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勇
◆摘 要:近年來,隨著教育信息化發展進程的不斷加快,系列全新的信息化教學技術相繼應用開來,并且發揮出了巨大的教學價值。班班通作為一項極具代表性的信息化教學輔助手段,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有效的改善了傳統教學枯燥、乏味的課堂氛圍,賦予了課堂更多生機與活力,進而也促使教學質量大幅度提升。基于此,本文就針對班班通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班班通;小學數學教學;課堂活力
一、引言
在過去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對于數學知識的講授基本上都是以灌輸式的形式完成,課下通過大量的習題練習鞏固學生數學能力。雖然,這一教學模式也能夠順利的完成教學目標,但也往往由于教學方法的單一性而致使學生逐漸失去數學學習的樂趣,沒有了興趣的保證,教學質量也就無法保證。新時期,為更好地改善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一系列全新的信息技術和教學模式相繼應用開來,如班班通。實踐表明,班班通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活力方面發揮出了巨大價值。
二、巧用班班通,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
在當今素質教育理念下,愈加注重學生的綜合全面發展,因此新時期的數學教學無論是在教學內容還是在教學形式上都發生了一定的轉變,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強化學生學習興趣培養也成為了一項至關重要的教學目標。對于小學數學教學而言,要保證課堂教學的高效性,關鍵就需要調動起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其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為其創設出一種輕松、活躍充滿活力的課堂氛圍,使其通過學習不僅能收獲知識,同時也能體會到學習的快樂,而班班通的運用恰能達成這樣一種教學效果。
比如在進行“軸對稱和平移”相關內容時,筆者就利用班班通進行了這樣一種教學設計。首先,利用多媒體將課前備課環節做制作的軸對稱和平移相關知識課件對學生進行了展示,借助一些生動形象圖形的刺激(如蜻蜓、蝴蝶、天安門等),學生們往往也會被這些圖片所吸引,產生出一種強烈的參與興趣和探究欲望,因此也會很積極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在筆者的逐步引領下去深入的學習和探究。此外,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筆者又利用Flash動畫將軸對稱圖形沿著對稱軸對折進行了展示,從而學生更加直觀深刻的理解了軸對稱圖形的相關調特征。整節課堂下來學生們都是積極參與,積極思考,教學主體作用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教學質量由此也得以保證。
三、巧用班班通突破教學重難點,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著名教育專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講過:在每一個人內心深處都存在著一種根深蒂固的思想,即想要自己成為一個發現者和探索者。這一點在小學生中表現的更為突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借助現代化的電教手段輔助教學,將課本抽象、復雜的數學知識以一種生動形象的形式進行呈現,融合聲、形、色于一體,為學生創設出一個更為靈動的學習情境,這對于學生更好地掌握基本概念和規律是大有裨益的。就小學生而言,其思維主要是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發展尚不成熟,而數學又屬于一門十分抽象的學科,因此不少學生在學習起來往往也會比較困難。因此也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通過一些電教手段將抽象的數學知識進行形象化處理,幫助學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從而突破教學重點與難點,提升教學效率。
比如在進行“分數認識”相關內容時,筆者特結合學生思維發展特點進行了如下教學設計:首先,將“一個西瓜圖”利用投影儀進行展示,向學生提問“你們看到的是幾個蘋果?”學生答道“1個”(可用整數“1”表示)。隨后,筆者利用將一半西瓜利用抽拉卡進行隱去,問道:“現在你們看到的是幾個西瓜?”學生答到“半個”,“那么“半個”應該怎么表示呢?”由此便很好的引出了本次課堂講解內容,即“分數”,而且通過這樣一種形象化展示學生們對于“分數”也會產生一種更加深刻的感性認識,從而也成功的突破了教學的難點,提升了學生學習質量。
四、巧用班班通啟發學生思考,提升學生學習能力
數學是一門比較靈活的科目,很多時候即便是同一道例題,求解的方法并不只有一種,解法可謂五花八門。而在學生利用不同方法求解問題的過程中,其實也是暗藏玄機,需要教師能夠進行深度的開發和利用,可以嘗試利用電教設備將一些比較典型的例題求解過程對學生進行至關展示,并引導學生仔細的觀察、思考及評價,以此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
比如在進行《混合運算》知識教學時,筆者特為學生提供了這樣一道例題“14+22+8-14=?”對于同一道例題筆者發現學生們的解法也是不盡相同,一類學生會直接按部就班的去逐步求解,即“14+22+8-14=36+8-14=44-14=30”,而另一類學生則會發現規律簡化計算即“14+22+8-14=(14-14)+(22+8)=0+30=30”;在求解后的評價環節筆者將兩種求解方法利用多媒體設備對學生進行展示,通過對比學生們也都發現了第二種解法的簡便與快捷,同時也開始思考“是否還有更為簡便的計算方法呢?”。這樣一種教學設計,不僅促使學生學習變得更加積極主動,而且還實現了對學生思維的有效啟發,促使學生數學能力得到了有效培養。
五、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時代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積極迎合教育信息化發展的趨勢,積極引入班班通這一教學資源,并通過對其合理利用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突破教學難點與重點、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進而更好的保證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磊.“班班通”在小學數學課堂的應用探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25):161+198.
[2]謝玉.巧用“班班通”,讓小學數學課堂充滿靈動[J].學周刊,2018(21):97-98.
[3]李明濤,曹世東.淺析如何利用班班通提升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18(03):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