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秀群
摘 要:寫作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而議論文寫作教學在高中作文教學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高中階段的學生在接觸到議論文這一寫作題材時,很難由其他類的寫作題材向著議論文轉變,在寫作過程中帶有很強烈的感性思維,感性思想,導致寫作的內容不具有說服力,不客觀。為此在教學過程中就需要采取必要措施引導學生由感性思維向著理性思維轉變,確保體現出議論文的特點。所以,高中語文教師要特別注重學生議論文寫作能力的提高,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本文結合作者多年來的教學經驗,就高中語文議論文寫作教學進行研究。
關鍵詞:語文教學;高中議論文;寫作教學
一、激發思維活力
在作文批改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發現這樣的一種現象:學生在針對材料進行議論文寫作時,經常摘抄材料中的話語再結合自己看到這句話的感觸而形成一篇文章。這是因為學生并沒有真正的了解其中的思想內涵,從而無話可寫才產生的一種行為。眾所周知,議論文寫作一般是針對某件事情進行討論,其非常具有時效性,高考作文討論的都是當前所發生的熱點問題。這就要求學生必須有自己對于事物的認識和獨特的想法,才能夠獲得高分。作為高中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多多的進行思考,并且讓學生在課堂上表達自己的見解。例如,教師在讓學生寫作有關中華傳統美德的議論文時,要讓學生樹立美好的道德意識和良好的品行。高中生的思維能力還沒有完全成熟,無法從全局角度去分析事物。教師不能完全的放任學生去閱讀自己喜歡的作品,而應該給學生規定特定的主題或者閱讀篇目來真正的幫助學生得到發展?!度嗣袢請蟆飞嫌泻芏嘤嘘P傳統文化的文章,其文章有著相當的思想深度,并且是與時事政治進行結合的言論,能夠對學生有啟迪作用。教師可以給學生挑選其中的文章進行欣賞,在欣賞的過程中會自然而然的促進學生的思維的發展。
二、掌握寫作技巧
議論文寫作,作為作文的一種格式,其必定有其獨特的特點和寫作方式才被定為一種寫作形式。而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規律,遵循著一定的發展原則。同樣,議論文也有其特定的寫作方法。學生掌握了議論文寫作的技巧,在看到文章的主題時就有了一定的寫作方向,從而不會陷入一種慌張、迷亂的狀態。作為高中語文教師,可以在課文講解中針對具體篇目讓學生仔細的分析其中的言語邏輯和思維方式,讓學生了解論據和論點以及作者是如何選擇論據表現論點。例如,教師要向學生講授一些有關議論文的基礎知識,讓學生了解議論文的概念、分類、特點等內容。議論文必須要講究其上下結構具有邏輯性,語言嚴密、精準、具有概括性,才能夠做到以理服人。在講授《燭之武退秦師》一課時,教師可以針對文章第三段燭之武智退秦師進行仔細講解,讓學生學習燭之武的論辯技巧。燭之武先以退為進,表明自己的立場,已經知道自己就要滅亡了,從而使秦伯放松警惕。然后闡明事情的厲害關系,來動搖秦君的敵對立場。從歷史的角度出發,提醒秦伯要有防備之心。最后,從未來出發勸秦謹慎。在一步一步的講述中,燭之武成功的說服了秦軍退兵。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之中了解文章的論點和重要論據,培養學生正確的思維意識。另外,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首尾段+每段大意”的寫作訓練,幫助學生學會建立文章的整體框架并且明確每一段的中心思想,從而提高寫作能力。
三、積累寫作素材
(一)引導學生將閱讀學習和寫作學習結合在一起
很多高中學生沒有從教材中積累素材,不是因為能力不足,而是缺乏在教材中積累寫作素材的意識。對于教材中的文章,學生一般都是采用閱讀的方式進行學習。在學習高中語文的過程中,閱讀學習和寫作學習都是非常重要的學習內容。二者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關系。在閱讀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開闊視野,豐富知識儲備。在寫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以讀促寫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方法。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必須要引導學生明確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關系,讓學生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去分析作者的寫作方法,積累有用的寫作素材。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知識遷移能力,只要他們認識到了這種學習方式的可行性并且嘗試去做,就一定能夠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在學習課文時指導學生積累素材
在學習教材中的課文之后,教師要指導學生將課文中包含的好詞、好句以及好的觀點和論據進行背誦。要想在寫作的過程中進行靈活的應用,學生必須對這些材料有熟練的掌握。尤其是文言文和古詩詞類的文章,學生必須將這些內容背誦下來。比如,在《沁園春·長沙》這篇文章中包含了很多佳句。如“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環境等因素,顯示出了無限的涵詠之味和沉郁豪邁之氣。最后一句“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浮沉?”由大自然的玩物進入到了歷史的思索中,抒寫出了詞人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和以天下為己任的博大胸懷和豪情壯志。當學生寫壯志類的議論文時,就可以引用這篇文章中的詞句。
(三)指導學生對寫作素材進行歸納和整理
在學生將教材中的素材積累下來之后,教師還要指導學生將這些素材進行歸納和整理,從而在今后的寫作中能夠快速的找到有用的信息。學生可以將論點類和論據類的素材分別歸類到一起,也可以將道理類的歸結為一類,文采類的歸結為一類。學生還可以按照人物進行歸類。比如,可以將李清照、李商隱、蘇東坡等的文章分別歸類。學生也可以按照文章的主題進行歸類,如可以將議論文分為家國天下類、立志立業類、求實求學類、道德品行類、生活哲理類、評詩論文類以及情感愛情類等幾個類型。比如,《記念劉和珍君》這篇文章是魯迅參加了劉和珍的追悼會后寫作的,表達了作者的悲憤之情。在這篇文章中,學生可以積累很多有用的素材。如,警示類的句子“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對偶類的句子“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當學生在今后寫家國天下類的文章時就可以將在這篇文章中積累的語句運用進去。
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寫作是學生認知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念,語言綜合表達能力的綜合體現,同時也直接反映了一個個體的思維能力。不管是任何題材的寫作,都是一種思維活動的表現,它需要學生全面分析,運用綜合思維來確定寫作主題,運用合理的聯想和想象,不斷拓展題材范圍,使文章表達更有意義。高中議論文寫作教學需要學生必須清楚的表明自己的觀點,并運用相應的事實材料來論證自己的觀點,這是高中議論文區別于其他文體的最本質特征。
此外,培養高中生的批判性思維在議論文寫作中同樣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它不僅能夠使高中生具有打破常規的能力和勇氣,還能使之在辯證思維的影響下將“說理”深入且有序地展開。
可以說,良好的議論文寫作教學方式能在潛移默化中培養高中生優秀的邏輯思維能力。我們必須要根據命題思維轉變及時調整自身教學思維,力求將高中生引入議論文寫作的正軌之上,使之在高考議論文寫作中取得優異成績。
綜上所述,寫作絕對不是能夠在短時間內得到快速提高的一種能力,而是需要在語言和文字的精雕細琢中所培養的。學生只有在閱讀和寫作的過程中不斷進行積累和反思,才能夠逐漸摸索出議論文寫作的技巧,形成自己獨特的寫作風格。作為高中語文教師,要以教材為中心,教授學生一定的寫作規律,并且讓學生進行大量的練習,從而提升學生整體能力。
參考文獻:
[1] 吳雅芳. 高中議論文寫作的支架式教學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8.
[2] 李曉丹. 高中生議論文寫作思維訓練研究[D].廣州大學,2019.
[3] 柴慈瑾.高中議論文寫作教學策略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8(11):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