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摘 要:高校教師是大學生靈魂的工程師和道德的楷模,其道德修養水平直接關系到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發展。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高速發展,更多青年教師加入這一高尚行列。為此,提升高校青年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建設的緊迫性和重要性隨之增強。
關鍵詞:青年教師;道德修養;現狀;提升
古人云“唯師道立而善人多”,教師職業道德因其在教育活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深受重視。隨著當下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轉型,以青年教師為代表的高校教師群體承載著教書育人的光榮重任,對一代人的成長影響深遠責任重大。當今,多元化社會中的青年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狀況如何,應該的方向發展?這是值得全社會尤其是高校特別關注的問題。
一、高校青年教師職業道德現狀
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主要是指在高等教育職業活動范圍內,調節教師與他人、教師與集體相互關系的行為準則和規范的總和。然而高校教師的思想觀念,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與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對其職業道德意識產生了深刻影響。總體上教師職業道德水平保持良好遞增狀態,大多數教師具有崇高的職業理想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熱愛高等教育,愛崗敬業,立德樹人,受到社會的肯定,但仍有部分青年教師的職業道德存在以下值得關注與深思的問題。
第一,教育思想不端,敬業精神淡化。部分青年教師有強烈的攀比心,看到自己的收入不及他人,便感到沒有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價值,把注意力放在了其他副業上而影響了本職工作;部分教師沒有深刻認知到自己從事教師事業的光榮使命感和責任感,沒能全面履行教師職責,工作倦怠,不求上進;個別教師缺乏端正的教育思想,把從事高等教育這一神圣職業僅僅當做一份平凡的謀生出路,常計較得失而不重視進步。
第二,業務能力不足,授課態度淡然。少數青年教師缺乏嚴謹務實的治學精神和科學求實的態度,加之工作經驗不足且內心浮躁,不注重如何改進教學方法更新授課方式,一味照本宣科,應付了事,不追求創新以尋求更好的教學效果而造成教學效果不盡人意。
第三,只求表象工作,育人意識淡薄。有的青年教師看來只要講完了課本知識播放完課件就完成了教學工作,沒有把育人的重要性融入到教學中,忽略學生的意見和想法;有的青年教師不注意樹立自身良好風范,給學生也帶來負面影響。
廣大青少年學生正處于“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的階段,教師對其影響作用頗深,教師的思想和品德,知識和才能,情感和意志,甚至對某件具體事物的認知看法及態度,都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加強高校青年教師職業道德修養迫在眉睫。
二、加強高校青年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方法和途徑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是高校教師依照社會道德的普遍原則與教師職業規范進行的自我教育、自我鍛煉、自我陶冶的道德活動,同時也是一個接受他律并經過內在良知整合以達到自律的過程。加強高校青年教師職業道德修養,要從高校整體建設的特殊性出發對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提出要求,從推行教書育人的角度研究高校教師品德形成的方法和途徑。
第一,加強對青年教師的思想教育,使其充分認識職業道德修養的重要性。
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既屬于公民道德規范的范疇,更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接受新事物能力更快的青年教師也更容易受眼前的物質利益影響,放松警惕。這更要引導其以科學的發展觀來看待自己的職業發展,強化青年教師思想教育。特別是剛步入工作的青年教師,要指引其具有正確的理想信念和人生價值觀,抵御外界誘惑。
第二,增強意識,加強領導機制,充分認識到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提升能夠更好的促進學校發展。保障師德建設穩固的根本是有效的領導機制。學校各級領導對師德建設的重視程度深刻影響著青年教師在師德修養上的提高。對于教師這一隊伍而言,領導階層和各服務部門的思想動態和政策走向對于工作在教學科研前線的青年教師來說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力和感染力。因此,要切實將師德建設落到實處,全校各級領導及師生員工都應增強意識,充分認識和高度重視師德建設對學校良好生存和長遠發展的重要意義。
第三,強化考核,將師德師風問題歸納到與教師切身利益相關的考核制度中。僅僅靠教師自我覺悟和學生的監督來反映并提高師德師風是遠遠不夠的,覺悟不高將導致對自己需要改進之處認識還不到位;學生監督若不及時不積極反饋也將很難推動師德師風建設,因此必須通過學校細化相關考核制度來保證將提升師德師風落到實處。我國師德標準還不夠嚴格和規范,在考核的過程中要考慮實際情況進行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將定性考核與定量考核進行結合。
第四,鼓勵青年教師參加實踐活動提高師德修養。例如學校可定期舉辦中青年教師講課大賽,在競賽中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并激發其提升自己的主動性,主動縮小與身邊優秀教師的差距;在教師群體中開展“傳、幫、帶”活動,讓教學經驗豐富,教學能力強,教學理念先進的教師分享其所長,在青年教師團隊中形成提高自身師德修養的必要性與緊迫感,激發青年教師提高自我的原動力;在學校方面,可以組織各學院教學基層組織、教學督導團、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對新上崗或經驗不足、能力欠缺的青年教師組織聽課,為青年教師查漏補缺、提出改進意見、梳理課堂重點、掃清教學障礙和盲區,幫助其完善課堂改進課堂;最后,各基層單位應給予青年教師一些社會實踐調研的機會,鼓勵青年教師利用課余時間、寒暑假深入調研,了解社會實情,根據現實需要提升自己的職業道德修養。
總之,加強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是一個長期、艱巨的系統工程,隨著高校各項制度的不斷完善和改進,教師自身認識水平的提高,高校青年教師職業道德將越來越完善,向社會要求靠攏,走向正確的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李太平.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M].湖北人民出版,2006年4月版,第243頁.
[2]陳喜玲:高校青年教師職業道德現狀及對策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6(23).
[3]教育部人事司: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