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秀偉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為各個行業創造了新的機遇與挑戰,毫不例外,信息技術也對教學課堂產生了嚴重的影響。近年來,我國對信息技術的重視程度不斷加大,國家大力支持課堂信息化教學,教育業也開始積極響應,努力將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緊密結合起來。本文將從小學語文教學的角度,淺析信息技術的應用。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語文;語文教學
引言
我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了“互聯網+”的教育改革機制。在此背景下,信息技術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同年,國家教育局將翻轉課堂等全新的教學模式融入到傳統課堂當中。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一般采用的都是比較機械化且被動的教學方式,這種被動的教學方式嚴重影響了小學生們對于學習的興趣,可以說這會進一步阻礙學生們的學習成績。那么,如何應用信息技術,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與應用,成為小學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現狀
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中經常會出現一些教師備課時,一味地按照教案進行抄襲,不仔細看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設定,對教材沒有進行深度的解讀。結果就是,一節課下來,老師也并沒有弄懂文章的重點事什么;師生互動模式單一。有些教師在課堂上,雖然也會重視與同學之間的互動,但是一般來說,采取的互動都是比較淺顯的,沒有和學生進行深度的交流。并且,在互動的過程當中,教師關照的傾向于比較積極、優秀的學生,這就導致絕大部分學生沒有可以與老師互動的機會;教學重點不突出。有的教師在平時的備課過程中,沒有認真仔細的鉆研教材,缺乏對教材的深入閱讀與獨立思考,寫出的教案內容雷同,缺少個性色彩。
二、應用信息技術的優點
信息化教學充分利用了計算機、互聯網等現代化技術的優勢,帶來了傳統教學媒體所無法比擬的優勢,可以調動更多的信息資源,從而構建一個更加豐富多彩的信息化世界。教師通過信息化教學,可以提高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主動去探索知識,而不再是被動的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這樣,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將抽象化的知識化為具體,把小學生難以理解的東西用信息化技術表現出來,突破小學語文教育的難點。
三、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情景渲染法
在小學語文的課堂中,不僅需要關注課堂教學目標,而且還需要靈活的利用情景來渲染教育工作,將語文教學工作在潛移默化中滲透在課堂中。例如,在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書中的課文《草原》中,課文的主旨在于老舍對于草原的喜愛之情。在教學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選擇用多媒體課件展示草原的美麗風光和人土風情的圖片,并在播放的過程中播放《美麗草原我的家》,增加學生們的畫面感。再比方說,在講解《媽媽的愛》時,可以讓學生回憶與母親相處的細節或者回顧生活中發生過的細小的事情,讓學生通過文章體會到偉大的母愛,進而引領學生懂得感恩,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還可以將德育工作滲透其中。在課文《觸摸春天》中,教師可以通過生動、形象的圖片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春天的美景呈現在課堂中,給學生創造一個春意盎然的氛圍,使學生能夠主動的參與到語文學習中去。
(二)結合信息技術,突破語文教學難點
對于小學生而言,抽象思維能力、理解能力都相對較弱,而語文學科的學習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課文中存在著很多學生難以理解的詞語與句子,導致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無法對教學重點進行把握,而課文中存在于現實生活較遠的文章也導致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面臨很多的困難。教師在應用傳統教學模式的時候,教學效果不甚理想。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小學語文課堂可以通過應用信息技術,攻克教學難點,教師通過制作教學圖片、音頻、視頻等,將難以理解的形象呈現在學生的面前,給學生的感官以強烈的刺激,幫助學生在腦海中形成長久記憶,降低重點的難度,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
例如在課文《蜜蜂》的教學過程中,小學生很難從課文中分析出蜜蜂到底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在網上篩選出適合小學生學習、理解的紀錄片或者動畫片,讓學生在觀看影片的過程中,學習了解蜜蜂飛行的原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書本中的內容。
(三)培養學生的辯論能力
互聯網上有很多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師在互聯網上可以學習優秀教師的教學經驗,結合本班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教育創新。當今時代推崇獨立思考,教師可以以此為立腳點,利用信息技術,向學生傳授獨立思考的重要性,培養學生解讀問題的能力。與此同時,也要教導學生學會篩選網絡內容,堅決抵制網絡上的不良信息。《西游記》是小學語文的必讀篇目,教師在教授時要摒棄傳統的教學方式與教學理念,以辯證的角度引導學生對名著進行思考與理解。教師可以以“西游記中的唐僧有沒有主見”為辯題,組織班級學生進行辯論。選取六名學生,一方持正方“唐僧有主見”,一方持反方“唐僧沒有主見”。讓學生自行選擇正方反方,通過互聯網查詢辯題的論點,確定辯論的觀點與角度。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學生會更好的理解《西游記》的內容,進而可以理解名著的主旨。
(四)建設師生交流的平臺
信息技術不僅可以在教學方式上改變小學語文的教學,也可以通過創建平臺的方式幫助教師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課堂的時間是有限的,課內內容有時候都需要進行精簡壓縮,課后內容更是沒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學習。為此,教師可以創立微信群,給學生布置課后的閱讀作業,也可以通過微信群解答學生家庭作業中的問題,及時的解決了學生學習中的困擾;其次,教師也可以通過微信群發一些課后的擴展內容,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充實語文知識。
四、結束語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與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的應用將會越來越多。從教師的角度來說,信息技術推進了教學進程;從學生的角度來說,信息技術開拓了學生的視野,激發了學習興趣。學校要積極將信息技術應用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以期提高語文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璇.淺談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9(27):160.
[2]吳世華.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7):153.
[3]趙桃花.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6):147-148.
[4]張應祥.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6):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