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亞波
摘 要:歷史對于我們每一個中國人來說都至關重要,而大學中歷史學教學,一直都是我國高校教育的重點組成部分,然而目前我國高校的歷史學教學,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對高效歷史學教學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并總結出了幾點改進對策,希望為我國高校中歷史學的教學發展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高校;歷史學;教學現狀
隨著我國文化發展的不斷進步,人們對大學本科教育關注的程度也越來越高,提高教學質量,是促進教育產業化的持續推行的重點,我們都知道大學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為國家培養人才,越大學生接受全面化教育,是我國目前形勢下,大學教育發展的主要任務。素質教育和互動教學等,這些新型教育學觀念不斷引入大學教育中,致使大學本科的歷史教學需要完成大跨度的轉型,本文對目前高校歷史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總結,并提出了一些相應的改進方案,希望能夠為我國高校歷史教學的發展提供一些幫助。
一、高校歷史教學存在的問題
歷史學教學,一直都是中國大學教育的重點組成部分,在人文學科中,一直都作為基礎學科,學習歷史,能夠對事物發展的規律進行了解、陶冶自身的情操的同時,使自身修養得到提高,不僅如此,還能夠時刻提醒我們銘記歷史,對先人留給我們的先進文化進行傳承,進而具備更強的與其他國家競爭的能力,而隨著社會不斷進步和發展,大學的歷史學教學也一直在不斷發展,但在此過程中仍然有一些問題存在。
(一)學術性不強
隨著現在教育受到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學生在大學階段,對于專業知識理應廣泛汲取,使其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得到培養,而當下的歷史學教學現狀,大多數的高效仍然采取以傳授知識為主要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中心,在學術上缺乏研究,教學方法單一,以及教學方式枯燥,常常致使學生對一些歷史觀點只能選擇接收,沒有對某一歷史問題進行獨立思考,最終導致在考試時,學生僅僅將題庫和課堂筆記背熟,通常成績都會較高,然而并沒有培養出學生的在學術方面的、自學獨立思考和專研能力。
(二)興趣不濃
隨著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當下我國社會主要是對經濟學人才有較高的需求度,歷史學容易被替代,在大多數大學生眼中,歷史學并不是主要學科,據調查,90%以上報考歷史專業的大學生,歷史并非是填報的第一志愿,通常都是通過調劑,而選擇的歷史專業,并沒有對歷史學有濃厚的興趣,從而導致了歷史學專業的學生,對基本的歷史專業知識的專注度不高,在這樣的形勢下,教師通過主動引導和調動的形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是急需解決的難點。
(三)就業前景不高
在我國市場經濟的大力發展下,導致了教育界受到越來越大的沖擊,就業難是目前歷史學專業學生所面臨的主要問題,相較于歷史學,用人單位更廣泛招聘經濟學、法學和社會學等學科的專業人才;不僅如此,由于畢業生人數每一年都在增加,而歷史學專業畢業生大多數都會選擇從事師范教育,但是師范崗位吸納能力也有限,社會對歷史學專業的學生提供的對口專業崗位并不多;同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我國的國策,并沒有對歷史學這樣的基礎學科有過多的投入,歷史學教學質量因此也不斷下降,由于歷史學專業學生就業困難的因素,促使歷史專業的學生,在大學期間有較大的求職焦慮,所以顯而易見,歷史學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主要問題之一,便是就業困難。
(四)授課形式不豐富
目前很多大學的老師,覺得大學的本科生僅僅屬于知識接受的階段,而研究生才是處于討論授課的模式,同時一些大學老師上課只是進行PPT課件講解、圖書館相應的歷史復本不足,本科生沒有進入古籍資料室閱讀的資格,都導致了大學生在接收歷史學教學使的授課形式單一,導致了很多學生在上歷史學課程時,通常會睡覺或玩手機,有些學生甚至會逃課,這種問題在當下歷史學教學中普遍存在,需要引起我們高度的重視。
二、改進對策
從我國高校歷史學教學的現狀,我們可以看出,對歷史學教學的整體改革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而我們首先應該從實際行動上先改進歷史學教學中所面臨的問題。
(一)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在歷史學教學課程中,由于歷史學科的獨特性,教師對于學生的質疑能力要重點培養,在授課時,培養學生們搜集、積累史料的能力,引導學生分辨史料的真偽,并且對歷史資料有一定的組織歸納的能力,同時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歷史事件存在的疑問以及真實性進行判斷和辨別。高校教師對學生們主動閱讀文獻的能力也要著重培養,學生對歷史基礎知識的學習,對歷史的深入了解都可以通過閱讀文獻奠定基礎,所以教師可以列出一些經典歷史書籍,指導學生以分組的形式,讓學生進行閱讀,同時引導學生寫讀書筆記,對比分析這些文獻資料與教材和參考書籍上的現有觀點,進而使學生的質疑能力得到培養,然后就某一問題在課堂上展開討論,使促學生的積極性得以提高,團隊之間的合作效果得以加強。
(二)改進教學模式
在我國的高校學科教學中,教學和科研,可以保障教學質量,科研能夠對教師的基礎知識起到深化的作用,在授課時,將教師自身的科研內容滲透到教學內容里,對最新的科研動態進行介紹,給學生們講述自己在科研領域的研究成果、心得和方法等,使學生與學術前沿接軌,通過授課模式新穎、有創意,使學生不會感到枯燥乏味,從而對歷史學產生濃厚的興趣;科研是教學之源,教改必須在科研的保證下才能進行,科研的催化劑和基礎便是教學,豐富的教學活動能夠促進科研成果的進一步傳播。
(三)加強實踐教學。
實踐不僅能夠培養能力的養成,還能夠促進素質的培養,所以實踐教學的加強,尤為重要,我們所說的歷史學教學的實踐教學,通常是指社會調查實踐、歷史劇創作、課程論文、畢業論文、學科知識競賽的組織等內容,實踐創造的知識,可以使學生的視野拓展,增長才干,能力得以提高。
結束語
綜上所述,歷史學教學在高效教學中非常重要,同時就現狀來看,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學術性不強、興趣不濃、就業前景不高以及授課形式不豐富,對于這些問題,本文提出了通過教學模式的改進,實踐教學的加強等改進對策,希望為我國高校歷史學教學的發展提供一些理論上的幫助。
參考文獻
[1]梁麗哲.高校歷史學教學現狀分析及對策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5(3):168-169.
[2]孫運君.大學本科歷史學教學現狀分析與應對策略[J].教師教育學報,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