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紅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時代的到來,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不斷創新,教學模式與時俱進,小學語文教師不斷的增強自身的教學能力,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為打造高效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運用微課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增強學生與人合作的能力。
關鍵詞:微課;小學語文;小組合作
小學是學生學習生涯中的“種子期”,在這個階段為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使之受益終身。小學生對于教師而言是相對特殊的受教群體,他們涉世未深,剛剛進入校園對很多事物都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但是小學生之所以特殊就是因為他們對事物的好奇心時間有限,教師要在學生探索欲望強烈的情況下抓住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1 基于微課的小學語文小組合作教學的意義
微課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是指運用信息技術按照認知規律呈現碎片化學習內容、過程及擴展素材的結構化數字資源。微課具有小學時間短、教學內容較少、資源容量較小、主題突出內容具體、成果簡化多樣傳播以及反饋及時針對性較強的教學特點。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上運用微課教學模式只講授一兩個特點,沒有復雜的課程體系,也沒有眾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看似沒有系統性和全面性,許多人稱之為“碎片化”。這種教學模式的出現符合新課程的要求,為小學語文教學注入了“新鮮血液”,語文這門學科經過調查,被學生貼上了“枯燥、乏味、無趣”的標簽,這種教學模式恰好為語文重新定義,讓學生愛上語文。
2 給予微課的小學語文小組合作教學的策略
2.1 運用微課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對小學語文的學習興趣
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即“教師在講臺上揮汗如雨的播撒知識的種子,學生則在課桌前奮筆疾書的接受知識?!钡乾F在這種教學模式顯然已經落伍,不再滿足現代學生的學習需求,微課的出現恰好彌補了這一現象。微課可以利用視頻、動畫等基于網絡流媒體播放,教學時間和教學內容都不同于現代的教學模式,語文教師精心設計教學設計,在課堂上利用真實具體典型的案例化的教與學情景,通過微課使學生自主學習語文課程,并且微課制作簡便實用在配上相關的練習、資源以及評價方法,使學生感覺新穎有趣,重新愛上語文。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級語文教材《我們的民族小學》一課的學習中,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認識“壩、傣”等五個生字,可以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出對這所小學的喜愛之情,語文教師將本文的學習目標根據課文制作成有趣的微視頻,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教學,運用微課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對小學語文的學習興趣。
2.2 運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加強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合作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普遍采用的一種富有創意的教學理論與方略,這種教學模式自實施以來效果顯著,被人們譽為近十幾年最重要和成功的教學改革。小學語文教師對班級學生的情況進行掌握后進行分組,讓學生為了達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動上相互配合的過程。例如在人教版教材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二課《金色草地》一課的學習中,讓學生認識生字“釣、攏”,會寫“耍、裝”等13個生字,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朗讀傳達出在草地上玩樂的歡快,以及對草地的喜愛。語文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能力進行分組,在布置任務之后讓學生通過互相幫助完成本節課的學習要點。這種教學模式發揮群體的積極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能力,達到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小組合作改變了教師壟斷整體課堂的信息源而學生處于被動地位的局面,讓學生真正體驗一把“翻身農奴把歌唱”的感覺,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在語文課堂的主體意識,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合作能力也得以充分發揮。
2.3 運用因材施教提高學生對小學語文的自主學習能力
世界上沒有完全兩片相同的樹葉,我們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環境,他們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特點也各有千秋。語文教師不可以在課堂上對學生“一視同仁”,根據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能力以及自身素質,教師選擇適合每個學生特點的學習方法來有針對性的教學,可以通過學生分組互幫互助的學習方法,發揮學生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的長處,彌補學生的不足,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爬天都峰》的學習中,讓學生正確認識“陡、鏈”等六個生字,會寫“爬、峰”以及正確讀寫“峰頂、似乎、忽然”等十二個詞語。讓學生正確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過程。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出發,有的放矢的進行有差別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發展。
3 總結
微課教學模式的出現順應了當下時代的潮流,學生在微課的教學模式中重新定義語文這門學科,發現語文有趣的地方。教師激發學生對小學語文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為打造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楊勝林.“深度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9(02).
[2] 李安寧.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閱讀能力的方法[J].中華少年,2019(15).
[3] 李勇.新型教學資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小學生(中旬刊),2017(11).
(作者單位:甘肅省渭源縣秦祁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