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紅英

【摘 要】目的 :探究不同年齡段發生腦梗死的危險因素以及病因。方法 :選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期間來我院行住院治療的56例確診為腦梗死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年齡的不同,將其分為中青年組和老年組,每組各28例患者,進行病因和患病危險因素的分析和研究。結果 :中年及青年發生腦梗死的患者多見于男性,危險因素大多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見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飲酒、吸煙、肥胖、失眠、家族遺傳以及血管炎、先天血管畸形等因素。而老年患者發生腦梗死的原因除了上述中青年組的因素外,最常見的危險因素是動脈粥樣硬化。其中,在兩組病例的危險因素中,肥胖、糖尿病、吸煙飲酒等因素沒有明顯差異,而在老年組的危險因素中,高血壓、血脂異常、動脈粥樣硬化存在明顯差異,這類因素的發生率明顯比中青年組要高。青年常見的危險因素是先天性血管因素、吸煙、飲酒和肥胖等。中青年組的患者患腦梗死后的癥狀較老年組的患者要輕,較容易治療,預后良好。結論 :中青年常見的患腦梗死的危險因素是先天血管因素、失眠、肥胖、吸煙、飲酒等,老年患腦梗死的危險因素為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血脂異常等。
【關鍵詞】年齡;腦梗死;危險因素
腦梗死,又稱腦卒中,是腦部常見的缺血性疾病。本病是由各種原因導致的局部腦組織血液供應出現障礙,進而發生腦組織缺血、缺氧病變壞死,在臨床上表現出相應的神經功能缺失的表現[1]。患該病對患者本人的生活質量產生了嚴重的影響,且對患者家庭造成很大的負擔。[2]根據發病機制的不同可將腦梗死分為腦血栓形成、腦栓塞和腔隙性腦梗死等類型,其中腦血栓形成是臨床上最常見的類型。近年來,由于生活習慣和生活節奏的變化,臨床上發現腦梗死的患病人群逐步趨于年輕化,青年人患腦梗死的幾率呈現上升趨勢。根據臨床觀察發現,腦梗死的發生與患者自身存在一系列危險因素有關,不同年齡的患者發生腦梗死的原因不相一致,本文就來通過研究對比分析不同年齡患腦梗死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選擇2018年6月—2019年12月期間在我院確診為腦梗死并接受住院治療的56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并根據年齡的不同,將其分為中青年組和老年組,每組各28例患者,保證患者及家屬知情并同意。
1.2 方法
詳細詢問研究對象的現病史,了解患者既往疾病、家族史,開具相關檢查單,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危險因素的異同。主要對比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吸煙、飲酒、血脂、失眠、動脈粥樣硬化、家族史等危險因素與患者的年齡之間的關系。應用SPSS統計學軟件對本研究的數據進行分析,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通過對56例患者的數據進行整理,對比分析后發現,中青年組和老年組的危險因素中,高血壓、吸煙、飲酒、肥胖、血脂異常等因素沒有明顯差異,P>0.05,沒有統計學意義,其中老年組的動脈粥樣硬化明顯高于青年組,P<0.05,中青年組的失眠因素明顯高于老年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情況見下表:
根據研究數據對比分析發現,大多數患腦梗死的患者的發病都與高血壓、糖尿病、吸煙、飲酒、肥胖和血脂異常有關,與年齡差異無太大關系,家族中有人患有腦梗死疾病的人患病率也會相應增高,對于中青年來說,有特異性的危險因素是失眠,而對于老年人來說,與患腦梗死關系最密切的是動脈粥樣硬化這個危險因素。
3 討論
隨著社會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人們的工作壓力也相應越來越大,生活習慣的改變致使人們的身體處于亞健康的狀態,甚至會導致相應的疾病發生。臨床上腦梗死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而導致腦梗死發生的危險因素也相應的越來越多,已經不單單是高血壓、血脂異常等人們熟知的這幾類危險因素了。由于工作和生活節奏變快導致中青年人承受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各樣的疾病。近年來,腦梗死的發病年齡逐漸趨于年輕化,且發病率在逐漸升高,這就不得不引起臨床的重視,需要研究導致發生腦梗死的危險因素是否發生變化,以及導致腦梗死發生的常見病因和危險因素與年齡有何關系。在了解不同年齡發生腦梗死的病因和危險因素后就可以根據其危險因素有針對性的進行醫學干預和制定科學的預防方案,以降低腦梗死的發病率,降低腦血管疾病對人們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的影響。
腦卒中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疾病之一,是一種發病原因十分復雜的疾病,并且有一定的致殘的可能性,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根據其發病機制的不同可將腦卒中分為腦血栓形成、腦栓塞和腔隙性腦梗死等類型,且發病的原因不同就意味著生活中存在的危險因素也大不相同。臨床上在探究不同年齡的人群發生腦卒中的危險因素時,是將腦卒中看做一種疾病來進行研究分析的[3]。不同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和預后都大不相同。通過本研究的數據分析發現,動脈粥樣硬化是老年人發生腦梗死的常見病因。動脈粥樣硬化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生率也在不斷增長,在老年群體中發病率較高,是導致老年群體患心血管疾病的最常見病因。隨著年齡的增長,血管中的雜質越來越多,高血壓、糖尿病、血脂偏高等異常因素都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吸煙和飲酒是現代人常有的不良生活習慣,肥胖的群體也在逐漸增加,這就導致血脂出現異常的人群群體在不斷壯大。這些都是產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而中青年人群由于工作壓力大,失眠現象不斷地出現在工作者群體身上,疾病的發生往往是環環相扣的過程,長時間失眠的人群會產生各種各樣的不良后果,再加上高油高脂高糖飲食、因壓力大而養成的吸煙習慣、工作應酬中免不掉的飲酒,導致青中年人發生腦梗死的幾率大大增加,這就是腦梗死在近年來逐漸年輕化的根本原因。
腦梗死的發病原因很多,危險因素較為復雜多變,處于社會中堅力量的中青年人的發病原因就較老年人更為復雜得多,不能按照老年人發生腦梗死的常見病因來評估中青年人的發病原因,需要盡早且明確的進行診斷,并盡快根據病因進行治療,以降低對生活的影響。通過臨床總結發現,高血壓是導致中青年以及老年群體發生腦梗死的最常見的危險因素,同時也是可以導致腦梗死發生的獨立的危險因素其中的一個。血壓升高會對血管壁產生較強的壓力,會使血管彈性降低,增加動脈粥樣硬化的產生可能,從而進一步引發腦梗死。臨床上應根據不同年齡段的人群的高危因素有針對性的制定治療方案,力求最大限度降低致殘率,提高患者日后生活質量。既往患過腦梗死的患者再次發生腦梗死的可能性會大大增加,血壓高、血脂高的老年人患腦梗死的可能性更大,因此針對老年腦梗死的患者,要嚴格控制血壓和血脂的指標。而針對中青年人,在控制血壓和血脂的基礎上,還要進行適當的心理疏導,放松心情,減輕壓力,戒煙,減少飲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樣可以提高臨床療效,降低致殘率,提高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不同年齡段的群體患腦梗死的危險因素和病因有很大差異,應根據不同個體采取不同的治療手段,分析病因,減少危險因素,干預治療,有利于患者的預后。
參考文獻
[1]丁建平,宿英英.青年腦梗死病因及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腦血管病雜志,2008;5(5):202-6.
[2]盧波,尹航,趙小輝,等.探討不同性別腦卒中危險因素類型及預后[J].中國美容醫學,2012,21(10):269-270.
[3]朱玫.不同年齡、性別的缺血性腦卒中危險因素調查[J].醫學倫理與實踐,2016(3):40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