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
摘 要:教育的本質并不是向學生傳授知識,而是要教會他們如何學習知識。因為教師并不能夠永遠陪伴在學生身邊,未來的道路需要學生獨自去闖蕩。學生也只有擁有了自主學習的能力,他們才能夠更好地適應日新月異的社會。因而在初中生物的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就是教師首先要做到的,他們可以通過營造良好氛圍,小組合作探究和師生角色互換等多種教學策略來達到這一目標。本文將對此展開詳細的論述。
關鍵詞:主體作用;生物教學;初中
學生只有親自體驗到了農民伯伯的辛苦,他們才能夠擁有珍惜糧食的強烈意識;只有親自體會到了父母掙錢的艱辛,他們才能夠產生關愛父母的意識和行動。同樣的道理,學生只有用心投入到了生物教師的教學活動中去,他們才能夠對知識有著更深的理解,也因此能夠將之進行合理的應用。歸根究底就是教師要努力采取措施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這樣的話,學生不僅能夠收獲知識,也能收獲靈活應用知識的各種能力。
一、營造良好氛圍,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學習環境和氛圍對于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沉悶無比的課堂氛圍帶給學生的只有對生物教師教學活動的排斥,而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則會給學生留下生物充滿趣味性的心理暗示,進而使得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那么教師該如何才能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呢?他們此時就可以結合學生的性格特征來為其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進而讓學生能夠在身臨其境中產生學習的興趣,為主體作用的發揮奠定基礎。例如:在進行《分析人類活動破壞生態環境的實例》這一節內容的課堂教學之前,筆者就會在網上進行相關資料的搜集,如人類通過高科技改良土壤,通過辛勤勞動讓沙漠變成綠洲,再如人類亂扔垃圾污染環境,排放的二氧化硫所形成的酸雨對生態環境造成了破壞等。然后筆者會將之制作成視頻,在課堂教學活動的一開始就利用多媒體展示給學生。這樣的話,學生就可以直觀地感受到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所帶來的各種影響。接下來筆者就可以讓學生延伸視頻上的內容,對其進行深入的探究。此時整個課堂就會呈現出一種輕松的氛圍,學生也能夠暢所欲言。
二、小組合作探究,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初中生物教師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之所以無法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其主要原因在于他們將自己放在了教學活動的主體地位。這樣的話,機械的知識接收過程只會讓學生對生物這門學科產生枯燥無聊的印象。為了改善這種現象,教師可以讓學生對生物知識進行自主探究,自己則在旁邊對其進行指導。為了提高學生的探究效率,教師則需要讓他們以小組的形式展開合作。這樣一來,學生就會重新回到學習的主體地位,他們對自己探究得來的知識也會有著深刻的印象。例如:在進行《食物中的營養物質》這一節內容的課堂教學中,筆者就會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去探究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以及各類營養物質的主要作用。為了保證學生的探究活動正常進行,筆者會結合學生的學習基礎和性格特征來對他們進行分組,還為他們提出了如下問題:1、你們經常吃的食物都有哪些呢?其中含有的營養物質又是什么呢?它們所發揮的作用是什么呢?2、這些食物所含有的營養物質到底來源于哪里呢?由此讓學生結合現實生活來對即將要學習的生物知識進行探究。
三、師生角色互換,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初中學生的自尊心極為強烈,這也是他們在課堂上不敢回答教師問題的主要原因,因為他們害怕回答錯誤會受到教師和其他學生異樣的眼光。這時生物教師就可以與學生進行角色的互換,學生來提出問題,教師則進行問題的回答。但這一操作的前提是學生所提出的問題必須是具有價值的,他們也能夠對教師的回答進行評判。而學生要想做到這一點,他們就必須對即將要學習的生物知識進行自主研究,其主體作用也得到了發揮。例如:在進行《青春期》這一節內容的課堂教學中,因為這一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他們對即將要學習的知識有著基礎的了解。這時筆者就讓學生結合自身身體情況和課本內容來對筆者提出具有價值的問題,如有的學生會問筆者:我在青春期補充哪些營養才能夠讓自己健康地成長呢?有的學生會問:我的心理會變得很別扭,心情也是時好時壞,我該如何去面對呢?等。筆者會根據學生提出問題的具體價值來進行回答。而學生一旦出現不同的答案時,他們也可以與筆者進行溝通和交流。這樣的話,學生的主體作用就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
總而言之,初中生物教師即使知識講得再透徹,如果沒有學生的參與,不被學生用心接受,他們的教學質量也根本無法得到保障。這時教師就需要采取措施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樂于接受即將要學習的生物知識。這就意味著教師必須要摒棄傳統的講解式教學模式,并積極地研究有效的策略來讓學生成為知識的主動學習者。要想做到這一點,教師還需要付出長期的努力,這樣才能為學生未來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孫洪柱.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淺談[J].中國校外教育,2015(02):124.
[2]邵學平.生物教學中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幾點認識[J].寧夏教育,2014(09):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