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芳
摘? 要:數學在小學階段的教學工作當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提升學生理性邏輯思維能力、數學素養等方面綜合素質方面,能夠起到非常顯著的推進作用,在學生的學習生涯當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在實際教學的過程當中,很多教師會發現,學生在對待數學學習時,并不能抱著端正的態度、投入十足的熱情,導致教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學生卻在座位上昏昏欲睡的現象出現。那么,教師應當采用怎樣的教學方法,改變這一現狀,構建理想課堂呢?本文將圍繞這一問題,根據個人教學經驗以及近年來層出不窮的理論研究成果,結合實際情況,進一步展開論述。
關鍵詞:小學數學;理想課堂;教學方法
眾所周知,數學學科具有著邏輯嚴謹、知識相對抽象的特征,而這卻是數學學科的魅力所在。小學階段學生對事物的認知,主要是通過感性認知的方式,并且以感性認知方式為學生的認知習慣,這樣就促使理性的數學知識與學生的認知方式、認知習慣之間出現了短時間內難以調和的矛盾,進而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有效性、教師的教學有效性進一步下滑。在教學的過程當中,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教師需要從改變教學觀念、激發學生興趣、開拓學生視野三方面入手,并以此為構建理想課堂的基本依托。
一、改變教學觀念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的數學課堂當中,教師的教學觀念受到了傳統“應試教育”與“功利主義”思想的影響,往往只“以分數論英雄”。這種教學觀念所形成的教學模式,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更加快速地學到知識,但學到并不能與學會概念同化。在傳統教學觀念指導下的數學教學工作中,教師會發現,很多學生在課堂當中,能夠模仿教師給出的范例,解決一些問題,但是一旦學生離開了教師,走出了教室,就會很快地將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全部忘掉,教師還要幫助學生再次拾起舊知。由于教師在課堂當中的“包辦一切”,極易導致學生對教師產生非常嚴重的心理依賴。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改變這種教學觀念。
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另一錯誤觀念,即是教師需要占據課堂主導。在傳統教學模式下的數學課堂中,教師占用了大量的課堂時間,對學生進行單向的知識灌輸,學生只能被動接受,這是學生對教師產生嚴重心理依賴的又一重要誘因。不僅如此,這種教學觀念指導下的教學,與當今主流的“生本課堂”教育理念背道而馳,是違背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的。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摒棄“師本課堂”的教育理念,更多地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維,讓學生重新回到課堂的主體地位之上。
二、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學生產生學習行為的基礎動力來源,也是直接影響學生學習成果的重要非智力因素。因此,教師想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教學效率、教學質量獲得提升,進一步構建理想課堂,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能夠起到非常理想的效果。但在傳統教學模式下的數學課堂中,大部分教師對于學生的數學興趣似乎并不重視,也就導致了學生的學習行為難以獲得充足的動力,也使本該活躍、靈動的數學課堂變成了對知識、公式的生搬硬套,導致學生在這種機械重復的學習過程中,積極性被逐漸消磨殆盡。
例如,教師在執教“組合圖形的面積”的相關內容時,可以借助教具“七巧板”去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通過七巧板的不同組合方式,得到全新的、有趣的圖形,并與學生共同完成測量任務,讓學生能夠根據已經學過的內容,去計算、推測出組合圖形的面積。這樣一來,學生便能夠在新知與舊知之間構建起聯系的橋梁。不僅如此,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習興趣經由動手實踐的方式,得以充分激發。學生一旦擁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其學習積極性、學習效率自然會提升,而教師的教學效率、教學質量同樣會隨之增長,使理想課堂的構建更進一步。
三、開拓學生視野
小學階段的數學教育不僅要求學生能夠在課堂中學到課本中的知識,更要求了學生能夠在課堂中學到課外的知識,并通過這些內容初步掌握數學思想及其對應的數學方法。因此,教師想要構建理想課堂,拓展學生的視野,是不可繞過的關鍵步驟。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走進了每一間教室當中,信息技術在幫助學生開闊視野方面,能夠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都知道,互聯網是一個非常龐大的信息集合體,能夠快速地調取相關內容,作為幫助學生拓展眼界的材料。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將互聯網充分地利用起來,例如,帶領學生瀏覽中國數字科技館等網站,讓學生從更多角度、更深層次的認識數學,從而達到拓展視野的目的。
綜上所述,教師想要構建理想課堂,首先,要改變自身的教學觀念,讓教學活動受到更加科學的指導,便于教師開展更加有效的教學工作;其次,教師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學習行為能夠受到興趣的驅使,進而促使學生由“要我學”向“我要學”過渡;最后,教師要以信息技術為基本載體,幫助學生拓展視野,進而使學生更加全面地認識數學。只有如此,理想課堂的構建才能更加快速地完成,更加優質地完成,學生會在其中受到更加完善的數學教育。
參考文獻:
[1]簡佳玲.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名師在線,2019(31):8-9.
[2]袁麗.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J].學周刊,2019(3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