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課程診改是根據《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關于開展專業及課程診改工作的通知》課程質量保證診改表中的指標點,對照課程建設規劃、課程建設方案等,結合課程建設實際情況(包括課程基本情況、課程建設目標、課程建設標準、課堂教學情況、診改實施情況、診斷意見及改進措施、診改效果),從說現狀,找問題,定措施,話成效四方面進行。
關鍵詞:課程;課程教學;課程診改
自我診改工作概述
根據學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的要求,現針對《幼兒游戲與指導》這門課程,從課程建設規劃、課程內容、課程資源、課程教學等5方面進行如下診改:
(一)課程建設規劃
本課程是2015年立項,2016年結題的校級項目化課程,是學前教育專業的核心課程。根據課程建設的前期調研,已于2018年一月完成課程建設規劃的制定。已經編寫了教學目標、教學標準和考核標準等,但還需要根據幼兒園游戲課程的發展及時進行更新。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①該課程團隊師資缺乏,教師培訓不足。由于學前教育專業師資嚴重不足,該課程目前只有課程負責人一位老師能連續進行該課程授課,其余課程團隊老師因課時超標,無法連續進行該課程授課。②由于教師參加的培訓少,使得課程開發建設有些滯后于目前幼兒園游戲教學的發展。光靠課程負責人一個人也不能對該課程的前景規劃做到高瞻遠矚。因此,首先應該保證有二名專任教師連續承擔該課程授課。其次,應加大師資培訓力度,至少保證每年安排一次課程團體教師參加專業培訓和學習,以跟上幼兒園的發展步伐。最后,課程建設規劃要年年更新,要和幼兒園一線教師緊密合作,了解幼兒園游戲課程發展的最新需求,緊跟幼兒園課程發展。
(二)課程內容
《幼兒游戲與指導》課程教學內容如下表:
在本門課程內容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是:項目二 幼兒表演游戲設計與指導這個內容需要改進。目前幼兒園表演游戲不僅僅限于舞臺表演,而更多是幼兒自身表演、桌面表演和木偶戲表演。因此,對于這一項目單元的診改主要是增加表演游戲教學內容即增加《手偶表演》。手偶表演的教學內容能更加貼近幼兒園一線教學的需要。使學生在掌握這方面知識和技能后,能很快運用在幼兒園匯報表演活動中,提高學生的故事表演能力。
(三)課程資源
該課程目前已擁有一些優質的教學資源,如已收集大量學生課堂實訓視頻資料,已建設并已投入使用游戲實訓室,已建設數字化網上學習平臺。但還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教學資源沒有進行整合,內容還要完善。
因此,本年度要把現有的教學資源進行整合和提升,每年及時上傳和更新。實現數字化教學與課堂教學同步進行。
(四)課程教學
本課程是以幼兒園游戲活動項目為主線,突出幼兒園工作過程,以學生為主體,教學做一體的項目化教學模式。教師引領學生做事,圍繞知識應用能力,用項目對能力進行反復訓練,注重職業崗位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社會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實踐教學中每個項目都采用教、摩、編、演、評五段式學習實訓方法,讓學生帶著任務學習實訓。師生雙方邊教邊學邊做。充分調動和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但是,隨著幼兒園游戲教學理念的更新,我認為課程教學還要進行如下診改:
1、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繼續創新改進。
2、教學進度要調整,把每個項目的課程實訓時間進行調整,縮短課堂理論講授部分,把理論講授改成課下老師布置任務,學生按照學習通布置的任務自學完成,課堂老師檢查的方式進行。
3、課堂上增加表演游戲實訓、結構游戲實訓和體育游戲實訓時間。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
(五)課程診改
目前,我的課程診改已經完成了數字化教學,采取了多元化的的考評方式,但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平時作業如撰寫教案老師布置了任務,但學生完成質量不佳有互相抄襲或網上下載現象,完成作業質量不佳。
因此,本次診改還要改進考核評分方式,把平時上課出勤率和完成作業質量加到平時考核成績里,進一步提高學生撰寫游戲教案的水平。
參考文獻
[1]楊楓.學前兒童游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謝應琴.學前兒童游戲活動設計與指導項目化教材[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4
[3]趙志群.職業教育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開發指南[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作者簡介:
何玲:女,漢族,工作單位: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碩士,學前教育專業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