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露 周銳 黃婉月
摘 要:老師應該研究適合學生的思維方式,讓學生以自己的方式來進行輸出。輸出式學習可以讓老師和學生在學習中做到“兩情相悅”,實現高效教學,教學相長,彼此成就。本文將從輸出式學習的必要性和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實踐兩個維度來展示輸出式學習的研究成果。
關鍵詞:輸出式學習;思想政治;實踐;綠色課堂
如果一個學生愿意學習,老師應該去研究適合他的思維方式,讓學生以自己的方式來進行輸出,從而實現教學目標。本文將從輸出式學習的必要性和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實踐兩個維度來展示輸出式學習的研究成果。
一、輸出式學習的必要性
1.概念學習是依賴于情境的
根據認知心理學,人類大腦是不能直接操作概念的,而要借助于“表象”——就是大腦中對事物留下的直觀的印象。死記硬背下來的概念實際上并未“理解”,只是給未來留下深入“理解”的機會而已。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提供繼續支持;語言、文字帶來的是告知式、碎片化的信息;多感官(視覺優先)原則適合大多數學習者。學習活動不僅僅需要受教育者堅持不懈的努力,還需要教育者給予可以使他們“能夠”繼續下去的力量,由此就需要老師不斷開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活動中創造出教學情境,讓知識可視化。視覺化,正是創建情境最直接、快速、有效的方法!老師要堅持以關系構建、圖式構建為中心的教法,讓知識之間的關系可以在學習者的大腦中被感知、被操作!
2.思想政治不應該是孩子的噩夢
對部分學生來說,學習思想政治是怎樣的感受呢?最困擾的就是學生對政治理論和概念的恐懼與反感。每當孩子們無比真誠卻又無比委屈地對我說:“老師,不是我不想學,但我真的不理解,學不會”時,我是真的心疼。這些孩子都是應試教育的失敗者,但他們絕不應該是人生路上的失敗者。就拿必修二《政治生活》來說吧,抽象,枯燥的概念和理論特別多,國體,政體,人民民主專政,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一府兩院兩委,民族區域自治,政治權利與政治義務,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一個個概念和理論就是緊箍咒一樣,學生聽了就頭疼。這樣的情況下,必須以學定教,減負增效,讓學生享受幸福成長,而不是堅持填鴨逼迫式教學,讓思想政治課堂成為學生的噩夢。“任何以傷害師生身心健康為代價的成績,再好也不要。”這是深圳市第二實驗學校崔學鴻校長反復強調的一句話。確實,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取得實效,就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強化學生主體地位,構建和諧、高效、可持續的“綠色學堂”,努力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積極性,切實努力提升教學效益,讓孩子在“學堂”中,充分感受到學習的快樂與成長的幸福。
3.何為思想政治課輸出式學習
拿思想政治課來說,何為輸出式學習?學習的本質在于求知,學習的核心在于思維。輸出式學習不是教師告訴學生多少知識,乃至知識之間的關系,甚至知識怎么區別,怎么運用,最終要形成什么觀念和意識。不,這些都不是輸出式學習。只有當學生真正能提出自己的問題,或者說知道自己的疑惑在哪里,懂得質疑,才是輸出式學習;只有當學生真正能用語言運用學到的知識流暢表達自己的思維,才是輸出式學習;只有當學生真正能分析、總結并反思自己解題的邏輯和挑選知識點的理由,并能邏輯流暢地論述出來,才是輸出式學習;只有當學生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然而然地指導自己的行為選擇,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政治參與等核心素養和自身融為一體,才算真正的輸出式學習。也就是說,當學生轉變思維,面對一個政治概念、政治觀點、政治事件時,想的不是這個概念告訴了我什么,這個觀點教會了我什么,這個事件啟發了我什么,而是這個概念和那個概念有什么區別和聯系,我能用這個政治觀點來解決什么問題,我能拿這個政治事件證明什么,想的不是這些學習資源我怎么接收,而是怎么輸出,那才是真正的政治課堂輸出式學習,政治核心素養才能真正落地。
二、思想政治課輸出式學習實踐
1.輸出式學習方式類型探究
在創建“思想政治綠色學堂”,開展輸出式學習方式研究的實踐中,師生經過探討,形成了變式做題改動題肢設問、議題式圍繞主題開展評議、思維導圖形成知識結構、雙氣泡思考圖比較知識異同、辯論中明理、費曼式學習法、討論學案探究、時政配音演講、編歌填詞、知識點變順口溜、參演話劇微電影、存疑提出有價值的疑問等十多種輸出式學習方式,根據教材內容進行選擇,并在教學中進行調整。每一種輸出式學習方式,先對學生進行講解,幫助學生理解,然后進行實際操作,通過課堂的輸出后,進行心得體會的總結,反思提升改進。
2.學生體會是最好的反饋
輸出式學習是一種對于有的學生來說完全是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它將政治這門本來枯燥的學科變活,可以從硬性的死記硬背的應試學習到輕松愉悅的理解性學習。
思想政治課堂也可以藝術起來,有的學生選擇了編歌填詞、現場演唱一下子就將課堂打活,死氣沉沉的氣氛被歌聲代替。但這并不是浪費時間,而是將知識點潛移默化的放進腦子里。老師上課傳授的知識是輸入給學生,然后通過學生自己的理解將知識用自己的方式輸出去,知識像是在腦子里走了一圈,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輸出式學習中,有的學生選擇了編題,做題一分鐘,編題十分鐘。編題是要在自己對于知識點掌握透徹下選出易錯易混點編入題目里,政治是一門嚴謹的學科,所以答案的一字一句都需要有知識依據,編輯試題不僅緊幫學生鞏固了知識點,還讓學生可以揣摩出題人的想法,每道題的要點、考點、難點是什么可以快速找到。
有的學生選擇使用“雙氣泡圖”對比人大和政府的異同。一開始只是通過自己的記憶力畫出了一個簡陋的雙氣泡圖,拼湊出了寥寥幾個知識點。面對著偌大的黑板,學生知道肯定它們的異同遠遠不止這些。在老師的循循善誘和同學們的七嘴八舌中,學生努力回想,把自己深處的記憶挖出來。沒想到竟然整理出了一黑板的東西。雖然好像只是人大和政府的異同,但是涉及的知識點,幾乎是整本書的,從國家性質甚至涉及到黨,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體系。學生也把腦袋里零散的,藏在記憶深處的知識點,或是挖掘出來,或是聯系到一起,至少在人大和政府這一個點上的脈絡被理清了。其實每一課看似是獨立的,中間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一旦把這些聯系和脈絡理清楚了,背誦記憶答題也就方便了許多。政治也從死記硬背的文科變得開始有了理科味道,讓新高考下那些同時選了物理和政治的人,覺得更加輕松,有趣。
總之,一種由學生自發的輸出學習可以提高學習積極性,增加對思想政治這門學科的興趣。讀書不是作品,認真讀書后能夠寫出文章,哪怕是讀書筆記,才是作品,當然能夠創作更是作品。同樣道理,學生學會了輸出式學習政治知識,能夠把知識化為素養,能夠從趕考者變身為思考者,創造者,演講者,考驗者,老師的教學才不會是一場“單相思”,不會是有教無學,而是和學生的“兩情相悅”,最終在新高考的大會堂,師生舉行一場完美的“成長儀式”。
參考文獻:
【1】崔學鴻. 賞識教育初論[M]. 安徽大學出版社, 2003
【2】趙志青.淺談高中政治課堂自助式學習法的應用[J].新課程(下),2017(6):5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