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桃紅
◆摘 要:語文教學和思想道德教育相互滲透、相互統一。在教學中一定要結合每個學生的個性特征,興趣愛好,有針對性,有目的的在語文教學中把學生思想品德教育融入每堂課中,讓學生在學習語文同時潛移默化的作用。語文老師在語文教學中,如何發揮本科目優點、優勢,是值得每位老師探討的一個首要課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德育;滲透
一、引言
目前,隨著國家快速的發展,對于小學生教育要求也在不斷提升。對于語文來說,教學中有效滲透著德育、思想道德等內容。那么如何才能將語文教育發揮到最好,讓小學生從小受到良好教育,情商、素質都不斷提高,是當今值得分析的問題。本文就以案例進行分析、思考,以此促進小學語文中德育滲透的發展,促進小學生更好成長。
二、審題、介紹背景中滲透
課題作為文章的眼睛,極高程度概括了文章基本內容。當教學時,一定要緊密與課文題目相聯系,讓學生們從題目進入來進行感知,從而得到大概輪廓和印象。對于介紹時代背景來說,有助于學生們理解文章和中心思想。這些都是教學中不能缺少的東西。例如在對課文《飛奪瀘定橋》講解時,可以同學們思考故事情節、內容,紅軍在攻取時都遇到了哪些困難,而且他們是怎樣面對與克服的,紅軍為何取得勝利,具有什么精神等,讀完以后學生有什么感受,這些問題都要設計進入課堂中,并讓學生們進行小組討論與分析。老師也可以通過播放視頻、PPT來讓同學們感受戰斗時的情況,使同學們領略到壯士們英勇、無畏的精神。最后讓同學們帶著問題對課文進行再次閱讀,思考問題答案。這些即能讓同學們理解課文,又能讓同學們感受到緬懷感、幸福感。
三、欣賞文章插圖時滲透德育
讓學生們欣賞插圖并領略其中的意義,這樣可以使抽象化課文變得具體、形象化,可以讓學生們對課文更加深層次理解,加深學生對于思想認識。例如對于趙州橋一課中,可以把具有現代化氣息與趙州橋圖片進行合理比較,使小學生們都能了解趙州橋的優點、結構。讓學生們查找資料并進行交流,老師并對趙州橋年代、北景、外表形態等進行講解,讓學生們能夠了解祖國大好河山的變化,讓學生對趙州橋的美觀、形態特點等深深記在心里,感受其中的智慧與偉大。通過此課教育,讓學生們擁有愛國、自豪感。
四、在講解課文中滲透
課文內容承載著思想,如果在教學時能讓學生們對語言都能充分理解,并能合理運用。學生們的思想就會達到一定層界。例如在進行《金色的魚鉤》教學時,就應該讓學生們體會老班長三次笑得內心狀態,在第一次時老班長笑著讓大家喝魚湯是為了讓三個小病員能開心喝下魚湯。第二次老班長收斂了笑容,是因為見到三個小病員都沒有把魚湯喝下去,就嚴格的命令他們喝下去。第三次是老班長看著他們喝下魚湯就露出笑意。這些笑容都會讓學生們知道老班長為了拯救病員的真心,讓大家真切誠懇感受到老一輩舍己為人、無私奉獻并忠于黨的精神,讓學生們認識到生活不易并領略到革命的教育,以此來培養小學生熱愛祖國、熱愛黨的思想情感。在《白楊》一文中,可以讓學生們對課文每句、每詞進行細細品味,要真切感受其中的情感。老師可以通過問一些問題來激發學生們的感染之情,例如作者為什么要用秀字來描述不完美的白楊樹,通過不斷地討論、分析,讓學生們都能領略到白楊樹的正直,以及白楊樹不怕困難并具有頑強生命力的精神、品格。讓問題使同學們了解到文章是以物來喻人的,讓同學們經過白楊樹的認識來體會和白楊樹一樣的建設者們,讓建設者們的堅強意志和偉大形象在學生們心中留下深刻印象。讓學生們能夠發現作者隊建設者們的敬佩與贊嘆之情,激發出學生的共鳴、激蕩、奮發、熱愛、向上之心。
五、思考
1.各個層面滲透的方式
從實際可以看出,通過抓住課文里重點字、詞在課堂上講解都有一定教育效果。讓同學們感受到老師愛并匯報老師的愛。語文課程應該注重學生道德、情趣、人格等培養,讓學生們能夠得到德、智、體、美等各方面發展。在新的教育下,語文教學中肯定要進行滲透。作為教育中的老師,應該時常有效、合理的思考對學生如何進行更好德育教育。堅持從各個層面下手。從深處挖掘時,要從學生的心靈處就該播下種子,對于重點詞句讓學生們感受到老師的辛勤、情感,使德育教學滲透到每個點。在立足于實處時,可以不再以課本為中心而遠離學生的實際生活,不再讓教育只是理想化,不出現那種只在報告會上愛老師而在會后缺乏實際行動等等現象。所以,我們在教育中要把語文科目中德育的滲透聯系到實際中,不然就會產生無效,甚至負面作用的效果。在立足恒心時,對于那些有問題的學生,要學著不急功近利,我們可以利用語文教學來進行智慧教育,和學生們真切、誠信的交流,讓他們從內心深處來接納、感染。
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是一個長期、廣闊的發展,只有將學科和德育工作有效地結合才能讓學生得到潛移默化、深層次的教育效果。
2.德育滲透的作用
雖然德育教育已經取得一定成就,但是語文德育的滲透效果不明顯,所以應該加大德育的教育,這樣可以讓老師重視德育教育的建設,不再一味的給學生只是傳輸知識,讓老師對語文課本能夠更深次的理解,注重學生思想的教育。
六、結束語
總之,在語文課堂中,老師應該在字詞、圖片、重點句子等各方面來進行德育的滲透,合理運用方式、措施并進行不斷思考,給學生們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學生們能良好健康的成長,雖然德育滲透工作具有復雜性,但老師只要有責任心、情操、基本功,德育的滲透工作都能得到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
[1]袁麗輝.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的滲透[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0):61
[2]袁云麗.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的滲透[J].西部素質教育,2019,5(09):53+69.
[3]王永祥.德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滲透[J].甘肅教育,2019(09):94.
[4]段曉春.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J].西部素質教育,2019,5(06):56.
[5]趙俊營.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9(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