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艷軍
摘 要:幼兒園 區域活動是幼兒自主學習活動,是當前幼兒園實施素質教育,推進幼兒園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活動,有利于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幼兒園區域活動中材料的投放影響著幼兒的學習興趣,同時幼兒教育的質量和效率的提高也與區域材料的投放密切相關。本文旨在探討幼兒園區域活動中材料的投放如何支持幼兒的學習。
關鍵詞:幼兒教學;區域活動;材料投放;幼兒學習
區域活動是當前幼兒園實施素質教育,推進幼教改革的一種主要的教育活動形式。為幼兒提供可操作的活動材料,能夠使幼兒在區域游戲中能更好的開展起來,使幼兒的思維能力、行為水平得到較好的發展。
一、適宜的區域材料投放有效支持幼兒學習
1.材料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幼兒園區域活動中,影響活動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材料。為幼兒提供豐富多彩的、適宜的活動材料,可以激發幼兒的興趣,增強幼兒的學習的效果。適宜的區域材料投放能夠吸引幼兒的目光,使幼兒對知識的獲取產生渴望,使幼兒對課程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在活動中鞏固學到的知識技能,從而讓幼兒更好地與材料互動、與材料對話。
2.幼兒學習行為依賴于材料
皮亞杰說:"兒童的智慧源于材料"。材料投放是區域活動的物質支柱,是幼兒活動的工具,是幼兒活動順利進行的載體。幼兒園區域活動必然依賴于具體的游戲材料來進行,游戲材料是幼兒進行區域活動的“課本”和工具。幼兒的學習行為依賴于材料。
3.幼兒知識的構建得益于材料
適宜的區域材料投放為幼兒知識的構建創造了條件。幼兒在操作、擺弄材料的過程中,建構自己的認知結構,動手動腦,同時不斷想出對材料的新玩法把所有的感官都投入到活動中。
二、當前幼兒園區域活動材料投放存在的問題
1.結構簡單,變化性小
在當前幼兒園區域活動材料投放中,有些幼兒園區域活動材料結構簡單,變化性小的問題。如小班“娃娃家”中,教師一學期為孩子投放的材料就是娃娃、幾套娃娃衣服,自制的一些家具、電器等。剛入區時,孩子們還能玩一會,玩了一次、二次后他們就失去興趣了。顯然,這些可變性、可操作性不強的材料限制了孩子們的思維,他們對這種單一、枯燥的游戲材料難以維持長久的興趣。
2.未考慮幼兒的能力差異
在當前幼兒園區域活動材料投放中,有些幼兒園區域活動材料投放未考慮幼兒的能力差異。幼兒發展水平是不同的,在區域活動,材料統一投放,然后將幼兒分組活動,這就出現有些聰明伶俐的孩子“吃不飽”的現象,所以他們在活動時表現為無所事事,到處閑逛,找不到興趣點。
4.投放主體過于單一
當前幼兒園區域活動材料投放中,有些幼兒園區域活動材料投放存在投放主體過于單一的問題。在一些幼兒園,區域活動材料投放僅僅依靠幼兒教師來完成。幼兒在區域活動中處于被動地位,參與積極性較低。有些家長也并不關心幼兒園區域活動材料的投放,對幼兒園的教學活動較為陌生。
4.未考慮到幼兒園課程的整體性
4.1材料投放與集體活動脫節
幼兒園區域活動材料投放應與要達到的幼兒教育目標緊密相連。為實現教育目標服務,在幼兒園,教育目標是通過層層分解在幼兒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中來實現的,區域活動是實現幼兒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有些幼兒園區域活動材料投放存在活動材料的投放缺乏目的性,和集體活動脫節的問題,導致有些區域活動雜亂無章,與幼兒園課程目標相背離,區域活動效率低下。
4.2各區域材料的投放缺乏整合性
在區域活動過程中,可能一種材料正好也是下一種區域活動所需材料。但有些幼兒園各區域材料的投放散亂無序,缺乏整合性,導致各區域之間材料的缺乏共享性。
三、區域材料的投入如何支持幼兒的學習
1.豐富材料的結構性
幼兒正處于建構各種知識概念的過程中,要理解某個概念,必須依據一定的材料。所以在幼兒區域活動中,應盡可能地豐富材料的結構性。例如,在“按規律排序”活動中,就是為幼兒提供顏色、大小不一樹葉,讓幼兒在擺弄的操作中,感知、體驗有規律排序的多種方法,積累同類型的多種經驗,從而概括和抽象出有規律排序的概念屬性。
2.按照幼兒能力差異提供多層次的區域材料
每個幼兒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這些個體之間難免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差異,而幼兒教育要允許幼兒以適合自己的方式、速度去學習、探索,只有這樣,才能讓每個幼兒都體驗到成功。依據幼兒年齡特點及個體差異,遵循材料的層次性、目的性及豐富性的原則去投放,能引發幼兒活動的欲望,使幼兒在玩的過程中不斷積累有關活動的經驗,產生初步的探究興趣。在對材料直接感知和具體擺弄過程中,幼兒積極開動腦筋,認真觀察,進行嘗試等。這樣的過程,鞏固了幼兒活動的興趣,發展了智力,同時又提高了幼兒動手的實際能力。
5.讓幼兒與家長同參投放過程
區域活動材料主要來源于教師開發、幼兒,和家園聯合收集材料三個部分。要讓幼兒與家長同參投放過程。家長要與幼兒多進行溝通交流,讓家長了解幼兒的興趣愛好,與幼兒共同參與投放過程。家長參與有關活動,使得家長對幼兒園開展的活動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師也通過家長的參與獲得了幼兒相關的發展信息,從而互相交流,家園配合,更好地培養孩子。
4.注意區域活動與整體活動,其他區域活動之間的整合
4.1根據集體活動的學習目標投放材料
幼兒園區域活動材料投放應注意區域活動與整體活動,其他區域活動之間的整合。幼兒教師應該把區域材料的投放與主題教學放在同等重要的高度來看待。并圍繞著幼兒的發展目標來制作和投放區域材料。要做到區域材料符合目標性原則,這就要求幼兒教師必須要熟悉《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各領域各個年齡段的發展目標,以及將本班的學期計劃、月計劃、周計劃中的發展目標記在心中,才能更好的指導自己制作出符合孩子年齡特點,體現目標性的區域材料。
4.2注意各區域之間材料的組合和共享
為了更有效地發揮區域材料的作用,在區域材料內容的選擇上就要注意各區域之間材料的組合和共享,即教師應根據本班的教學活動主題的進程和活動的需要,隨時靈活地把主題學習材料投放在相應的區域中,注意材料的組合和共享。比如在中班“傘的世界”主題活動中,老師們在美工區投放各種材質的傘,讓幼兒進行傘的創作;在扮演區創設主題“創意傘造型大會”,將美工區制作好的作品,投放到扮演區作為裝扮造型的道具等。
區域活動是當前幼兒園實施素質教育,推進幼教改革的一種主要的教育活動。適宜的區域材料投放能夠有效支持幼兒學習,促進幼兒學習效率的提高。為了使區域材料的投入更好的支持幼兒的學習,需要豐富投放材料的結構性,幼兒教師要按照幼兒能力差異提供多層次的區域材料,同時,幼兒要與家長同參投放過程,在投放過程也要注意區域活動與其他區域活動之間的整合。
參考文獻
[1]陳曉麗.論幼兒園區域活動的開展[J].文學教育, 2012, 14 (2) .
[2]張新華.幼兒園區域活動的創設與指導[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 2014 (12) .
[3]韓莉.幼兒園班級活動區創設的有效性研究[D].西南大學, 2014.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 (試行) [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