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欣雅
摘? ?要:就業是民生之本,政府工作報告把就業政策視為與宏觀政策、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同等重要,在“六穩”當中把就業作為“六穩”之首。兩會中,減稅降費成為新的趨勢,加大減稅降費的力度對推動國民經濟增長、促進就業增長都有著重大的意義。從減稅降費的視角,探析減稅降費在增加就業崗位、提高失業者競爭力、改善結構性失業等方面對如今就業形勢的影響。
關鍵詞:減稅降費;就業;共同富裕
稅收減免和取消或停征行政事業性收費是減稅降費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稅收減免指的是對一些納稅人和征稅對象,采取少征稅或者免征稅的一種稅收政策,主要體現在減免稅費和降低稅率上。取消或停征行政事業性收費主要是取締一些所屬為公共部門的機構和所屬為人才服務機構收取的人才集體戶口管理服務費、考試費等11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將減稅降費的好處落實到各行各業,落實到每一個角色當中。從廣大人民群眾的視角,有利于提高其成就感。從企業的視角,有利于降低其成本,提高其競爭力。從國家的視角,有利于穩定國家經濟發展,促進國際貿易的增長。減稅降費不僅惠及民生 ,也是解決就業燃眉之急的一把利器。本研究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減稅降費在促進就業上所發揮的作用。
1? ? 減稅降費個稅改革,促進工作積極性
稅收經濟學將勞動與閑暇視為兩種商品。對勞動者征收的個人所得稅,會直接影響勞動與閑暇之間的價格,從而產生替代效應,影響勞動者在勞動與閑暇之間的選擇。例如在沒有個人所得稅的情況下,勞動者的純收入為100元;個人所得稅開征以后,該勞動者的可支配收入減少為90元。相比之下,征收個稅后閑暇的價格變得更低,導致勞動者的勞動積極性和效率下降。稅收經濟學合理地解釋了個人所得稅的開征會使得稅收的替代效應大于收入效應,讓勞動者對閑暇產生更大的偏好。如果個人所得稅稅負過高,為了合理避稅,高精尖就業者會選擇出國,造成人才流失。
我國現行的減稅降費,在個人所得稅中有很明顯的改變。以現行工薪所得3%~45%的7級超額累進稅率為基礎,擴大了3%、10%、20%這3檔較低稅率的級距。此外,免征額也從原來的每月3 500元提高到現在的每月5 000元,額外開設6項附加扣除,個人所得稅改革的實施給工薪階層帶來了福音。降低了絕大多數工薪階層的稅收負擔,有利于提高其工作積極性。從稅收經濟學的角度來說,就是使得工作者勞動積極性和效率提高,在工作與閑暇之間進行選擇時,增加了人們對工作的偏好,從而使得人們有更強的就業意愿,對工作的選擇增加[1]。
2? ? 減稅降費減輕企業負擔,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減稅降費在企業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降低企業所得稅、通過營改增避免企業重復征稅,從而降低企業的稅負。企業稅負減少,成本降低,使企業自身資金的流動更加靈活,有了更多充足的資金鏈,企業在市場上生存的壓力會相對地減少。減稅降費的方式激發了企業的活力。在錯綜復雜的市場中,行業與行業之間息息相關,一個行業的興衰會產生蝴蝶效應,一系列的后續影響也將接踵而至[2]。
減稅降費在小型微利企業、西部大開發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電子商務企業都有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減為按15%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給這些特殊企業更多的減免優惠、大力度的幫扶,能夠讓這些企業在市場的風浪中有更多的生存機遇。只有更多企業在市場中站穩腳跟,才可以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為就業難的問題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減稅降費對企業稅負的影響,會牽連到企業自身的生存與發展,直接影響我國勞動力市場的需求狀況。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是緩解我國就業難的中堅力量。
3? ? 減稅降費幫助貧困人口與退役軍人實現就業
減稅降費中的具體政策除了對特殊的企業給予幫助,對特殊的人群也有很多幫扶性的政策。這種政策主要體現在貧困人口與退役軍人。具體體現如下:(1)自主創業方面。貧困建檔人口和退役軍人自主創業、從事個體經營的,自辦理個體工商戶登記當月起,在3年內,每戶每年有12 000元的稅收減免限額。(2)就業方面。凡是招用貧困建檔人員和退役軍人的企業,每年每人可扣除定額標準為6 000元的相關稅費。這些優惠政策,讓貧困建檔人口與退役軍人在市場競爭中,無論是在自主創業還是就業方面,都有自己的優勢。
減稅降費不僅從提供更多工作崗位來緩解就業問題,還通過國家政策提高失業者的市場競爭力,幫扶失業者就業,從而降低我國的失業率。減稅降費,從方方面面為我國的就業問題提供解決措施[3]。
4? ? 減稅降費拉動經濟增長從而提高就業
從宏觀經濟學的角度分析,Y=C0+C1(Y-T)+I+G(T代表稅收),該商品市場的均衡函數可以看出稅收的乘數效應,即實施一定規模的減稅有利于擴張社會的總需求。隨后,市場會不斷地進行調整,達到供求均衡。隨著社會總需求的擴張,社會總供給也要相應地上漲。社會總供給的增加,意味著產出的增加,產出增加會帶動對勞動力的需求,從而促進勞動者的就業,緩解我國就業難的問題。
消費是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的“三大馬車”之一,更多的消費需求讓我國的經濟迅猛增長、企業的競爭力得以提升。我國經濟將從高速增長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減稅降費為我國經濟增長提供了空間,開放力度不斷增強,國際貿易合作逐步加深,貿易轉型也在加快,高新技術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擴大,大學生就業前景廣闊,大學生就業市場不再出現“無用武之地”現象,大材小用情況逐步改善,大學生不再與高中畢業生等其他學歷畢業生搶占基礎層就業崗位,結構性失業也隨著經濟增長有所改善。
減稅降費在促進我國經濟增長的同時,對就業問題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從增加就業崗位、提高失業者競爭力、改善結構性失業3個方面緩解我國如今就業難的局面[4]。
中共十八大曾經提出:“就業是民生之本。”就業問題是關系到我國人民生活幸福指數的問題,是國家經濟穩定、國家長久治安、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命脈。國家領導人對就業問題的關心是對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關心。失業問題嚴峻會帶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如產出損失、加劇貧困、社會福利降低、分配不公等。失業問題的背后是一個動蕩不安、沒有幸福感的國家[5]。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把就業作為“六穩”之首,可見我國對就業問題的高度重視。近年來,我國在就業問題上一直在不懈地努力。根據最新的統計局數據報道,2019年1~8月份城鎮新增就業達到984萬人,從實際情況來看,8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保持在5.2%,就業情況總體來看是比較好的。我國在解決就業問題上仍要不斷努力,2019年出臺的各項減稅降費的政策,會從各個方面對我國的就業產生積極影響。解決就業問題,稅費改革也可以奉獻出自己的一部分力量。有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惠及民生的政策出臺,更好地緩解就業問題,提高全國人民的幸福感,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參考文獻]
[1]玉? 稅.惠民生的減稅降費政策(一)[N].玉溪日報,2019-09-16(009).
[2]劉金峰.減稅降費政策對房地產企業的影響及發展策略[J].納稅,2019(23):7-8.
[3]高忠平.減稅降費政策的十大功效[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9(7):8-9.
[4]龔毓燁.減稅降費之后的經濟高質量與財政可持續[J].新理財:政府理財,2019(4):56-57.
[5]吳小強,王海勇.新常態下促進就業的所得稅政策目標取向[J].稅務研究,2017(1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