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誦夏
摘要:本文試圖闡釋外商直接投資( FDI)對我國新型城鎮化發展所產生的影響,通過對我國長江經濟帶地區11個省市近10年的FDI狀況進行探究,從人口、經濟、社會、文化、環境五個方面探討了FDI對我國新型城鎮化進程的影響,并提出相關政策建議,旨在加快我國新型城鎮化的進程,推動我國各區域協調、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FDI:新型城鎮化:長江經濟帶
城鎮化是我國擴大內需的長期動力與發展引擎,在區域發展戰略乃至國民經濟發展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區域協調發展是統籌發展的重要內容,與城鄉協調發展緊密相關。”長江經濟帶建設作為當前國內區域發展、推進城鎮化建設的“發力點”,在我國改革開放與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不可忽視。國家發改委網站刊發的《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扎實推進長江經濟帶建設》一文中強調要“堅持走新型城鎮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鎮化質量”。可見,長江經濟帶戰略是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轉型的重要戰略,該經濟帶各省市提升自身新型城鎮化水平迫在眉睫。本文通過研究長江經濟帶地區外商直接投資狀況與該經濟帶沿線11個省市的新型城鎮化水平兩者的關系,試圖探討FDI在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發揮的作用。這對于推動長江經濟帶區域平衡、協調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立新型城鎮化戰略格局,提升經濟發展質量與效益,拓展我國經濟發展空間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也為我國其他區域利用FDI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提供寶貴意見。
一、我國長江經濟帶各省市FDI狀況
近年來,在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外商直接投資迅猛發展,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強勁力量,也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動力。其中,長江經濟帶地區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的表現較為突出。一方面,長江經濟帶各省市吸收FDI總量均呈逐年上升趨勢,其中2017年江蘇省FDI總額達9658.19億美元,較2008年增長了1.3倍。同年,貴州省FDI總額達312.51億美元,是該省2008年FDI吸收額的近10倍。2017年,長江經濟帶11省市吸收FDI總額高達28593.93億美元,比2008年增長了167%。另一方面,長江經濟帶各省市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的水平參差不齊。2008年,江蘇省、上海市及浙江省分別吸收外資4159.3億美元、2939.91億美元、1582.55億美元,位列長江經濟帶地區前三,而貴州省僅吸收32.15億美元,居于該地區末位。到2017年,FDI仍集中在長江經濟帶東部地區,其中江蘇省吸收FDI總額占長江經濟帶地區FDI總額的34%.貴州省及云南省僅占該地區的1%。
2008年至2017年間,我國長江經濟帶地區實際利用FDI金額及外商投資企業數量同樣逐年增加。其中,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我國在吸收FDI方面不再僅僅注重數量,而是更加重視其利用質量,實際利用FDI金額的增長率出現放緩趨勢。我國長江經濟帶地區外商投資企業發展迅速.2017年我國外商投資企業數量達23.41萬戶,同比增長6. 7%,比2008年企業數量增加0.3倍。
二、FDI與新型城鎮化關系的研究
(一)人口方面
外商直接投資能促進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我國外商投資企業數量逐年遞增,2017年我國共有53.93萬戶外資企業,其中長江經濟帶地區外資企業數占全國總量的約1/2。外資企業的發展也吸納了我國越來越多的農村勞動力就業。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2017年外商投資單位城鎮就業人員高達1291萬人,是2008年數量的1.4倍。FDI不僅緩解了我國的就業壓力,其多數投資于勞動密集型產業,使得對勞動力的需求大大提高,直接或間接導致農村的剩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促進我國農村人口向城市聚集,進而促進新型城鎮化的發展。
(二)經濟方面
外商直接投資能推動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從產業結構來看,我國的FDI主要集中在第二產業。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整理發現制造業利用外資的占比最高.2017年達到我國實際利用FDI總額的1/4.極大地促進了我國制造業的發展。近年來,我國外商直接投資也逐漸向第三產業轉移,高新技術服務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因此,外商直接投資促進我國從勞動密集型的產業結構向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產業結構的調整,對我國經濟水平的穩步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也為我國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有力支持。
(三)社會方面
外商直接投資能間接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2017年,我國全社會固定資產利用外資額達2146.32億元,這些外資除了集中在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外,投資于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電力、燃氣、水的生產供應業以及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等行業的金額也較高。一方面,FDI彌補了我國社會建設過程中資金方面的不足,從而有利于我國完善各類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進而提升我國新型城鎮化發展水平。FDI的流人帶來了新的休閑娛樂活動,豐富人民的日常生活,間接推進我國新型城鎮化的發展。
(四)文化方面
外商直接投資能提升我國勞動人員的素質。外商投資企業通常都擁有較為先進的人員管理經驗及制度,注重對當地員工的培訓及人力資源的開發,對我國勞動人員技能水平的提升產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外商直接投資也觸及了我國科技和教育領域。2017年,在科學研究方面的FDI金額達68.44億元,在教育方面的FDI金額達0.77億元。外商直接投資為人們帶來了新的科學技術與知識,使我國勞動者不斷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從而提升其綜合素養及綜合能力,推動我國新型城鎮化的發展。
(五)環境方面
外商直接投資能促使我國提高環境治理能力。一些跨國公司為我國帶來了更清潔的生產技術及管理措施,有利于減少廢水廢氣的排放量,減輕我國的環境污染。跨國公司的進入也加劇了我國同行業間的競爭,在某種程度上倒逼我國企業主動提高生產技術,采取環境友好型的高新技術進行生產,從而提高自身競爭力。FDI的技術溢出效應還能幫助我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進我國企業向清潔生產模式轉變,進而改善我國的環境狀況。同時,有些國家將高污染的企業轉移到我國,又會導致我國環境狀況的惡化,迫使我國在環境及外資政策方面做出相應調整,更加注重引進外資的質量,最終將有利于我國新型城鎮化的發展。
三、結論及政策建議
外商直接投資對我國長江經濟帶地區新型城鎮化的發展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因此,合理利用FDI使其更好地服務于長江經濟帶新型城鎮化發展的意義變得尤為重要。據此,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議。
首先,我國長江經濟帶地區應著力提高FDI利用水平。要嚴格控制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外資企業進入該地區,更加重視FDI的引資質量而非數量,全面提高吸收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水平。努力實現引資方式的多元化,并完善外資管理的規章制度,在積極利用FDI的同時注重保護各省市本土企業的利益,避免本土企業過度依賴外資。另外,要不斷改善長江經濟帶地區的外商投資環境,以吸引更多高質量高水平的外商直接投資,充分發揮FDI對新型城鎮化的積極作用,推進該地區新型城鎮化的發展進程。
其次,我國長江經濟帶地區應積極引導外資的合理分布。一方面,要引導FDI在地區之間的合理分布。目前,外商直接投資主要集中在長江經濟帶東部地區,這種不均衡在某種程度上加深了經濟帶東中西部的城鎮化發展水平乃至經濟發展水平的差距。因此,要盡快完善欠發達省市吸引外資的政策,鼓勵外資流向長江經濟帶中西部地區,促進長江經濟帶各省市協調發展。另一方面,要引導FDI在行業之間的合理分布。應適當增加第一產業的引資數量,促進綠色農業的發展,并鼓勵外商直接投資向第三產業轉移,推動長江經濟帶地區高新技術行業的發展,進而提高新型城鎮化的發展水平。
再次,我國長江經濟帶地區應加快推進地區產業升級。要認真貫徹學習我國供給側改革方針,大力解決長江經濟帶地區產能過剩問題,逐步淘汰落后產能,整合優質資源,優化產業結構,增強區域有效供給能力。長江經濟帶地區各省市要主動融入全球價值鏈并努力提高其制造業及服務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鼓勵長江經濟帶各省市在積極學習跨國企業先進技術與管理經驗的同時進行自主創新,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發展區域特色產業,增強區域核心競爭力,帶動長江經濟帶地區經濟的整體發展,為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最后,我國長江經濟帶地區應逐步完善城鄉統籌發展政策。要進一步深化城鄉體制改革,加強城鄉地區特別是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農村公共服務體系,縮小城鄉間的收入差距,促進生產要素以及資本要素在城鄉之間的自由流動。要將農業現代化和新型城鎮化相結合,加強經濟帶地區城鄉合作,推動城鄉平衡、協調、可持續發展,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繁榮,切實推進長江經濟帶各省市乃至全國新型城鎮化的進程,提高新型城鎮化發展質量。
參考文獻:
[1] Nimensh Salike. Role of human capital on regionaldistribution of FDI in China[J].China Economic Review, 2015( 11):66-84.
[2]杜玲燕.FDI對城鎮化的影響及對策分析——基于中國數據的經驗分析[J].城鄉經濟,2015(9):197-198.
[3]袁博,劉鳳朝,技術創析、FDI與城鎮化的動態作用機制研究[J].經濟學家,2014( 10):60-66.
[4]蔣毅一,劉霄.FDI驅動上海市城市化的影響因素分析[J].特區經濟,2011(10):51-52.
[5]臧新,李陽,外商直接投資與新型城鎮化發展的互動研究——基于中國省級面板數據的分析[J].商業全球化,2016(4):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