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彬
摘 要:目前,分層教學越來越多的運用到教學過程中,因為采取分層教學可以彌補整體授課的局限之處,并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綜合提升學生學習能力。所以在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作為一線教師,我們更要不斷改進教學理念,采取分層的教學方式,來針對性的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最終實現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最大化。
關鍵詞:農村;初中;數學;分層教學
分層教學方法最大的優勢就在于其針對性,尤其是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學生在這一階段數學思維開始發展,而學習的差異性也越來越明顯,所以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可以使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都能夠在學習中得到應有的提高,幫助知識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效率。同時,分層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應該是應用于教學全過程,只有將分層教學應用于課堂教學、課后任務以等各個環節中,才能夠充分發揮出分層教學的作用。鑒于此,本文筆者就根據實際教育教學經驗,淺談下農村初中數學的分層教學策略。
一、農村初中數學分層教學的必要性
在階段的農村數學教學,因為學生家長外出務多有祖父母看管,無人輔導無人制約;學生家長教育意識薄弱;學生接受新知識困難;學生學習差異過大;教學設備落后等原因,導致農村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不足,作業敷衍塞責,缺乏迎難而上的斗志等現象。所以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更應注重因材施教,要根據這一理念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初中數學理論知識的抽象和復雜性使得學生難以真正理解和掌握,將不同難度,不同內容的數學作業根據學生能力以及實際的學習需求布置下去,教師可以從各種角度,各個方面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從而根據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及時調整教學重點,也可以使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對自己的學習能力進行鍛煉。因此,進行分層教學符合因材施教的理念,它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最大發揮程度上發揮自身的潛能,全面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同時教師在通過作業分層的設計中也能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對學生有全面且深刻的了解,提升初中數學教學的質量。
二、農村初中數學分層教學的策略
1.根據實際學生分層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數學基礎和學習能力。因此,教師要想實現數學作業的分層,首先,就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現狀,將學生分成合理的層組,從而使不同能力的學生能夠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
例如,筆者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根據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表現、學習能力以及數學基礎,將學生分成了不同的層次。A層:數學基礎較好,學習能力強,在數學課堂上積極回答問題;B層:數學基礎一般,學習能力一般,態度積極,課后作業及時完成,作業完成質量較高;C層:數學基礎相對較差,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相對較差,作業完成情況較差。明確的學生分層,是數學作業分層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將學生分成科學、合理的小組,教師才能夠以此為基礎為學生設置不同層次的作業。并且,筆者會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時調整學生的分層。通過這樣的分層教學就能保證所有學生在自身的學習基礎上,都能有所提升,同時這樣的分層也能成為學生努力學習的動力和目標,進而促進全體學生的進步與發展。
2.教學過程合理分層
教學過程的開展是分層教學中最為關鍵的一步,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一定要注意將學生按照不同的學習水平劃分為不同的層次,根據他們的學習水平采用相應的教學策略,這樣一來,既不會使學習水平較高的學生因教學內容簡單而失去學習的興趣,也不會使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因教學內容困難而喪失學習的信心。
例如,在學習《勾股定理》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開展合作探究活動:取方格紙片,鼓勵學生在上面先設計任意格點直角三角形,再以它們的每一邊分別向三角形外作正方形,假設網格正方形的邊長是1,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是a、b,斜邊是c,讓學生通過計算去探究三邊的關系。在探究活動中,不同層次的學生之間進行平等交流和探討,有的思考方法、有的參與計算、有的可以進行動手操作,所有人都能參與到活動中,讓思維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得到拓寬和發展,保證了大家都能高效地參與學習,有所獲得。
3.分層布置課后任務
課后任務是初中數學教學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也是鞏固學生學習成果的重要環節,因此,為了使學生在完成課后任務時達到最佳的復習效果,教師在布置課后任務時不應當統一要求,而是應該分層布置課后任務。此外,教師應該注意的是,因為布置課后任務的目的僅僅是為了復習前一節課的內容,所以教師在將學生劃分層次時,不能根據學生以往的學習水平來劃分層次,而是應該根據學生在本節課中所達到的學習效果進行分層,這樣一來,才能有效發揮出課后任務的作用,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
例如,在完成《二次函數》這一節的教學任務后,為了使學生能夠熟練掌握這一章的內容,使不同學習狀況的學生都能夠對二次函數有深刻的理解,筆者給學生布置了一些課后任務。在布置課后任務時,筆者按照學生在這一節課中所表現出的實際水平把學生劃分為兩個層次,對于那些已經較為熟練掌握這一節知識的學生,筆者讓他們開始進行下一章節的復習,并嘗試利用所學知識進行一些實際的應用,同時,筆者減少了這一組學生的題量,適當增加了一些題型的難度,而對于那些并沒有熟練掌握這節課內容的學生,筆者讓他們以數學課本的知識點為主進行復習,讓他們對二次函數的三種形式以及二次函數圖像的一些基本性質進行了復習,同時,筆者給學生布置了一些簡單的題型,讓這一組的學生熟練掌握這節課的基礎知識。最終,學生都通過課后任務有效鞏固了本節課的學習成果。可見,為了達到最佳的復習效果,分層布置課后任務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方法。
總而言之,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之中,客觀評價學生的目前學習情況,尋求可以正確分層的依據進行分層教學,這樣既能激發學生潛能又能鞏固所學內容,最終達到學生對知識整體的融會貫通,使學生獲取大的進步,綜合提升數學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童紀江.初中數學分層教學的必要性和途徑[J].課程教育研究,2019(13):140-141.
[2]呂琪.分層作業在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施研究[J].中國農村教育,2019(0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