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元芳
【摘要】:中職學校多年來向社會提供了許多技能型人才,為國家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為了提升我國人才的儲備水平,中職學校一直在探索新的學生管理方式。本文分析了社團活動在中職學校學生管理中的意義,并對其具體實施進行了介紹,希望能幫助中職學校完成學生的多樣化管理。
【關鍵詞】:中職學校 社團活動 綜合素質
引言:隨著時代的進步,人才不僅要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能,還要具備優秀的綜合素質,中職學校重視人才的多樣化培養,不斷調整人才的教育計劃,社團活動的開展就是其中的一種。
1社團活動在中職學校學生管理中的意義
1.1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中職學校的學生與其他學校的學生相比課余時間較多,課堂任務也相對輕松。社團活動的開展不僅能幫助學生開拓眼界,豐富學生的課余時間,還能極大的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社團活動為中職學校培養創造型人才奠定了基礎,是中職學校對中職學生進行全面管理的良好途徑。
1.2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我國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一直較高,鄧小平同志的言論“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就表明了教育的重要性。隨著時代的發展,國家對人才的教育深度也有所提升,從“不要死讀書”到“綜合素質的培養”,對學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職學校積極開展社團活動吸引學生融入社團集體的過程中,不僅能增加學生之間交流,還能通過各種活動的宣發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1】。
1.3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中職學校的學生思維活躍,精力旺盛,且課余時間較為豐富。學校利用課余時間號召學生參與到社團活動中,學生能在社團活動中進行積極的討論,共同策劃活動的細節。在專業型的社團中,學生充分發揮個人優勢,為了完成社團任務還會進行自主學習,這種行為是對課堂教學內容的延伸,深化了學校的教育目的。
2社團活動在中職學校學生管理中的具體實施
2.1促進社團多樣化建設
通過社團活動進行中職學校學生的良好管理,能獲得明顯的教學效果。中職學校社團不應該由學校一手把控社團活動的類型,限制學生思維的發散。在新時代的發展趨向中,教育應以學生為主導,組建相關社團應充分聽取學生提出的活動意見。在開展社團活動時,學校應建立健全的社團審批程序,學生在將社團的規模、社團活動內容及安排、社團人員和投入經費以固定的模式上傳給學校后,中職學校派專人從事社團活動的審批、活動經費的下發等工作,并對取得良好效果的社團進行獎勵,積極鼓勵中職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全面激發中職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其綜合能力。中職學校在促進社團多樣化建設上還可以在各個社團中營造良好的競爭氛圍,加大對社團活動的扶持力度。例如在專業型社團活動開展時,學生的知識儲備有限,可以讓相關教師作為活動特邀人員參與活動策劃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師不應操控社團活動,只能從旁協助對學生遇到的問題進行引導,全面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
2.2建立“線上+線下”的社團模式
以社團活動開展中職學校學生的管理,可以通過建立“線上+線下”的社團模式進行。通過對某中職學校進行調查后發現,學校為了保證中職學生的安全,不允許學生在課余時間走出校園。這種將學生控制在校園內的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對學生的管理力度,但是同時也加劇了學生對校園環境厭煩感的產生。中職學生大部分的時間都身處學校中,已經對學校的的一草一木、角角落落都十分熟悉,長此以往必將導致學生將精力揮霍在手機游戲中【2】。為了改變中職學校的這一現狀發展的“線上+線下”的社團活動,不僅將學生的課余時間進行了合理的配置,還改變了學生使用智能手機的用途。“線上+線下”的社團活動全面促進了社團活動的展開,將學校分散的社團活動在網絡中進行了整合,提升了學生的參與感,明顯降低了學生打架斗毆行為的出現。
2.3在“社團+”模式下進行學生管理
在中職學校中積極開展社團活動,對學生進行良好的管理,還應該從深化社團的作用出發。開展“社團+”模式學生管理方式,是全面利用社團功能的體現。以下將對“社團+”模式下的學生管理方式進行介紹:第一,“社團+管理模式”。“社團+管理模式”是指在中職學校學生積極參與到社團活動中的氛圍下,通過社團對學生進行管理,對傳統管理學生的方式進行了轉變。學生參加社團大多出于對社團內容的興趣,學生對社團具有一定的感情基礎,這種情況下學生愿意為了促進社團進步而規范個人行為,因此通過社團管理學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第二,“社團+教學模式”。教師在進行授課時能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辨別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一般的教學中,由于教學時長有限,教師無法對學生感興趣的與課堂內容有關的課外知識進行全面的延伸,借助“社團+教學模式”可以對學生開展社團教學,全面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知識面,開拓學生眼界。
結論:綜上所述,在中職學校中積極開展社團活動能達到良好管理學生的目的,以多樣化的社團活動填補學生的課余時間,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散,塑造了全面型人才。社團活動還能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其良好的道德品質,營造了積極和諧的校園環境。
【參考文獻】:
【1】劉冬露,劉慕昕.社團活動在中職學校學生管理中的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7(40):176-177.
【2】徐加金. 新時期加強中職學校共青團組織德育功能的研究[D].魯東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