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鑫
摘 要:高中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具有很強的應用性和邏輯性。同時,高中階段的數學知識體系非常復雜,不僅要理解與掌握基礎的學科知識,還要形成一套獨立的數學思維。廣大高中數學教學工作者要立足于教材,結合高中生的身心特征,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規劃,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從而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中數學;思維能力;提高策略
前言:邏輯思維能力不僅是為了一項數學學習能力,還是一項基本的生活能力,因此,教師要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養成與提高他們的這項能力,為社會發展培養高素質、高能力的有用人才。但是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過程是長久而艱難的,因此需要教師堅持正確的教學理念,幫助學生提高數學思維能力。
一、巧妙設置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
數學知識的本質就是無數的符號與數字進行組合,生成各種各樣的反應,很多學生學不好數學的原因就是他們看到數字跟符號就感到頭疼,對此教師可以改變數學題的形式,讓它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出現在他們面前。比如在學習函數的時候,簡單的函數題難以激發學生的解答興趣,但是把這道題放到具體的現實生活情境里時,學生就會改變看法。教師可以設置如下情境:建筑一個容積為48米,深為3米的長方形蓄水池,池壁每平方米的造價為a元,池底每平方米的造價為2a元。把總造價y表示為底的一邊長x米的函數,并指出函數的定義域。這樣的問題情境比單純給出“48”、“3”、“a”、“2a”、“y”、“x”這些字符更加容易激起學生的解答興趣與求知欲,不僅能減輕教師的授課壓力,還能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提高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
二、進行分組合作學習,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
“合作”學習對于高中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因此,教師要提倡學生間展開分組合作學習,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合作共贏,讓所有學生都在這樣的學習模式中受益,共同提高他們的數學學科學習能力。但是分組的標準要遵循學優生與學困生相穿插的原則,不能把學優生放在一塊,學困生放在一塊,那樣只會與預期的教學目標相反。每個學習小組都必須有學優生,讓他們幫助學困生解決難題,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更好地發展數學思維能力。而且教師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不能冷眼旁觀,要恰到好處地給他們指明道路,這樣才能發揮出分組合作學習的巨大作用,讓學優生帶動學困生一起學習,兩者共同發展,最終達到全體學生共同進步的目的。
三、提倡解答一題多解,深化學生的思維能力
一題多解是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但是大多數學生往往在解答完一個題目后就開始做下一道題,并不會考慮到這道題的其他解法。這就要求教師平時多布置一些一題多解的題目,讓他們養成這樣的良好思維習慣,深化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比如2016年的全國新課標Ⅱ卷中,就出現了這樣一道題:若直線y=kx+b是曲線y=lnx+2的切線,也是曲線y=ln(x+1)的切線,b=___.這道題不僅能夠通過常規的函數解法解答出正確答案,還能通過向量的知識來解答,同樣一道題目,卻可以運用兩個版塊的知識進行解答,這樣不僅能增加題目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解答興趣,讓他們在答題的過程中感受到數學學科的魅力,以及解答數學題帶來的成就感,還能鍛煉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這能讓他們在將來的生活中遇到實際問題時,從多個角度看待同一問題,增加解決問題的方法。
四、注重教學反思總結,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反思是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與專業水平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師在每節課后都要對自己有個客觀的評價,找出自己的教學長處,繼續堅持,同時也要找出自己的教學短處,努力改正,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教學能力。就 “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來說,教師不止每節課前要精心設計教案,把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當作教學目標去實施,還要在課后做出記錄:今天這節課自己的教學設計有沒有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環節?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有沒有得到有效的提高?正如學生做錯題本,把自己易錯的題目摘抄下來,反復演練就能避免錯誤,教師多做教學反思總結才能真正地揚長避短,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說,思維能力是幫助學生進行數學問題分析和思考的最大助力,養成一個良好的思維能力,對于的數學學習具有關鍵性作用,然而,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與提高并不是學生一方的事情,教師要當好學習的引路人,在學生遇到困惑時及時進行幫助與解惑,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讓他們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思維,為學習數學奠定堅實的基礎,從而提高他們的數學學習能力與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王建新. 淺談如何培養高中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 中國校外教育·高教(下旬),2015(04).
[2]康宏偉. 淺談如何通過教學提高高中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 新課程·教師,2016(07).
[3]張啟紅 如何提高高中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J].南北橋·人文社會科學學刊,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