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靜
摘 要:語文是一門基礎的學科,它貫穿于我們的的整個學習生活,培養學生的基本語文素養。而小學語文作為語文學習的開端,必須受到格外的重視。閱讀能力作為語文素養一種基本能力,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閱讀能力應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大大小小各種事物中,它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并解決一些難題,幫助我們簡要的提煉有效信息。這一能力在實際的日常生活中十分重要,會被每個人所運用。作為語文學習的開端,小學語文中,閱讀能力的培養與提高,需要格外的受到教師的注意。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策略需要每個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以及學生們的行為狀態和心理狀態,仔細認真的探索。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教師的一大教學任務。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能力;閱讀目的;閱讀時間;情景代入
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他們知識能力的提高程度代表了教師教學任務的完成力度。小學語文的教學難度是很大的,因為他們的年紀小、心性不定,還不能夠很好的適應語文的學習生活,他們需要一個很長的緩沖期。在這個學習階段,教師應該仔細呵護學生們的幼小心靈,以完成教學任務的高質量為目標,尊重他們教育主體的地位,把培養學生素質能力的任務放在第一位,尤其是他們的閱讀能力。本文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策略進行了一番探討,希望對廣大教師與學生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一、帶著目的進行閱讀
通篇閱讀文章時,首先應該帶著目的進行閱讀。學生需要知道從閱讀文章中找到什么以及獲得什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嚴格根據教材的基本內容把握總體的方向,一點點的引導學生去思考和分析文章的內容,讓他們帶著問題去閱讀,開發他們的閱讀和分析思維。小學生們年紀小、心性單純,需要教師的耐心輔導。而教師需要仔細認真的觀察每個學生的行為狀態以及心里狀態,及時了解他們的學習狀況。在培養學生們的閱讀能力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們帶著目的進行閱讀,鼓勵學生發現問題并思考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在一點點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們的閱讀能力會有顯著的提高。
例如,在教授“桂林山水甲天下”這一內容時,教師在開講前可以向學生提問:“題目中桂林的山水甲天下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桂林的山水甲天下呢?”帶著這一疑問,學生們通讀課文。教師給學生們留出一定的時間,隨后進行課堂提問回答以上所提出的問題。學生們在閱讀完思考之后,起立回答這一問題:“桂林的山水甲天下的意思是獨一無二的意思,是因為桂林的山水景色十分的秀美。”學生的回答是正確的。隨后教師帶領學生深入的學習這篇文章的具體內容。學生們帶著疑問進行閱讀,能夠很好的分析文章的內容。
二、增加課外閱讀時間
作為語文素養中的一項重要的的基礎能力,閱讀能力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培養。這是這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學生們要適當的增加課外閱讀的時間,增加閱讀量。教師需要在課堂上講解一些基礎的閱讀技巧,幫助學生們提高閱讀能力。學生們利用課外時間進行大量的閱讀,將實踐與理論相結合,他們的閱讀能力會有顯著的提高。在選擇課外閱讀內容時,這一部分不能僅限于課本上的幾篇文章,還需要一些其他類型的文章。而這一部分文章如何選擇,學生可以與教師一起積極的討論下:哪一類書籍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們閱讀。在選擇課外閱讀的的書籍時,學生們應該慎重,需要教師的進一步指導。教師可以提前給出可閱讀書籍名稱,并鼓勵學生們帶著問題來與教師一起討論和分析。
例如,在教授“司馬光”這篇文章時,課本上只講了其小時候聰慧并幫助自己的小伙伴的故事,我還給學生講了其修編《資治通鑒》的事情,并將其白話文的版本讓學生進行傳閱與參考,通過一些具有吸引力的故事來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充實學生的課外閱讀。在平常的教學中,我也經常會拓展文章內容,讓學生去接觸更多的閱讀作品,一是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二來能夠讓學生的課外閱讀作品更加豐富多樣,學生的課外閱讀時間也會更加充足,學生的閱讀能力會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得到鍛煉與提高。
三、情景代入深化理解
在閱讀一篇文章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進一步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在語文課堂中,教師要帶領學生去創設文章中的相關情景,講述一些閱讀的技巧和方法。學生通過認真聽講,在課下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可以將理論與實踐充分相結合,提高閱讀能力。中心思想可能會體現在一句話、一個詞甚至一個字上面所以理解文章中心思想需要學生們細致的觀察和分析,這一過程極為鍛煉學生們的閱讀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師需要做充分的課前準備,細致的引導學生進去語文的每一環節中的學習任務中去。
例如,在教授“烏鴉喝水”這一內容時,教師帶領學生通讀文章,分析這篇文章的寫作方法,最后要求學生討論:“這篇短文講述了什么樣的故事,又教會了我們什么呢?”教師給學生們留有一定的時間去討論和總結。隨后,教師鼓勵學生們積極發言。最后由教師做最后的總結:“你們的回答都很正確,這篇文章講述了烏鴉為了喝到瓶子里的水,往瓶子里放石頭并喝到了水的故事。這個故事在告訴我們遇到困難不要輕易放棄,要開動腦筋,思考如何解決問題。”通過創設相關的情景和氛圍,學生們能夠深入的了解文章內容,從而逐漸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總而言之,語文素養的培養是每個教師都應該給予重視的。其中的一項重要能力——閱讀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教師應該把提高學生閱讀能力作為重要的教學任務,積極探討提高小學生們閱讀能力的有效策略。其中教師引導學生們帶著目的進行閱讀,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時間以及教授學生剖析文章中心思想這些策略能夠顯著提高學生們的閱讀能力。教師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教師需要的仔細認真的觀察學生們的學習效果,及時調整學習策略,幫助學生查漏補缺。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應該在日積月累的學習過程中不斷的吸收消化教師所教授的語文知識。在以后的教學任務中,教師應該積極的探索和討論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策略。
參考文獻:
[1]游麗麗.試析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7(02)
[2]蔡文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