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月紅
摘 要: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推廣有利于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技巧,有利于側面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本文分析了小學語文對課外閱讀的要求,提出了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推廣措施,依據新課程標準提出的新要求,以教學指導為研究切入,以期探究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新視野。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提升;小學生;閱讀能力
1 引言
語文閱讀的是學生必備的能力,也是學習語文的重要途徑。可以說不會閱讀就談不上學習語文。語文的閱讀方法很多,這就需要教師不斷探索,不斷鉆研,不斷改進教學策略。學生在老師的指引下,不斷訓練,閱讀能力一定會逐漸增強。
2 在閱讀中重視學生的感悟和體驗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讀中悟,讀中品,不可以講代讀,更不能以講代悟。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充分地時間和自由去讀。教師可以采用多種形式的讀,如自由讀、分角色讀、默讀等,在讀中,加深學生的理解。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就是這個道理。學生在通過反復閱讀,就會對文字中間所表達的思想及情感了然于胸。并且,閱讀也是一個建構的過程,學生在讀中會和自己的已有經驗進行碰撞,會產生一些新的思想或體驗。同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學生在讀的時候,教師還要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教師對于學生的獨特感悟,只要言之有理就予以肯定,更要鼓勵有創見的看法。
3 課堂內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課堂內的閱讀教學活動都是以課文為主,分析文本,培養學生閱讀分析、理解能力。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學會利用現有的文本進行課外閱讀的衍伸與拓展。如在教學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道三味書屋》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從作者的角度出發,引導學生去在課后尋找魯迅先生《朝花夕拾》內的其他文章,通過閱讀來拓寬對魯迅寫作手法和內心感受的理解路徑。又如在教學了《草船借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閱讀《三國演義》,如果學生感覺有閱讀困難,那么可以請同學們先閱讀白話版的《三國演義》,了解了相關的人物以及故事走線,對課文也會有更為深刻的理解。另外,小學語文課本上有很多古詩詞的內容,涉及到的唐詩、宋詞的面特別廣,教師不僅僅要從白話課文進行課外閱讀的拓展,古詩詞方面也要進行課外拓展的引導,教學了優美的詩詞之后,引導同學去閱讀同類詩人的其他詩作,去閱讀唐詩、宋詞、元曲內的精髓之作等,學生會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具體的引導路徑包括:首先,引導閱讀完成作業教師可以閱讀教學結束后,布置相關作業學生應完成作業然而,課外閱讀是必要的。雖然這是個硬性規定,但也是這是初步指導的最好方法。當然,老師應該隨時檢查作業的完成情況學生課后的閱讀可以通過對話來理解復習課后閱讀,了解課外閱讀情況,可以在課堂上提問了解課外閱讀的效果第二,通過閱讀比賽引導學生根據課文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具體方法是增加一些課外閱讀題以通過考試請同學們認真做好課外閱讀活動,也可以組織專門的課外閱讀交流活動,課堂集體交流活動,學生互相溝通。如果閱讀不到位,閱讀量就會減少,從而導致學習學生在交流過程中表現不好,他們的求勝欲望必然會提升使他們認真開展課外閱讀活動。
4 合理運用信息化技術,豐富教學內容
在傳統教學時,小學語文教學都是針對集體的一種教學,因此留給學生自主閱讀的時間就比較少,這種教學方式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學生的閱讀能力,現如今多媒體網絡技術非常發達,不但可以儲存多種信息資料,而且可以儲存各種閱讀材料。教師可以在整理課件的時候,多運用超鏈接拓展學生的視野,也可以重視一下教學內容,根據教學需求相應做出教學計劃的改變。在日常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要充分發揮教學輔助工具的作用。把握信息技術的特點,合理運用各項信息技術。避免出現重視形式忽視內容的行為,避免內容五花八門沒有側重點,分散學生的注意力。要將語文教學和多媒體技術完美結合起來,更好地服務于學生,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5 教師要做好小學生閱讀過
過程中的引路人學習是一件持久的事情,想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生活水平和綜合素養,需要不斷的進行知識的學習和擴充。而在語文閱讀能力提升的過程中,教師作為學生的直接引導者和提升者,教師自身的文化知識和水平和綜合素養,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能力和水平的高低。因此,為了進一步做好學生閱讀的引路人。語文教師需要積極轉變自身的思想觀念,在優化和完善自身專業能力素質的基礎上,提高自身在語文學科中的教學質量以及技巧等[3]。傳統小學生在進行語文閱讀學習的過程中,語文教師對其閱讀的標準要求僅停留在對文中內容中的漢字和閱讀的流暢的,而對于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和記憶則沒有更多的要求。這就需要教師自身在專業能力的有效發揮下,通過自身的影響,繼而持續不斷地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幫助學生在性情得到不斷陶冶的基礎上,建立和培養適合學生自身發展的學習思維。由此可見,語文教師只有不斷豐富自身的文化內涵,才可以做好學生閱讀能力提升和培養過程中的引路人。
6 積極運用信息化技術,突破各種難點
老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必須區分好各種重難點。把握好教學的主要環節,如我在教學葉圣陶先生的文章中,可以大量增加視頻課件教學的內容,通過觀看視頻學生更能體會到荷花的美好。我們在理解荷花開放的種種姿態后,想象出一幅生動活潑的畫面,反而更能體會“忽然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時眼前出現的景象”這種思想感情。
7 結束語
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應該處于關鍵和核心地位。可以說,沒有閱讀就沒有語文。學生閱讀興趣的濃厚,閱讀數量的多少,是學生語文學習成績好壞的關鍵因素。在教學中,語文教師要努力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采取適合學生的教學策略,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并且努力讓閱讀成為學生的習慣。
參考文獻:
[1] 楊曉勇.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策略[J/OL].學周刊,2017(33):121[2017-11-05].
[2] 陳敏.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解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7(31):88+70.
[3] 黃昌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31):61.
[4] 張聰聰.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7(31):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