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瑜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在初中生物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們的學習效率和質量越來越受到教師們的關注,因此如何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率,突出學生們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不斷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能力成為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持續改進的問題。因此,本文就如何提升初中生物學習效率進行闡述,以期為教學工作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初中生物;學習效率;學習質量
為了幫助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在生物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幫助學生在課堂中掌握住更多的生物知識,使學生們的綜合素養得到提升,不斷促進學生們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的形成,培養學生們有關嚴謹務實的科學精神,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促進學生們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筆者結合自身在初中生物的教學實踐過程中的經驗,對有效提升初中生物學習效率的有效途徑進行闡述。
1.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提高生物學習熱情
生物課程是一門以研究自然現象為主的重要學科,有著非常豐富的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的將抽象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自然世界進行聯系,以此來幫助學生們對這個豐富多彩的科學世界進行認識并不斷探究,進而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們積極主動的去學習生物課程和知識,探究各種自然現象以及科學問題,達到提高學生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和主動探究問題的意識的目的,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們科學探究精神的提升。
例如,在對“植物的呼吸作用”進行學習過程中,由于植物的呼吸過程沒有動物的呼吸存在很大的差距,沒有直觀性,因此會導致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難以理解此過程,而且學習興趣并不高。因此為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聯系日常生活中的情景進行講述,例如收獲了小麥或者水稻在堆放一段時間后,用手伸到糧食深處,會發現有發熱的現象。通過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去對相關問題進行思考會明白植物可以通過呼吸作用釋放熱量[1]。
2.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
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在學習中開展的所有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設計只有在學生那得到了落實才是有效教學的真正完成。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學習過程中真正的主任,同時要將學習的權利完全交給學生們,進而達到充分調動學生們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目的,充分發揮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真正感知到學習知識的背景和應用情景,同時在實踐操作中掌握具體的知識,體驗所學知識的應用過程,促進科學素養的形成和綜合能力的提高,達到不斷提高學習效率的效果
例如,在對“地面上的植物”進行學習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向同學們提出研究家中種植的植物的作業,讓學生們獨立觀察植物的長勢,了解如何確保植物茁壯成長。讓學生們帶著已有的體驗和問題來對教材中的相關知識進行自主的學習,并組織學生們進行小組討論,通過合作探究的形式針對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存在的質疑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教師要不斷的對問題向更深層次引導,對重點部分進行詳細的講解,但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要將學習的權利交給學生,發揮學生們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切實提高學生們的硬度能力和學習效率[2]。
3.培養“學科小先生”,增強學生的合作學習的能力
“學科小先生”是指在生物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教師通過對學生們的學習能力、積極性以及性格等不同方面的觀察來挑選班級中學習興趣強、組織協調能力強,同時樂于幫助同學們的學生作為教師的助手,進而達到對其他同學起到引領和幫扶作用。在生物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為了能夠更好的促進學生們學習效果的提高,讓學生們可以共同進步,彌補教師的時間和精力不足的缺點,可以通過讓班級中生物學習好、基礎好的同學擔任“學科小先生”,一方面可以促進這些學生們學習興趣的提高,同時也可以鼓勵這些學生對學習經驗和學習方法的分享,促進學生們之間的相互合作,達到共同進步的效果。另一方面,通過這種方式還可以促進學生們不斷學習生物相關的知識,在學生們進行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開展小組形式的合作學習,對學習中的問題進行合作研究,來展示自身掌握的廣泛知識,突出學生們的主體地位,進而幫助學生們樹立學習生物的信心。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為了讓初中學生們在生物課程的學習過程中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改進,不斷的提高,真正從學生們的學習實際和教學實際的角度出發,才能不斷增強學生們的消息效果和學習能力,達到提升學生發展空間的目的,促進學生們的全面發展[3]。
參考文獻:
[1]李能博.淺談初中生物高效課堂的構建[J].課程教育研究,2019(45):190.
[2]侯獻峰.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9(44):212-213.
[3]孟用祖.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現狀及對策討論[J].課程教育研究,2019(43):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