表現情況的分析來制定下一步的教學計劃。
二、結合學生學情,設計練習題目
為了達成習題設置的針對化和精準化,教師在進行相應的習題設置之前也要能考慮到學生本身的知識掌握情況。在具體題目設置上,可以從來兩個方面出發。第一個方面是課程進行中習題的設計,在進行這部分題目的設計時,教師需要考慮的是學生的興趣與相應知識點的難度與分布設計。第二個方面則是對學生鞏固習題或者檢測習題的設計,在進行鞏固題目的設計時,教師則要將課堂練習的結果作為這部分題目選擇的標準,盡量挑選一些學生在課堂練習中出錯題目相似的題,進而可以讓學生通過對這些題目的解答實現對相應知識的有效鞏固。在進行檢測習題設計時,則要重點考慮本課知識的難點和易錯點,根據這些內容,選擇合適的題目進行設計。
例如,在進行“等差數列”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針對學生的情況制定相應的練習題,題目的難度設計可以分為三個層級,分別要求處于三個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對其相應的問題進行解決。在學生解題完成后,教師要能讓學生將自己的解題答案上傳系統,然后教師再通過系統綜合分析學生的正答率,從中找出學生的薄弱點進行研究,設置講解。在學生掌握相應知識點之后,教師可以根據其選擇相關的題目在設置相應的練習題,使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聯系。
三、通過學生反饋,確立后續進程
反饋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環節,精準教學與傳統教學存在的一個很大的不同就是反饋的即時性。在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獲取學生反饋的方式較為單一,一般是通過提問或者試卷測評的方式來進行。而在過去,這兩種方法都存在很大的缺點,提問的缺點是無法輻射到所有的學生,課堂的時間有限,只能選擇少量的樣本進行分析;而試卷測評的缺點是反饋的速度較慢,只能在教師通過判卷確定學生大體情況之后方能進行。而在如今,大數據技術的引入,給教師帶來了改變的機會。教師可以利用相關的平臺向學生的終端上發送相應的試卷,然后再學生完成作業之后將題目發回教師的終端,教師借助終端的自動判題功能快速得出學生的學習情況,此時,教師就可以依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設置后續的教學過程。
例如,在“空間向量及其運算”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學生的反饋來進行后續教學的設計。大家都知道,教學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而教學設計的側重也是為了達成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達成能力的提升。所以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就要能利用大數據分析實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在明確學生掌握相應的知識之后,可以不用再做過多的贅述,向下推進課程。而當發現學生的知識掌握存在問題時,教師就要能微調課程計劃的設計,基于此方向設置更多更詳細的教學細化,促進學生掌握
綜上所述,為了達成精準教學,精準練習的重要性同樣不可忽視。在實際的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就要能將大數據分析的作用利用起來,達成對學生基本信息的牢固掌握。同時,教師要能在課上結合相應的學生學情,選擇合適的方向,設置有效的練習題目。教師還要能借助學生在課堂中的反饋,有效的調節課堂教學的路徑,實現有效教學。
參考文獻:
[1]李波,王磊,王超.大數據環境下精準教育的數學模型與若干問題[J].數學建模及其應用,2017,6(04):32-40.
[2]付達杰,唐琳.基于大數據的精準教學模式探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7,27(07):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