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清國
摘 要:在國家教育部發布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加快制定學生核心素養體系,并把核心素養落實到學科教學中,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彼枷胝螌W科是以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價值觀念為主要任務的基礎學科,在學生的法制觀念、理性精神以及思想品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育人作用。文章首先簡要論述了活動型高中思想政治課堂的內涵,并在此基礎上對日常教學實踐中構建活動型思想政治課堂的策略進行了分析論述。
關鍵詞:核心素養;活動型;思想政治;課堂構建
引言:受傳統教學觀念影響,政治學科的教學普遍以應試考試為主,缺乏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素質教育背景下的政治學科教學發展。教師應該與時俱進地轉變教學理念,結合新課程教育標準的具體要求,開展多元化課堂教學活動,積極構建活動型政治課堂,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一、核心素養下活動型高中思想政治課堂的基本內涵
隨著新課程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入發展,高中政治學科的教學方式也在發生著與時俱進的變化與革新,素質教育背景下思想政治學科也正在從傳統的“教書”逐步向“育人”方面發展,課堂教學方式也在呈現多樣化的發展形勢。高中思想政治課堂的教學作用除了滿足學生自身獲取知識之外,同時還應該增加對學科政治、經濟、哲學等內容的實踐操作應用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對教材知識內容的掌握應用能力,提升學生思想道德素養。高中思想政治活動型課堂就是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產生的一種課堂授課模式,通過增加教學議題活動,在活動中承載教學內容,通過具有活動性課堂的開展,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
二、基于核心素養下的活動型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構建分析
(一)轉變傳統教學理念,開展多元化課堂教學活動
活動型思想政治課堂的構建首先就要求教師能夠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這是有效開展活動型課堂教學實踐的基礎與前提。核心素養下的活動型政治課堂教學模式不同于傳統課堂“板書”形式的教學,活動型課堂教學包含了許多教學環節的組合,例如“看一看”、“理一理”、“想一想”、“說一說”等形式,在教學實踐中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合理的進行不同教學活動的優化組合。以“看一看”為例,教師需要根據當節課堂教學內容的需要,準備相應的新聞、視頻或者具體的事例等內容,加上富有情感的問題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參與興趣,幫助學生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逐步建立完善的知識體系。例如,在講授“合理消費”這一部分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借助當下流行的“網貸”、“花唄”等消費方式輔助教學,引導學生嘗試分析這種消費方式是否合理?通過相關問題的引導分析,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
(二)組織課內辯論活動,培養學生政治理性精神
在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指導下,教師在開展高中思想政治學科的教學的同時還應該同步加強學生的政治理性精神培養工作,引導學生學會以辯證的眼光去看待分析政治問題。因此,在日常教學活動實踐中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聯系生活中常見的社會問題進行有計劃的組織學生開展課內辯論活動,以幫助學生正確理解生活中的政治問題,形成正確的政治思維。例如:以生活中“攙扶跌倒老人起來后反被訛錢”、“跳樓者準備跳樓,旁觀者起哄”等社會現象為辯論點進行辯論活動,引領學生共同探討這些事件中所蘊含的政治內涵,幫助學生正確看待日常生活中的這些實際社會事件,從而正確培養學生政治理性精神。
(三)利用校外資源開展走出課堂教學活動,強化教材知識實踐
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是與學生日常生活實踐密切相關的一門基礎學科,教師在開展活動型課堂教學實踐時可以充分結合課外教學資源,合理開展走出課堂形式的教學活動,將教學內容滲透進課外實踐活動中去,引導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能夠對教材知識內容有一個更為深刻的認識與理解,從而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例如,在學習“民主管理:共創幸福生活”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根據教材教學內容,設置相應的實踐活動,將教學走出課堂,走進社區,讓學生了解身邊的村民自治,并拍攝相關的村民自治建設圖片或者影音資料,深入體會村民自治的發展過程。與此同時,結合課外實踐活動,教師還可以積極組織學生進行模擬村民自治的工作,引導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體會到公民在基層管理組織中的參與形式和作用,提高民主管理和民主參與的意識與能力。通過這樣實踐性質活動的開展既可以增加學生對教材知識的理解,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同時又能促使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了解自己享有的民主權利,增強學生作為公民的主人翁責任感,從而激發學生關注公共生活與公共管理的公民意識,提高教學的育人作用。
(四)共享優秀教學方案,豐富課堂教學模式
活動型政治課堂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在實際應用實踐的過程中仍然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進行不斷的總結與完善。針對這一實際情況,在進行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通過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借鑒其他優秀教師的教學方式,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完善與修改,因地制宜取長補短。例如,在進行教學活動的組建時可以借助“情境教學法”進行輔助,確保教學活動能夠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實踐。對于教學過程中一些難以理解的知識內容時可以借助“微課”的線上資源,輔助教學活動,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從而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攻克教學難點。通過這種共享教學方案及模式的方式,增加課堂教學活動的容量,提升教學質量與效率。
總結: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是一門相對復雜且具有層次性的綜合性學科,在進行教學實踐的過程中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的開展教學活動實踐,不斷總結經驗,完善教學。教育的改革是一項系統的工程,在學科核心素養的指導下,政治學科教師要勇于轉變教學思想,積極開展多元化教學實踐活動,在基礎教學的基礎上豐富課堂形式,激發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有效保障課堂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李曉燕.基于核心素養的活動型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構建[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8,v.20;No.101(03):128-131.
[2]張孟云.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思想政治活動型學科課程建設探究[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