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小毛
【摘要】 ?新高考模式改變了文理分科的考試模式,新的數學課程標準對于數學知識、思維等均有了新的要求。一節高效的數學課堂要具備以下幾點:教學目標明確;突出重點、化解難點;要善于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根據內容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精選、精講例題;滲透教學思想方法,培養綜合運用能力。
【關鍵詞】 ?新高考 高中數學 教學 效率
【中圖分類號】 ?G633.6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7-004-01
新高考對數學知識、思維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盡可能地提高學生在課堂45分鐘的學習效率,值得認真思索。高中生學生的特點是自制力較強,學習相對主動,因此要教好高中數學,首先要求自己對高中數學知識有整體的認識和把握;其次要了解學生的認知結構;再次要處理好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關系。課堂教學是學生在校期間學習文化科學知識的主陣地,既要夯實基礎也要提高智力,而且要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和自學能力,要竭盡全力提高45分鐘的課堂教學的效率,才能出色地完成教學任務。
一、有明確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分為三大領域,即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因此,在備課時要圍繞這些目標選擇教學的策略、方法和媒體,進行必要的內容重組。在數學教學中,要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達到預定的目標,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如《復數的引入》在備課時應注意,通過這一課的教學,使學生能利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來解釋復數的形成和發展,體會到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矛盾的解決推動著事物的發展,提高了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能突出重點、化解難點
每一堂課的教學都要圍繞著某個重點、難點來逐步展開,講授重點內容是整堂課的教學高潮。如《橢圓》第一課時,其教學的重點是掌握橢圓的定義和標準方程,難點是橢圓方程的化簡。教師可從地球、人造地球衛星的運行軌道,讓學生對橢圓有一個直觀的了解。為了強調橢圓的定義,教師事先準備好一根細線及兩根釘子,在給出橢圓在數學上的嚴格定義之前,教師先在黑板上取兩個定點(兩定點之間的距離小于細線的長度),再讓兩名學生按教師的要求在黑板上畫一個橢圓。學生通過觀察作圖的過程,總結出經驗和教訓,教師因勢利導,讓學生自己得出橢圓的嚴格的定義,實際操作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三、要善于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對教師來說,掌握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現代化教學手段,其顯著的特點: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課的課容量;二是減輕教師板書的工作量,使教師能有精力講深講透所舉例子,提高講解效率;三是直觀性強,教授正弦曲線、余弦曲線的圖形等內容時,容易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四是有利于對整堂課所學內容進行回顧和小結,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課的內容。
四、根據具體內容,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
每一堂課都有每一堂課的教學任務,目標要求。所謂教無定法,教師要能隨著教學內容的變化,教學對象的變化,靈活應用教學方法。數學教學的方法很多,對于新授課,我們往往采用講授法來向學生傳授新知識。而在立體幾何中,我們還時常穿插演示法,來向學生展示幾何模型,或者驗證幾何結論。如在教授立體幾何之前,要求學生每人用鉛絲做一個立方體的幾何模型,觀察其各條棱、各個側面、各個點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就可以通過這些幾何模型,直觀地加以說明,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利于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
五、充分發揮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作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圍繞著學生展開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自始至終讓學生唱主角,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成為學習的領路人。
六、精選例題,精講例題
教師要精選例題,可以按照例題的難度、結構特征、思維方法等各個角度進行全面剖析,不片面追求例題的數量,而要重視例題的質量。解答過程視具體情況,可以由教師完完整整寫出,也可部分寫出,或者請學生寫出。關鍵是講解例題的時候,要能讓學生也參與進來,而不是由教師一個人承包,對學生進行滿堂灌。教師應騰出時間,讓學生做做練習或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或解答學生的提問,以進一步強化本堂課的教學內容。
七、切實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近年來數學試題的新穎性、靈活性越來越強,不少師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難度較大的綜合題上,認為只有通過解決難題才能培養能力,忽視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學。其實定理、公式推證的過程就蘊含著重要的解題方法和規律,沒有發掘其內在的規律,就讓學生去做題。學生理解浮淺,記憶不牢,只會機械地模仿,思維水平較低,生搬硬套,將簡單問題復雜化。如果教師在教學中過于粗疏或學生在學習中對基本知識不求甚解,都會導致在考試中判斷錯誤。可見,在切實重視基礎知識的落實中同時應重視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養。
八、滲透教學思想方法,培養綜合運用能力
常用的數學思想方法有:轉化的思想,類比歸納與類比聯想的思想,分類討論的思想,數形結合的思想以及配方法、換元法、待定系數法、反證法等。這些基本思想和方法分散地滲透在中學數學教材的章節之中。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在傳授基礎知識的同時,有意識地、恰當在講解與滲透基本數學思想和方法,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方法,從而達到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目的,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靈活運用和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提高學生在課堂45分鐘的學習效率,要提高教學質量,我們就應該多思考,多準備,充分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提高自身的教學機智,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