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洲
摘 要:人文精神對于高中生的人格塑造和精神成長具有重要意義,針對目前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重技巧知識的傳授而輕人文精神的滲透這一現狀,本文試圖從素材挖掘、過程指導、教學評價三方面來探究寫作教學中人文精神滲透的方法。
關鍵詞:寫作教學;人文精神;滲透策略
人文精神表現為對人類價值、尊嚴的維護及對于人類命運的關切和思考[1],這種精神對于處于人格發展關鍵期的高中生來說至關重要。寫作是一個人表情達意的重要途徑,在寫作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不僅有益于豐富學生的表達內容、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而且對學生的終生發展都有重要意義。
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引導學生挖掘素材時可以形式多樣,過程指導中要引導學生樹立“文章合為時而著”的意識,在教學評價中要多元化。
一、挖掘素材,形式多樣
在引導學生挖掘素材時,除了傳統的名家名作、名人軼事等的梳理,觀看影片既能激發學生寫作動力,也有利于人文精神的滲透。高質量的影視片段能夠更形象地給學生情感上的啟發和指導,更好地激發學生對世界、人生的思考,這一過程也是人文精神滲透的過程。
例如,在引導學生進行“逆境使人成長”這一話題素材挖掘時,除了對歷史上、書本中人物事跡進行歸納這樣的形式,也可以為學生播放《肖申克的救贖》《當幸福來敲門》等經典影片,學生通過感知主人公在逆境中的經歷,對人身處逆境時應持的態度會有一個直觀的思考,除了表現在作文寫作中,在現實中也會樂觀地面對生命中出現的諸多不如意并不斷提升面對逆境的勇氣。比如《當幸福來敲門》這一影片,教師在學生觀影前后可以分別設計一些激發其思考的問題,例如,“史密斯經歷了什么困難?面對困難他做了什么事情呢?如果你就是史密斯,你會選擇如何解決眼下的問題?”在教師引導式的提問之下,能夠幫助學生更深入地思考影片,從而幫助學生正確感知其內涵,感悟逆境中成長的真實意義。
教師播放與寫作話題相關的影片這一教學形式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喜愛,這不僅能幫助學生擴充寫作素材,同時也讓學生在影片的故事渲染中對人類的命運、價值等有更深刻的理解,讓學生無意識地經歷一場精神的洗禮,這正是“滲透”人文精神的好處。
二、創設情境,指導寫作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然而當前高中生的寫作卻多是無病呻吟或者人云亦云,或者淺薄,或者乏味,遑論對人類的關懷、現實的關注。針對此種現象,教師可以創設情境,在引導的過程中進行人文精神的滲透。
例如,在“勇于擔當”這一主題的寫作教學中,在幫助學生拓展思考時,筆者以下文進行導入:“北京大學教授李零這樣評價孔子——‘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個好古敏求,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傳遞古代文化,教人閱讀經典的人;一個有道德學問,卻無權無勢,敢于批評當世權貴的人;一個四處游說,替統治者操心,拼命勸他們改邪歸正的人;一個古道熱腸,夢想恢復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恓惶,也很無奈,唇焦口燥,顛沛流離,像條無家可歸的流浪狗’[2]。同學們,在你所了解的當代社會的人物中,有沒有人類似這樣的孔子呢?”這一導入使得“勇于擔當”的孔子形象更加具體、立體,這不僅幫助學生打開了寫作思路,很多同學由此想到了更多的“勇于擔當”的典型人物,這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表達內容,而且能夠引導其關注現實社會,豐富其情感,提升其人文精神。
三、多元化點評
在寫作教學中,引導學生構思、指導學生寫作固然重要,在這些環節中也確實要注意人文精神的滲透,但在學生完成一篇作文后的評價環節也同樣不容忽視。在進行評價時,教師要有意識地進行多元化評價。
首先是評價主體的多元,除去教師的點評,也要有生生互評,教師的點評不能只是冷冰冰的分數或是簡單的“優、良、差”,教師的評語要有溫度,要具體,要對學生有啟發,這一過程自然地滲透了人文精神;同時,要引導學生學會互評,在互評的評語中,要得體地寫出被評人作文的優點、不足,同時要提供建議或者可以充實文章內容的素材,生生互評既是互相學習的過程,也是提升自我的過程,讓學生的語言交往也成為滲透人文精神的良好契機。
其次是評價內容的多元化,除了評價一篇作文表面的詞句,也要注意評價其精神內核,把是否具有人文關懷、現實觀照作為一項評價內容。更重要的是,除了評價作文本身,也要評價學生的寫作態度,比如在動筆前是否進行過充分的思考,寫作過程中是否有意識地對文章思路進行了整理或調整,完成后是否進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改等。
多元化的點評不僅提升了學生表情達意的能力,也會幫助學生樹立寫作的信心,發現寫作的樂趣,學會充實文章,更學會了關注現實人生。
結語:寫作是高中生必備的一項技能,而人文精神的培養對于一個人的成長意義重大。在寫作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的培養,教師既要轉變重知識技巧輕人文關懷的教學方式,也要有意識地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關注社會思考人生,提升人文素養,將寫作課堂作為滲透人文精神的重要陣地,這既能向學生輸入人文精神,也能引導學生將這種精神通過傾注筆端來輸出,提升學生思考的廣度和深刻性,這既是新課標的要求,更是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題中之義。
參考文獻
[1]段芳.淺析高中語文教學的人文精神滲透問題[J].課程教育研究,2018(40):59-60.
[2]李零.喪家狗:我讀《論語》[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