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情暢
摘 要:計算能力作為學生數學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同樣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要的教學任務。計算能力的培養對于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有非常明顯的幫助,同時對于學生數學能力的提高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數學學習貫穿于學生的學習教育過程之中,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作為學生學習數學的開始,是鍛煉學生數學思維,培養學生數學意識,加強學生計算能力的關鍵階段,同時也是夯實學生數學基礎的重要時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應該探索數學教學內容,加強對學生計算能力的鍛煉,進而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效率和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能力;鍛煉口算;運算技巧;加強訓練;檢驗意識
在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中,計算能力將被長期的應用,因此擁有良好計算能力的學生通常在數學學習過程中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學數學教學內容涉及到簡單的計算技巧,同樣也是學生計算能力培養的基礎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應該對這些教學內容進行細致的講解以及延伸,進而提高學生對計算能力的重要意義的認識,加強學生在計算能力培養方面的參與積極性。本文筆者結合自身多年小學數學教學經驗,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計算能力的提高策略進行了一番簡單的探討,希望能夠給廣大師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一、鍛煉口算能力
口算能力作為學生計算能力的重要體現之一,不僅能夠減輕學生在計算時所需要的時間,也能夠為學生的計算檢測做出一定的幫助。教師在鍛煉學生的口算能力時,除了加強學生口算速度之外,還應該注意對學生口算準確性的培養。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之中,口算能力同樣是重要的教學任務之一。教師可以結合不同的教學活動加強學生口算技巧和口算方法的練習,進而實現對學生口算能力的鍛煉。
例如,教師在講解三年級上冊教學內容“簡單的加減法口算”時,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延伸,并通過一些課堂教學活動來鍛煉學生的口算能力。教師在課堂開始時,可以向學生提出一些簡單的口算題目,并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寫出計算答案。接著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口算結果對學生設立一定的獎懲措施。比如20道口算題中錯誤數量超過10道的學生需要在課后額外完成20道口算計算,而錯誤數量超過5道的學生,只要在課后完成五道口算計算。這樣,學生在口算的過程中能夠明顯的提高自己計算的準確性。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定期舉辦口算能力比賽,并邀請口算能力較好的學生進行經驗分享。教師也可以在課堂進行中為學生介紹一些口算的技巧,進而鍛煉學生的口算能力。
二、熟悉運算技巧
許多偉大的數學家對計算技巧方法有所總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向學生講述這些運算技巧,并讓學生熟練掌握這些運算方法。但教師應該注意的是鍛煉學生的運算能力基礎,并在學生掌握良好的基礎之上,加強對學生的技巧鍛煉,否則對于學生的數學能力培養是有不利影響的。
例如,教師在講解“兩位數乘兩位數”這一種計算類型時,可以舉出一些特殊的例子,加強學生對運算技巧的練習。比如當一個兩位數×11或者11的倍數時,其計算結果等于將這個兩位數的十位數放在百位數上,個位數仍然放在個位數上,計算結果中十位數的數字為這個兩位數的個位數和十位數相加,而如果相加結果大于10時,應該向百位數字進一,同時個位上的數字為計算結果十位上的數字。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向學生舉出一些與計算技巧有關的練習題,加強學生的計算技巧運用,使學生對運算技巧更加熟練。在以上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于運算技巧能夠更加熟悉,對運算過程的掌握也能夠更加熟練,對運算能力的提高也能有一定的幫助。
三、課堂加強訓練
任何能力的提高都離不開大量的練習,數學計算能力尤為如此。只有在大量的計算練習之后,學生才能掌握更快的計算速度和更高的計算準確率。因此在教師的教學準備中,課堂訓練的強度應該被增加,同時課堂訓練的效率也應該被注意。這樣學生在數學能力培養的過程中才能夠更加得心應手。
例如,教師可以將每周最后一節數學課設置為計算練習課。在這節課中,教師可以結合之前學習過的數學知識為學生準備相應的練習題目,比如教師在講解完一元一次方程的計算后,可以在本周的數學計算練習課中取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答問題。再比如教師在講解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后,也可以在練習課中舉出相應的計算題目。同時獎賞機制的設置也可以加強課堂訓練的效率。教師在設置獎賞機制時應該注意對進步程度較大的學生做出一定的獎勵,同時也應該對計算能力較差的學生進行課外輔導和單獨練習。在以上教學活動中,學生的計算鍛煉量能夠得到明顯的增加,而計算練習的效率也能夠得到明顯的提升,最終能夠實現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四、培養檢驗意識
計算能力不僅僅體現在計算速度方面,更體現在計算準確性方面。小學階段的學生往往不能夠沉下心來進行大量的計算練習,這也導致他們在計算準確性方面有所缺失。因此教師也應該著力培養學生的檢驗意識,進而提高學生的計算正確率。
例如,教師在講解“兩位數的乘除法運算”時,為了提高學生的計算正確率,加強學生檢驗意識的培養,可以要求學生在課堂練習以及課后作業練習中將計算數式寫在計算題目旁邊。接著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計算答案進行核查,并提醒學生對自己計算錯誤的題目進行計算豎式的檢查。在此之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計算檢驗意識對于計算能力提高的重要意義,并鼓勵學生對自己的計算數式進行檢查。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對學生的錯誤類型進行統計和調查,并發現學生在計算時經常出現的錯誤,比如忘記在十位數上進一或者退一,將加號寫作減號等等。教師在課堂中應該對學生提出這些常見的錯誤類型,并向學生提出認真檢查的計算要求。在以上過程中,學生能夠充分意識到檢驗對于提高計算準確性的必要性,同時能夠培養自身的檢驗意識,提高自己在計算水平方面的能力。
總而言之,小學計算能力的培養是學生在數學學習階段的基礎,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學知識的需要,為學生設置不同的教學活動。這樣學生能夠在加強計算練習的同時,培養自身對計算的認識,最終實現學生計算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孫炳榮.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與提高[J].學周刊,2018(09)
[2]趙春玲.淺析小學數學教學對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策略[J].科技創新導報,2015,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