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校本教研活動的主要目的是發展教師的專業素養,使教師跟上時代潮流,使教師的教學水平得到提升。在進行校本教研過程中,目前仍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需要學校去創新校本教研的方式,使得教師的參與積極性得到提高。所以本文基于目前校本教研活動存在的幾點問題進行針對性思考,進而提出一些提高校本教研活動效率的建議。
【關鍵詞】校本教研活動;小學語文;建議
校本教研是以學校為基礎,以學校老師作為調研主體,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從而促進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專業素質得到提高。校本教研對于學校、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是意義重大的,三方能夠從校本教研中獲得各自需要的東西,實現三方共贏。但是在目前的校本教研中存在很多問題,使得校本教研活動流于形式,沒有實質化改變教學狀況,從而造成對于學校和教師資源的浪費。我通過對目前校本教研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有針對性地進行了思考,分別針對每個問題提出對應的建議,希望能夠對校本教研的活動產生積極影響,從而能夠真正提高廣大一線教師的教學能力,為學生帶來更好的課堂體驗。
一、找準存在的問題,增強校本教研針對性
但目前校本教研活動中存在很多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形式化過于嚴重,往往經過了長時間的校本研究,卻沒有一個優質的研究結果。我通過對目前的校本教研進行觀察,總結出以下幾個問題。
(一)活動缺乏整體性
在目前小學語文校本教研中,大都是由教研組長或者其他教學領導組織的校本教研,他們對校本教研并沒有指出明確的研究主題,總是泛泛而談或紙上談兵。這樣的校本教研研究主題不明確,教師參與積極性不高,呈現出一種盲目性和無序性,對于校本教研的內容往往是雜亂無序的,不能收到很好的校本教研效果,教師的能力也無法得到提高。
(二)教師未能全員參與
在目前的校本教研中往往無法將所有小學語文老師聚集到一起進行校本教研的活動,這使得小學語文校本教研活動缺乏全體小學語文教師的參與。在這樣的校本教研中,缺少教師全員參與而進行的校本教研是有缺陷的,其討論的內容假大空,研討問題泛泛而談,無法形成良好的校本教研的氛圍,使得校本教研成為一種形式。
(三)缺乏成果意識
在校本教研的過程中,很多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對某些問題提出一些教學看法,這些教學建議是非常具有參考性和實用性的,但是校本教研的組織者缺乏成果意識,對工作在一線的教師提出的建議并沒有進行很好的總結,只是將校本教研作為一種教學教研形式,使得活動有形無質,最終流于形式。
(四)無法將教研成果應用到教學實踐
在小學語文校本教研中往往能夠實現很多教研成果,使得教師的教學水平有所上升。但是這些教研成果并沒有很好地應用到教學實踐中,究其原因還是不敢輕易改變教學現狀,害怕引起教學事故,從而導致不敢觸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也就是說,校本教研的研究成果被現實教學打敗,這意味著校本教研在小學語文教學研究過程中是一種形式主義,即使有很好的研究結果,但他依然無法徹底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改善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課堂質量。
二、有效開展校本教研活動的方式
(一)改變校本教研活動的形式
在傳統的校本教研開展過程中,教研活動形式嚴重偏離主線,流于形式主義,無法在根本上提升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素質和專業技能,這種校本教研活動百害而無一利。因此學校在開展校本教研活動時,可以引進圓桌會議的方式,這種方式減少了上下級之間的隔閡,能夠真正坐在一起探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辦法,讓每一位教師都有發言權利,相互探討并向對方學習。校本教研活動一定要摒棄以學校領導為核心的模式,為教師創造寬松的環境,真正為提升教師的教學素養而服務。學校可以定期開展課前對話、案例反思、沙龍研討等多種互動式教研活動,讓教師在各種各樣的活動中充分展現自我,充分暴露問題,充分學習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從而為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提供更多途徑。
(二)重視校本教研結果,將研討結果應用到教學實踐
在目前的校本教研活動中,領導和教師并不注重校本教研的結果,同時也不注重將這些研討結果運用到教學實踐中,這對教師和學生來說是一大損失,使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時刻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無法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對于學生來說,無法享受到更好的課堂體驗,對學生的能力形成和知識學習形成了一定的阻礙,因此小學語文校本研討中一定要重視校本研討的結果,并且將研討結果運用到教學實踐中,使教師和學生共同分享教研成果,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使學生享受到更好的小學語文教學。
(三)校本教研活動應當是完整性的
校本教研活動不應當是部分教師的舞臺,更應當是全體小學語文教師的舞臺,每次的校本教研活動應當讓盡可能多的教師參與進來,提前將議題轉告給教師,讓教師能夠有充足的準備對自己教學過程中的問題進行總結,然后分類分重點地在校本教研活動中提出并進行研討,形成具體的研討報告書,從而保證校本教研活動具有完整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優秀的校本教研活動應當讓更多的教師參與進來,讓各位教師暢所欲言,進行面對面交流,從而更好地探討和解決教學問題,在校本教研活動結束后應當形成完整的調研報告,從而能更好地讓教師進行學習,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給學生帶來更好的教學體驗。
參考文獻:
[1]林紅.讓教育擁抱美麗的意趣——提高校本教研實效性的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6).
作者簡介:馬寶珍(1982.7-),男,回族,甘肅省天水市人,本科,中小學一級,研究方向:小學語文(部編人教版)。
(責任編輯? 范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