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眾所周知,我們現如今生活的時代是一個高度信息化的時代,各種新興的信息技術已經開始涉入到社會發展的各項工作當中了,其中在國家的教育工作中也有各種信息化的技術的實際應用,并且根據相關的調查結果來看,這些新興的信息技術手段都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教學效果,其中“互聯網+高中地理教學”就是信息化進行教育應用的一種產物,這種技術手段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了高中地理的教學效果。所以,在本文中我們將對“互聯網+高中地理教學”進行比較詳盡的介紹與闡述,并講述其在教育過程中的積極性。
關鍵詞:互聯網;高中地理
前言:根據一些關于高中學生的調研結果來看,高中地理對于高中生來說并不能算是一門比較容易學習的科目,因為在高中地理的學習過程中,往往考察的并不是對學生單一內容的考核,其中需要高中生具有比較強的空間思維能力,然后對于高中生來說,其空間思維能力并沒有一個專門的鍛煉,這樣就導致高中生在學習高中地理的時候呈現出一種比較困難的整體形勢。但是在信息化的教學手段涉入之后,也就是本文中的“互聯網+高中地理教學”,對這種情況具有明顯的改觀,所以接下來我們將對“互聯網+高中地理教學”進行詳細的探討。
一、目前高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匯總
(一)高中地理課堂的教學目標制定不夠科學合理
其實我們都知道,在學生的高中時期來說,高中生的學習任務是非常重的,而且比較重要的科目有很多,其學習上的難度通常都是比較大的,其中就包括英語、數學以及物理等等科目。所以說,在高中時期來說,高中地理科目并不算是一種比較重要的科目,所以目前許許多多的高校地理教師的工作只是為了追上新課程的要求,其教學的目標也僅僅只是達到新課改的要求。這種情況所導致的后果是非常之大的,高中生在這種教學目標下進行學習,所學得的知識通常都不是非常的勞犒,甚至有比較多的關鍵部分都是死記硬背下來的,所以即使記憶在腦海中十分的牢靠[1],但是究其根本來說,高中生壓根就沒有理解,在實際的地理知識運用上自然也就不行了。而且,現如今的高中地理課堂的教學目標在制定的標準上,教師往往只重視進度以及教學結果,對于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則是一種非常不重視的情況。所以,面對著這種情況,教師以及校方在制定高中地理的教學目標的時候,一定要聯系每一個高中生進行制定,從根本處保證教學的質量。
(二)高中地理知識教學手段單一
現如今的諸多高校在高中地理的教學上采用的依舊是傳統的教學方式,也就是教師在講臺上講述知識,學生在講臺下記筆記學習的方式。這種方式在很大的程度上擴大了教師在課堂中的地位,但是同時的,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嚴重的降低了,于是乎,在這種情況下進行教學的話,其教學效果自然是比較的低下的。而且,這種教學方式使得教學在課堂上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教學效果是怎樣的,等到對學生進行綜合成績測驗的時候雖然已經知曉了這種教學手段比較單一的方式的教學結果,但是從結果論上來講,這時候已經比較晚了,而且對于某些同學來說,在這種方式下進行高中地理的學習已經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效果。總體來說,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不光自身比較的單一,它還導致學生在高中課堂上學習的方式比較單一,那就是被動的接受,高中生在這種學習方式下,自身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根部得不到發揮,也就不用說學習的效果了[2]。
(三)高中地理的過渡教學被嚴重忽視
其實對于過渡教學這一個詞匯來說,其在教育事業中絕對不是一個非常罕見的詞匯,而且在每一個學科的學習上其實都會多多少少的涉及到過渡教學,對于過渡教學進行理解的話,很簡單的在字面意義上就能夠得到其意義。在現如今的高中地理課程中,多數的地理教師不會顧及到學生在初中時期的地理課程,等學生來到高中之后,高中地理教師會建立一個新的系統過程來讓每一個高中生進行高中地理的學習。這種新的教學模式對于高中教師來說是比較方便的,但是對于新的高中生來說就相當于把以往在初中學習的基礎推翻,然后再重新建立再去進行學習。從這個理論過程中我們就能發現這個方式是比較麻煩的,而且對于學生來說非常的浪費學習的時間。而我們都知道對于一個高中生來說,其學習的時間是非常的有限的。所以,高中地理教師如果想要將高中地理教學好的話,就要注意到將初中的地理知識和高中地理知識相銜接起來,讓學生在一個比較熟悉的環境中逐漸進入到另一個環境當中,這在一定的程度上是非常有利于高中生的地理學習的。
二、“互聯網+高中地理教學”在高中地理當中的應用
(一)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
其實我們都知道,在高中地理的學習中,是非常的需要相關的空間思維能力的,否則就會在地理的知識學習上感到吃力。而我們在這里所謂的空間思維能力,就是將抽象的地理知識在頭腦中的具象化,但是因為每一個高中生的理解能力不同,就導致高中生的空間思維能力也是不一樣的[3]。這時候,如果高中地理教師能夠將多媒體技術引入到高中地理的教學當中,就能夠幫助一些空間思維能力比較差的同學進行學習了,而且這種多媒體課件的方式還會幫助高中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實現短時間的增長。而且有人做過一個實驗,那就是一味的為高中生講述空間思維的理論知識與多媒體課件的方式進行比較,結果就是多媒體課件的方式可以讓高中生更快的理解空間思維,而且這種空間思維能力短時間內實現了很大的增長。多媒體教學作為互聯網教學的方式之一,它不僅可以讓高中生的空間思維能力能夠有所增長,還能在很大的程度上為課堂增添趣味性,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有利于良好的課堂氛圍的形成,這對高中地理的教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點,而且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我們還能夠發現,對于高中生來說,多媒體技術輔助進行教學這種方式還是比較受歡迎的。除以上幾點之外,高中地理任課教師還要知曉,對于高中地理來說,多媒體技術只是一種輔助進行教學的方式,所以,在高中地理的教學中,切勿一味的使用多媒體技術而忽略了課本上的原生知識,因為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本來就是提升教學效果的一項工具。而且,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高中的地理知識是比較龐大和復雜的,只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的話,不利于高中生的記憶和學習。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建設多元化的教學課堂
在每一個學生的高中生涯來說,其進行學習的時間都是相對比較緊迫的,其中有比較重要的學科要學習,所以說,其學習地理并將知識融會貫通的時間就更加的短了。要實現這種短時間的知識教學,高中地理教師就需要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鐘之內建設一種多元化的教學課堂,其中不僅需要向學生傳授知識,還需要地理知識的復習和預習,讓高中生學習地理的整個過程都在課堂中進行,從另一方面來說就是完成了教學課堂的多元化建設了[4]。而且,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高中地理知識的教學,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節省課堂上的時間,而在節省下來的時間里,地理教師就可以在集中的為學生講解地理試題的解題方法了。在傳授解題方法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利用多媒體技術,一般比較復雜且抽象的解題方式方法,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講解,這樣的話,不僅解題過程可以讓每一個高中生能夠清晰明確,還能使得解題的步驟和細節在第一時間就展現出現,高中生就能清晰的知道解題點和得分點了,提高自身的地理成績也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了。
結論:綜上所述就是“互聯網+高中地理教學”的實踐現狀和對其的分析研究了,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國目前在高中地理中的“互聯網+高中地理教學”進行得還不是非常的徹底,而且因為我們國家的教育制度是應試考試,所以,在某些地區的高校中為了考試成績而進行教學的傳統觀念依舊存在。所以“互聯網+高中地理教學”不是一個能夠一蹴而就的計劃,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去實踐才能完成。
參考文獻
[1]葉伯暉.”互聯網+高中地理教學”的實踐探究[J].考試周刊,2018,(35):137.DOI:10.3969/j.issn.1673-8918.2018.35.133.
[2]黃榕賢.”互聯網+高中地理教學”的實踐探究[J].考試周刊,2018,(31):137.DOI:10.3969/j.issn.1673-8918.2018.31.127.
[3]林明山.實踐活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8,(27):153.
[4]李立新.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學的實踐應用[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8,3(9):75-76.
作者簡介:朱瀛,男,漢族,1982-03,寧夏鹽池人,寧夏銀川市第九中學,本科學歷,一級教師職稱,理學學士,研究方向:地理教學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