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燦 閆兆強
◆摘 要:本文首先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現狀進行了深入剖析,發現學校教學內容陳舊、對其課程重視度不高、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僵化等問題。因此,為了切實有效地實現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就需要從教師培養、教育教學改革以及存在的問題等方面著手,探討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實效性。
◆關鍵詞: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現狀
1.重視度不夠
有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條件差、師資力量薄弱、教學科研活動、教學實踐活動少,直接影響了思想政治理論課富有成效性地開展。有些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紀律普遍較差,學生遲到、早退、曠課玩手機現象比較嚴重。
2.教學內容陳舊
高校之所以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旨在提升高職生思想政治素養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當下世情、國情和社情有一個正確的分析和判斷,使他們認識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要性。然而,在課程教學活動中,部分教師照本宣科,只進行純粹性的理論性講授灌輸,而忽視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原則,不能夠結合時事熱點和社會問題形成最新案例,對相關的理論進行深度剖析。其結果是:教學內容的陳舊化,不僅使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氛圍沉悶,而且導致學生對課程教學活動失去興趣,最終不利于提升課程教學活動的實效性
3.教學手段與教學方式沒有與時俱進
當今是一個信息科技騰飛的時代,大學生深諳信息技術的優勢并充滿學習興趣。雖然,大多數高校實現了教學信息化發展,然而,一些思想政治教師不能夠與時俱進、不去研究學習信息化教學,如很多教師不會使用藍墨云、超星等現代化信息的手段來輔助教學,致使課程教材內容得不到充分挖掘,也不能夠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自主地開展課程學習活動。
4.實踐教學認知低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缺乏配套的實踐教學環節。一直以來,高校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認識不到位,盡管已納入課程教學體系,但是由于沒有學校層面相關制度保障,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相配套的實踐教學沒有可依據的學時、學分和評價方式,實踐教學難以開展,流于形式,致使實踐教學實效性差。
5.教師專業綜合素養有待提升
雖然絕大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由相關專業的教師任教,但是這些教師不能夠針對時下熱點和社會大事要事等站在較高的政治視域和科學的思想立場上給予佐證和正確引導,也不能夠加強自身綜合素養發揮自身影響力引導學生,導致思想政治教師教學能力和人格魅力得不到學生的注意和認可,最終不能夠形成教學相長的教學效果。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差的主要原因
1.教育對象及培養任務的特殊性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難度
一方面,學生來源參差不齊,學生文化基礎差,學習主動性不強,學習效率不高;另一方面,人才培養的應用性決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針對性,因此,教育對象總體素質低下和高校辦學任務的針對性無形中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難度,降低了教學實效性。
2.高校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重視程度不夠
思想政治理論課在高校特別是高職院校一直處在邊緣地帶,領導不重視,學生不待見。此外,由于許多高校辦學經費不足,急需集中精力和財力形成辦學特色,所以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投入不足,缺乏必要的教學保障措施。例如,在課堂教學方面,往往采取一百多人的大班授課形式,影響了師生雙向交流和良性互動,進而影響到教學質量。由于沒有從戰略高度看待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建設制度保障和物質保障等明顯不足,從而影響到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建設與發展,導致教學實效性不高。
3.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師資隊伍不強
有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師資隊伍不強,中級以上職稱人員較少,大多是學歷偏低的老教師和學歷較高的新教師。老教師知識體系不能與時俱進,而新教師工作時間短,缺乏相應的教學經驗。因此,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對教材內容不了解,對許多新問題缺乏研究,在一些重大問題上認識模糊甚至錯誤,不能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難以對大學生普遍關心的社會現實問題給予及時準確的解答。此外,還有少部分教師根本沒有政治信仰,上課僅是為了完成任務,不能很好地幫助大學生解決“三觀”問題,更不用說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方法來幫助大學生分析現實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這必然降低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效性。
三、提升新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的對策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不是教師對學生進行簡單的知識傳授,而是教師設置一定的教學情境,在有效的教學方法指導下,通過與學生的協作交流,達到教書育人目的的過程,其中育人是重點。因此,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必須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重視思想政治教師的科研和進修學習
教師要保持一顆進取學習之心,借助于一切學習平臺和學習渠道去研究學習最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成果、教學方式、科研要求等,以便于提升自身的專業知識素養。科研和進修學習是提升教師水平與能力的根本途徑,只有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師隊伍,才能保證教學實效性。一方面,科研和進修學習可以督促教師不斷加強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研究,進一步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學生最關心的社會現實問題相結合,不斷提升自己的理論水平,在課堂講授時游刃有余;另一方面,科研和進修學習可以幫助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
此外,還要關心關愛學生,了解學生的身心成長規律,深化言行舉止、著裝打扮、興趣愛好等方面修養,逐漸地提升個體的人格魅力,從而獲得學生的認可,進而能夠形成一種驅動力拉動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自覺地參與到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活動中。
2.不斷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
課堂教學沒有一成不變的模式,要努力使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手段和方法貼近學生、專業、崗位、社會,探索符合高校教學規律和大學生學習特點的教學模式。首先,教師要努力使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與大學生特點相適應,讓學生靜得下心,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社會熱點問題的研究和分析,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有趣的例子以及啟發式、情景式、研究式等多種教學方法,不斷提升教學的針對性、有效性和說服力。其次,要根據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結合專題講座、小組討論、社會實踐以及多媒體教學等方式,認真設計和組織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活動,保證學生能夠學有所得。最后,針對大學生特點,結合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內容的理解程度,逐步形成一套閉卷與開卷、平時作業與期末測試、理論認知與實際表現相結合的評價體系。
3.更新教學內容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深化研究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目標,在教學活動中,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學原則,善于從社會現實出發,對專業理論進行剖析和升華。尤其是,教師要緊跟時下熱點問題,注重以熱點為主題,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性,拓展學生思維,以新的視角解讀課程教材內容,在提升學生專業理論素養的基礎上,有力地培育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4.創新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與時俱進,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水平,在教學活動中,充分利用現代教學信息技術手段創新教學模式,比如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微課教學模式等,營造濃厚的課程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他們的專業理論綜合素養。同時,還要開展多元化教學實踐活動,把學生從課堂和教材中解放出來,引導學生走向生活、走向社會,以另外視角解讀思想政治課程。
5.加強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視
學校要認識到思想政治理論課是確保大學生全面成長的關鍵性課程,是確保高校課程教學保持可持續性發展的基礎性課程。把思想政治理論課提升到與專業技能課相等的地位,強化課程的教學條件完善和更新,注重師資隊伍的補充和建設,側重課程教學科研活動。此外,學校還要建立多媒體現代化教室,設置專項資金支持思想政治論壇、研討會、社會實踐活動等平臺建設,擴大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影響力。
6.建立思想政治理論課校外實踐教學基地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不理想,原因之一就是只注重理論教學而忽視實踐教學。因此,要盡快建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盡可能多地組織學生到校外進行實踐活動,充分利用社會資源,使實踐教學能夠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毋庸置疑,全方位采取策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符合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地位和教學作用,迎合了高校培育高素綜合型人才的教學目標。只有高校重視思想政治理論課,并注重強化其課程教學實效性,才能夠幫助大學生樹立堅定的政治立場和高尚的道德目標,也才能夠確保高校課程教學活動保持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柳禮泉,鄧演平.“兩課”教育教學實效性析論[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3(6):63-71.
[2]張恭,陳汝冰.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策略初探[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30(3):66-68.
[3]范功利.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J].遼寧學報,2018,20(4):71-72.
[4]吳紅英.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機制創新探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高教版),2016(4):35-37.
[5]綦玉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實施機制淺析[J].經濟與社會發展,2015,13(2):159-161.
作者簡介
第一作者:王燦(1988.03—),女,回族,河南省周口市人,助教,碩士,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統計與大數據學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創新與學生管理。
第二作者:閆兆強,男,漢族,籍貫:河南信陽,碩士,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研究方向:思政教育和學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