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建作
摘 要:事實上,學校教育除了傳授學生一些基本知識以外,更重要的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如今,在小學階段一些學科教育之中,教師并不注重德育教育,進而對德育教育整體效果造成影響。如今,小學時期各個學科之中對德育內容加以滲透,需要教師對教育理念進行改變,并且對新課程具體精神加以準確把握,用學科的美來提升兒童科學素養,并且塑造其完善人格以及正確三觀。本文旨在探究學科教學當中對德育內容加以滲透的策略,以期給實際教學提供相應參考。
關鍵詞:小學教育;德育工作;學科教學
前言:德育教育就是教師按照一定要求,有計劃、有目的、系統性的對學生施加道德、政治以及思想影響,經過學生積極認識、實踐以及體驗,培養其自我修養以及品德的教育活動。如今,在學科教學之中對德育內容加以滲透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教師只有對德育滲透方法加以掌握,提升兒童的道德素養。
一、變更教學理念,理解德育教育重要性
教師在開展德育工作之時,需遵循兒童品德形成的規律以及社會發展的具體要求,按照德育工作具體目標,把“五愛”當作主線,把日常行為的規范教育當作基礎,對兒童實施文明習慣養成教育。同時,教師還需把民主法制、權利義務當作中心,對兒童展開公民意識這一教育。學校教師為人師表,要做到愛崗敬業,教學期間注重激情,把明理與導行環節進行結合,以此來幫助學生逐漸養成良好道德品質,并且逐漸培養其正確三觀。小學階段乃是兒童成長的一個重要階段。而在此時期,教師必須教會兒童求職、辦事、健體以及做人。很多教師在實際教學期間常常忘記最后一點。對于此,教師必須變更教學理念,認識到德育教育具有的重要性,把教會兒童做人當作主要的教學任務,這樣才可促使兒童逐漸養成正確三觀。
二、把新課程當作載體開展素質教育,對德育工作加以落實
(一)挖掘與利用教材當中包含的德育素材
其實,在教材之中,多數思想教育有關內容不會占據著明顯地位,一般需要教師對教材進行認真鉆研,對教材當中一些潛在德育因素加以充分挖掘,將德育教育融入到知識教學之中。例如,主題圖以及其他插圖符合兒童心理特征,屬于生動形象的德育素材。課堂之上,數學教師可組織兒童對“讀話史料”加以認真閱讀,這樣有利于兒童對數學史加以理解。同時,教材當中包含不少社會主義的精神文明以及物質文明的建設成果有關得到數據材料,這些都是對兒童實施愛國教育的良好素材。對于這些素材,教師要加以充分利用[1]。
(二)將德育教育貫穿到整個教學過程之中
通過教學過程可以把德育理論進行操作化以及具體化,而且還能讓德育實踐變得更加規范化以及科學化。在小學教育之中對德育內容加以滲透,教師可借助遷移法、轉化法以及比較法來對兒童實施情感、價值觀以及態度教育。這樣能夠在整個教學過程之中對德育內容加以滲透,進而對兒童道德素養加以有效培養。
(三)結合兒童生活開展趣味性實踐活動
小學教師除了在教學過程之中對德育內容加以滲透之外,同時還需鼓勵以及指導兒童借助社會調查以及課外閱讀這些途徑對相關資料進行搜集,從中得到相應啟發以及教育。例如,數學教師在完成統計知識講解以后,可組織兒童對學校僅是的實際發病率加以統計,以此來提升兒童的用眼衛生這一意識,通過實踐活動對兒童能力加以鍛煉,并且培養其道德情感。
三、用學科之美及內在魅力培養兒童科學素養
第一,對科學發現當中包含的美學感悟加以利用。在小學課程之中,數學以及科學這些學科當中都包含很多探究發現的過程。這種對于科學問題的求解以及好奇欲望,解題以后的快樂就是科學精神具有的魅力,同時也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個體驗。
第二,借科學精神塑造兒童人格,培養其三觀。科學精神可以幫助兒童逐漸養成明辨是非、求知、堅毅、獨立思考、堅持真理的思維品質以及科學態度。這種良好習慣培養乃是德育教育當中的一個重要部分[2-3]。例如,細心解題和檢查可以培養兒童認真嚴謹的科學態度,而及時修正可以促使兒童逐漸有錯就改的良好品質。而在學科教學當中,教師可實施分組教學,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兒童團結協作這一能力,同時還能讓兒童養成向他人學習的良好素質,進而為其日后發展奠定扎實基礎。
結論:綜上可知,一直以來,學校都是對高素質的人才加以培養的重要基地,而且良好道德品質乃是所有人都必須具備的。如今,學校開展的德育教育任重道遠,教師除了對“兩課”這些德育教學加以重視之外,同時還需在其他學科教學之中對德育內容加以滲透。并且變更教學理念,理解德育教育重要性,把新課程當作載體開展素質教育,對德育工作加以落實,用學科之美及內在魅力培養兒童科學素養,借科學精神塑造兒童人格,培養其三觀,進而對兒童道德素養加以有效培養。
參考文獻:
[1]宗愛芳.指向核心素養的學科德育滲透研究——以小學語文學科為例[J].教育參考,2019(02):50-53+82.
[2]劉美平.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融入德育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研究,2019(04):52-53.
[3]田天.讓德育成為小學數學學科教學的催化劑實踐[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