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霞
摘 要:閱讀是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的重要方式,所以我們的閱讀能力越強,那么就能夠更好借助閱讀來完成學習任務,提升自己的知識素養。在群文閱讀中即是根據某一主題進行拓展,閱讀更多相關內容的文章,強化對主題的理解。因此相對于傳統閱讀模式,群文閱讀提升了閱讀量。因此本文研究中從群文閱讀對學生語文素養培養的價值與意義入手,探討初中語文教學中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關鍵詞:群文閱讀;初中語文;語文教學
閱讀是語文教學的核心,是我們獲取知識的重要路徑。廣泛的閱讀不僅有利于自身語文素養的提升和知識的積累,而且在閱讀過程中,通過群文閱讀能夠彌補單篇學習中的不足,進而達到提升閱讀理解能力的目的。
一、群文閱讀教學的特征與價值
群文閱讀是相對于單篇閱讀而言,是將多篇題材、內容等相似的文章集合起來,通過集中閱讀的方式促進學生理解能力的提升。通過群文閱讀給予我們更多探索的內容,在自主閱讀過程中,更加了解作者所處的背景、文章的內涵。原因即在于群文閱讀的選題與方向十分的廣泛,即可以是同一作者的,也可以是同一歷史時期的或者是類似內容的。通過大量閱讀,也有利于我們閱讀興趣的提升。因此相對于傳統閱讀方式,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群文閱讀具有獨特的價值與意義。
首先在議題選擇上,初中語文群文閱讀中可以圍繞“單元主題”由教師進行選擇,每個單元要么以內容、要么以題材為核心選擇多篇類似的文章。因此在群文閱讀中也需要發揮這一特點,圍繞教材特點與單元主題,進而確定群文閱讀的議題。這不近有利于學生強化對教材內容的理解,也有利于閱讀能力的提升。
其次在群文選文來源方面具有多元化的特點。即可以是課外閱讀內容,也可以是教材內容的擴展,集合多篇文章形成“1+N”的群文閱讀模式。1就是教材文本,N則指多篇課外閱讀內容。其中在教材的基礎上,群文的選擇來源則較為廣泛,學生可以結合單元內容選擇;也可以根據需要自主選擇優秀文本及相關課外讀物,形成多層次、多維度、多視角的群文閱讀內容,這有效促進學生知識積累。
第三是群文閱讀過程具有靈活性特點。傳統單篇閱讀教學中往往具有一定的流程,而在群文閱讀之中,既能夠根據單元來組合學習內容;也可以選擇單元中的一篇文章作為1,確定議題后確定其他N篇群文。這些文章中的內容、難度、目標等都比較類似,通過師生共同閱讀、集體構建,達成共識之后保障學生能夠將閱讀中學到的方法與策略應用到其他文章閱讀之中。
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群文應用策略
從前文論述可以發現,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采用群文閱讀的方式,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實現自主閱讀學習和知識的積累。針對此,筆者結合實際經驗,從以下幾個角度提出群文閱讀的方法。
1.緊密結合教材,合理選擇群文內容
群文閱讀的選擇必須與課本主題、自己的閱讀興趣一致。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在群文閱讀中沒有按照自己的興趣去選擇群文,那么肯定會影響閱讀成效。群文閱讀的優勢即在“群”,通過大量的相關文本,連續閱讀提升閱讀教學質量。傳統單篇閱讀教學中,往往處于一種碎片化、間斷化之中。在群文閱讀開展過程中則需要以教材標準為導向,強調課內閱讀向課外閱讀的拓展,將閱讀內容從單篇文章擴展至多篇,甚至整本書之中。借助“量”的變化促進閱讀“質”的提升,讓學生接觸更多的類似文本內容。重視閱讀的網絡化與系統性,拓展學生閱讀思維。
2.激發學生興趣,拓展閱讀范圍
諺語有云“興趣是最好的教師”,為切實提升群文閱讀教學成效,在群文閱讀開展中要通過引導、交流幫助學生體驗閱讀所帶來的快樂進而愛上閱讀。因此,學生在群文閱讀課堂中應當積極思考,注重閱讀領悟,在集體共享交流中體驗閱讀所帶來的快樂。群文閱讀教學擴大了學生課內閱讀量,引導學生學會閱讀技巧,加快閱讀速度,為學生的課外閱讀打下了基礎。因此,初中學生應當把課內閱讀的快樂延伸到課外,把課堂上得到鍛煉的能力應用到日常閱讀中去。在日常生活中,充分利用社會資源諸如圖書館、書店等增加自己的閱讀量,并主動與同學交流心得體會。
3.對比閱讀,強化學生理解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閱讀方面明確指出,要讓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針對初中學生,強調“能夠熟練地運用略讀和瀏覽的方法,擴大閱讀范圍。這就要求教師在初中學年段,注重培養學生快速閱讀材料、整合信息、提煉觀點的能力。因此在群文閱讀中要深入理解,與課外文本進行對比,發現其中的奧秘。在初中語文中,好多學習內容都來自于我國古代的名家名篇,有時候是對同一議題進行討論的。因此在對比閱讀中可以更好了解教材內容,促進學生文本理解能力的提升。
4.課后積極總結與反思,實現能力提升
課堂時間是有限的。對于教師而言,群文閱讀課堂的教學效果如何需要教師在課下進行反思總結,查漏補缺,從而在群文閱讀教學方面日臻熟練。由于本節課所選文本皆為小說節選,學生可以趁熱打鐵,利用課下時間進行整本小說閱讀,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這樣做,初中學生能夠將在群文閱讀課堂中所習得的閱讀方法和思考方式放在整本書閱讀中運用,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因此,初中語文課堂如果能夠將單篇閱讀、群文閱讀、整本書閱讀有的放矢地結合在一起,對于初中學生閱讀習慣的養成、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以及思維能力的提升無疑是全面而富有成效的。
三、小結
相對于傳統單篇閱讀模式,群文閱讀具有多方面的優勢,在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知識積累等方面具有極大促進作用。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積極利用教材文本,將教材中零散的閱讀內容進行集中、統一,并選擇更多主題、題材相似的內容開展群體性閱讀, 有效推動閱讀教學的深入。因此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改革背景下,群文閱讀可以進行大力推廣,推動閱讀教學實現量變到質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柴海賓.淺談群文閱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42):93.
[2]曾葉萍.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模式的實施建議[J].學周刊,2019(28):139.
[3]周教明.三點觸動:初中“群文閱讀”教學探略[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9(24):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