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密鴿
摘 要:對于數學這門課程來說,課堂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運用能力,教師要做的就是結合教材與課堂用生動巧妙的教學方法將知識傳授于學生。現代教學的普遍現象是教師采用“填鴨式”教學,不問學生會與不會,懂與不懂;學生聽課沒有積極性,行為不踴躍,思維不活躍,造成課堂氛圍處于低氣壓的狀態。若要改變現狀就需要數學教師采取并廣泛運用情境教學的模式,通過在課堂上聯系生活實際,結合學生現有知識水平,增設相關知識的實踐活動等多種方式以提高現代教學領域的教學水平。
關鍵詞:初中數學;情景教學;教學實踐
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教師的職責越來越豐富多元化,教學模式的不斷發展要求教師在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等多方面都要起到一定作用。在初中階段,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的的關鍵時期,教師在這樣的條件下為學生打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這不僅是對教師教學方式的檢驗也是考驗教師人格魅力的重要階段。實現情境教學課堂模式對于數學教師甚至于數學這一學科來說變得尤為重要。該如何更好地在數學課堂上呈現情境教學,筆者有以下幾點見解:
一、結合生活實際開展教學,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為保證更好地開展教學計劃,在課堂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以在課前引入趣味故事情境,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體驗,而不是在課堂上當一個“局外人”。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是學生,教師不能將自身的客體性、輔助性與學生的主體性本末倒置,要形成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結構,將學生帶入實際生活的情境中,在熟悉的環境下學生就不會對新知識感到陌生,學起來也更容易理解。讓學生做到在情境中抓住問題線索,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挖掘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將學生對未知的恐懼化為對新知的渴望。
例如,在“生活中的立體圖形”這一節中,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普遍的教學方式就是在黑板上手繪出各種立體圖形的框架,并將圖形與名稱相對應,學生能否真正理解和記憶,教師就全然不知了。這種枯燥且死板的教學方式在現代教學中是不被提倡甚至要被淘汰的,不管是對于教師還是學生,這種教學模式都是有避而無一利。教師可以將學生帶入日常生活的某一情境,比如說當時教室的環境,教師引導學生找到周圍有哪些物體是立體圖形,有哪些物體是組合成的立體圖形,這些立體圖形又都由哪些立體圖形組合而成。不僅如此,學生還可以聯想到外界又有哪些與之相關的立體圖形,形成環環相扣的教學模式。利用情景教學將教材中的知識點與實際生活串聯起來,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加強了學生對于新知識的記憶。
二、聯系學生現有知識基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教師的認知總是高于學生的,在課堂上教師不能處在居高臨下的教學態度上,而是要站在一個與學生相輔相成的契合點,通過觀察學生理解問題時的狀態找到適合學生的最佳教學模式。在帶入故事情境的同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基礎,巧妙地引入新知識,讓新舊知識成為一個有序擴展的知識網絡。在情景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引入趣味故事做為導學鋪墊,還要綜合學生的整體水平。教師在執行教學計劃時也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來制定教學方案,努力做到知識與情景相互聯系,新舊知識融為一體的理想狀態。
例如,在“平方根”、“立方根”的學習內容中,實際上學生在小學階段就已經有了平方和立方的概念,學生最開始接觸這類知識是因為“平方米”、“立方米”這些單位名稱的出現,后來學生又系統地學習了有關平方和立方的計算。可以說明在這部分知識中,學生是有一定基礎的,教師要做的就是將學生曾經掌握的知識點與教材內容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腦海中形成連貫的思維。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運用逆向思維的方式推出“平方根”、“立方根”與“平方”、“立方”的關系,在這個過程中容易出錯的就是平方根的計算,比如說,一個負數沒有平方根,很多學生在剛接觸這個知識點的時候會掌握不牢固,教師可以在情景教學中制作一定的數字卡片,讓學生自行找出哪些數字沒有平方根,經過反復操練,學生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會更容易掌握新的知識。
三、增設課堂上下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學習創新
在情景教學的過程中許多教師只注意到了課堂上的教學實踐,卻忽略了課下關鍵的復習鞏固階段。要想有效開展數學教學,教師不僅要將情景教學帶到課堂上,課下也要注意與學生的溝通和互動。教師留給學生的不要止步于書面作業,同時還要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觀察、思考、總結和創新的好習慣。在整個教學計劃中,實現教師與學生、課上與課下同步進行的雙向交流和反饋,不僅大大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這也是情景教學的意義所在。
例如,在“圓的對稱性”這一節,教師通過課堂講解讓學生知道了什么是“圓”,并且通過對圓形折疊和旋轉的方式得到了“圓既是軸對稱圖形又是中心對稱圖形”的重要知識。在課下教師就要讓學生自主學習,結合理論知識找到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與“圓”息息相關的,這些物品被設計成圓形又是什么原因,是否可以自己動手創造出有關圓形的新事物。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學習新的知識,讓學生自己動手測量在圓內垂直于直徑的弦是否被這條直徑所平分,同樣,弦所對應的的弧是否也被這條直徑所平分。假設學生完成課后學習任務,得知其中的理論和定義后,對于教師在情景教學中所設置的懸念就會十分感興趣。或許學生面對枯燥無味的教材提不起半點精神,但對于“是”與“否”的探求卻不會減少絲毫的熱情和渴望。有效地利用學生的探求精神和興趣偏好,在初中數學課堂會有讓情景教學錦上添花的意外之喜。
綜上所述,教師在設計初中數學教學的方案時,情景教學的必要性顯而易見,如何巧妙地運用此教學模式以提高課堂的質量和效率才是教師需要用心思考的關鍵之處。教學相長不僅僅是古人留下的名言,也是現代教學急需的教學方式,師生相互交流、相互啟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總結“如何教”,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歸納“如何學”,雙方形成螺旋式上升的趨勢,基于初中數學課堂情景教學的模式二者不斷地實踐與探索,共同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參考文獻:
[1]馬金鋒.情景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7(22):64-65.
[1]何瑜.淺談情景教學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應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02):8.
[2]吳靜.激趣情景課堂開啟學習智慧——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2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