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摘要:中國政府一直重視教育,這從中國城市教育的發展水平就可以看出。相比之下,中國農村教育的現狀仍然令人擔憂,兒童的入學率和受教育狀況仍然受到很大影響。雖然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的教育已經取得了巨大的發展。在此基礎上,結合我國農村教育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促進農村教育的健康發展,希望對我國現代教育建設和農村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農村教育;現狀;問題;對策
1.中國農村教育發展現狀
1.1農村和城市教育之間的差距正在擴大
許多城市的學校,有很多資金實施素質教育,而在農村學校,由于農村經濟相對落后,不論教室,教學儀器,實驗室設備,書籍和材料等城市相比有差距,花錢少,素質教育只是喊口號,難以真正推動。農村學校規模小,分布分散,學生人數少,師生比例不合理,規模小效率,反過來又加劇了教育經費短缺的矛盾,制約了農村教育的進一步發展。城市學校的直接表現是:學生越來越廣,入學質量越來越高,招生越來越多學校規模越來越大,很多名校進入人滿為患的地方,而且很多農村學校,學生越來越少,規模越來越小,優秀的高質量損失的學生和教師,破壞了已經落后的農村教育,是一個惡性循環。
1.2農村教育結構不合理
農村教育結構是指農村教育體系的內部構成或組合,包括農村教育的范疇結構,形式結構,層次結構和管理體制結構。近年來,我國農村小學教育取得了一定進展,初現私立小學學校和公立小學并存。農村教育不再局限于正規的學前教育,中小學教育,還包括農民職業教育,掃盲教育,農村成人教育。但是,農村教育結構仍然有不合理的現象。
1.3農村教育學生不斷流失
失去學生的主要原因是農村對待教育的態度。由于農村人口知識匱乏,他們對教育并不十分熱衷。在一些少數民族地區,他們甚至要求孩子輟學去減輕經濟壓力。一些知識淵博的農村父母因為看到外面的世界而把孩子送到更好的學校。一些移民父母帶著孩子一起去當地學校學習。所有這些行為加速了農村教育學生的流失。許多村小學逐漸融入鄉鎮小學,最終夭折。
1.4農村教師的現狀令人擔憂
首先,教師隊伍不穩定,農村教師流失嚴重。由于農村教師工資低,一些地區教師的工資甚至無法得到保障,再加上他們缺乏機會。繼續教育和專業發展,農村教師也加入了人才流動的浪潮。這使得本已弱勢的農村教育更加嚴重。其次,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專業水平較低。由于農村教育的惡劣工作環境由于教師工資低,缺乏專業培訓,許多中青年骨干教師流向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最后,農村中小學教師的老齡化問題嚴重。由于歷史原因和現實,農村教師,特別是中小學教師,過去都是老教師。他們年齡較大,受教育程度較低,身體偏見,缺乏真正有益的專業培訓,嚴重制約了農村教育的發展。
2改善農村問題的對策
2.1加大農村義務教育投入。
財政轉移支付的使用使我國公共教育投資向農村傾斜。在公共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中央和省級政府應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支持力度,特別是確保農村九年義務教育經費的保障。要切實改善農村辦學條件,尤其要徹底解決農村中小學教師工資教育經費拖欠問題,確保農村教師工資和農村教育基本經費。根據區域經濟發展水平,中央政府對經濟發達地區的財政投入可以相對較少,經濟落后的地區政府應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積極鼓勵和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建設農村教育,逐步建立多渠道的農村教育籌資機制,解決農村教育經費不足的問題。建立農村教育經費監督保障機制,落實農村教育經費財務披露制度。
2.2優化農村教育結構
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優化農村教育結構,全面提高農村教育質量。調整農村人才培養結構,優化農村民辦和公辦教育結構,改變農村教育發展的不平衡,引導農村學校協調發展;不斷優化農村教育師資結構,增強農村教育整體發展的協調性,全面提高農村人口素質,最終促進農村社會經濟發展。
2.3建立健全農村教育體系,發展農村特色教育
發展農村教育,必須健全以基礎教育為紐帶的“三教統籌”農村教育體系。同時,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實行三農結合,確立農村教育特色。農村教育在教育方面做得很好,也是高水平學校的良好來源。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為地方經濟建設培養急需的人才。有必要對農村學校的部分課程設置和專業設置進行調整。在選擇教學內容、編寫教材、開展教學活動時,要密切聯系農村實際,突出農村特色;培養適合當地經濟發展、適合當地企業、適合勞動力的人才。為了滿足農民的多樣化需求,農村教育必須注重滿足農民的多樣化需求。要樹立廣泛的教育理念,樹立終身教育觀,使之成為家喻戶曉。
2.4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
逐步提高教育隊伍的整體素質。農村教師是農村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基本力量。建設一支高素質的農村教師隊伍,直接關系到農村教育質量和水平的提高。要使農村教師隊伍穩定,提高整體素質,必須解放思想,增加對山區農村教師的補貼。只有這樣才能鼓勵農村教師扎根農村,解決嚴重的農村教育問題。另一方面,應建立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促進農村教育的發展,除了提高農村教師的物質利益外,還要注意茹的質量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們應該采取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建立科學的農村教師教學評價體系。良好的職業道德和高素質的教師應該獲得獎勵。不合格的農村教師應該從農村教師中清除。
3結論
農村教育的實質,包括農村固有的落后傳統觀念,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和安全問題。必須考慮農村經濟建設和經濟發展等問題,只有在這些方面做得好,才有實力和改善農村教育現狀,吸引更多教師參與農村教育,促進農村教育資源合理配置的資源。農村教育最根本的改善是經濟的改善和人們思想的提高。只有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才能使人們重視教育的發展,農村教育才能發揮更加輝煌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力云.我國農村幼兒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教育,2017(1):
[2]秦玉友.城鄉義務教育師資配置均衡化:鞏固成就與跨越陷阱[J].教育與經濟,2016(6).
[3]楊兆山,侯璽超,陳仁.農村教育理論建設:必要性、問題域與落腳點[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6):
[4]方棟.淺析我國農村教育現狀及對策[J].考試周刊,2016(67):162-163.
[5]柳欣源,楊清溪.中國基礎教育發展的時代理念與實踐遵循[J].教育科學,2016,32(5):5357.
[6]趙忠平,秦玉友.誰更想離開?——機會成本與義務教育教師流動意向的實證研究[J].教育與經濟,2016,(1):5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