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文霞
◆摘 要:課堂心理環境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影響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深切影響著教師的教學效果以及學生的學習方式與學習態度。本文就中職語文教學中學生心理環境的優化談幾點個人的嘗試和探索,旨在把課堂真正打造成為學生認識自我、展現自我、塑造自我的主陣地。
◆關鍵詞:中職語文;課堂教學;心理環境;優化
課堂是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主陣地,如何在課堂中通過學習心理環境的優化來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個值得關心和不斷探討的問題。作為一名中職語文教師,從語文教學的角度,對中職語文教學中學生心理環境的優化進行了一些嘗試和探索,總結出以下幾方面體會。
一、學生心理的優化
中職學生文化基礎不是太好,心理也較脆弱,常處于不穩定狀態,處理不好有可能會影響他們的學習效果甚至對學習產生抵觸情緒。因此,加強學生心理環境的優化,是非常必要的。
1.多用激勵性語言,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心境。作為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做好學生的“知音”,才能因材施教,真正做到“知其心,教其失也。”要善于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應對有創新或有不同觀點的同學首先給以肯定,對有創新的同學給以高度的贊揚,對有進步的學生每次給以鼓勵性的評語,使學生體驗到被肯定的愉悅。
2.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好各種關系,維護學生的心理平衡。學生生活在學校這樣一個“大家庭”中,常會遇到各種問題,如與同學間、老師間和家長間的關系,生理上、心理上、情感上的困擾等,這些問題若不及時引導和處理,將很容易導致學生的心理失去平衡,從而影響身心健康和學習效果。因此,在學習中要巧妙又正確地引導學生正視各種矛盾,勇敢積極地化解矛盾,減輕自身的心理壓力,保持平衡心態。
二、課堂氣氛的優化
良好的課堂心理氣氛,能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發他們的思維潛能,進行創造性學習,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使師生都獲得精神上的滿足。所以,要想學生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心理環境,必須優化課堂氣氛。
1.物質環境的優化。心理環境的創設也需要與物質環境的優化結合起來,才能發揮課堂心理氣氛創設的整體效益。眾所周知,教室內光線、溫度、空氣、聲音、顏色以及四周墻壁布設等是物質環境優化的經常性因素。這樣,課堂氣氛溫馨,整個教室就像一個家,學生的喜怒哀樂在這里得到盡情傾訴。
2.讓學生大膽激疑,努力創設一個學生積極參與的心理環境。學習過程是一個特殊的認識過程,也是一個復雜的思維過程。學習心理學研究表明:“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為激發學生主動探索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無疑而有疑,有疑而思解,解疑而心悅。因此,要向學生灌輸不要迷信老師,要獨立思考,消化知識的觀點,勇于提出問題,勇于發表自己的看法,勇于發表不同舌老師的見解,勇于指出老師教學中的疏漏和錯誤。
3.采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為學生創造熱烈的課堂氣氛。實踐證明,討論合作最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利于師生之間溝通情感和交流信息,有利于思維的撞擊和智慧火花的迸發。小組合作學習正好為學生創造了這樣的環境。為此,在語文學習中應按優、良、中、差搭配理劃分,編成四人小組,全班共十組。在學習過程中積極發揮小組合作學習,互幫互助的長處,給學生提供相互交流、共同切磋的機會。
三、師生關系的優化
課堂中的師生關系,直接影響著課堂的教學效果,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優化學生學習心理環境的重要條件之一。要實現師生關系的優化,必須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提高教師的教學語言藝術。語文教師的語言不僅要精煉嚴密,而且應該是優美的,古人說得好:“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語文教師講述要精彩,要能夠起到激勵、喚醒學生的作用。教師語言的優美,包括內容美和形式美。內容美要求語言思想深刻,富于哲理充實含蓄;形式美則要求語言不僅規范,而且要辭藻華麗,在遣詞造句上顯示出高深的藝術修為。語文教師必須提前設計有些課堂用語,以期達到較好的審美效果,精美的課堂語言常常將學生帶入詩情畫意中,自然而然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密切了師生間的關系。
2.了解當代中職生的生理、心理和思想特點。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能否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又取決于學生對學科的思想認識。因此,在教學中不但要了解學生的年嶺、性別、家庭情況、身體狀況及心理特點等情況,同時還要了解學生的學習目的、學習動機和該學科在學生思想中所占有的位置,以及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興趣愛好、知識接受能力等。只有這樣,才能恰當選擇符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取得較好的師生交往效果和教學效果。
3.要善于發揮“情感效應”的作用。教書育人是一項觸及靈魂的工程,知識的瓊漿只有通過教法和情感等載休,オ能輸入學生的心田。課堂教學過程不僅是在特定情境下學生獲得知識、形成能力的過程,也是一個師生進行情感交流,認知因素相互作用的過程。教師本身的情感狀態,可以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產生情緒上的共鳴。“親其師而信其道”,教師以飽滿真摯的情感授課,就容易使師生心理相融,學生就會在一種受教師尊重、積極愉快的情感體驗下學習。
總之,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呵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努力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課堂心理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我們的課堂真正成為學生認識自我、展現自我、塑造自我的主陣地。
參考文獻
[1]劉建良,翟啟明.和諧語文課堂的心理環境探究[J].當代教育論壇(下半月刊),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