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錦珠

摘要:目的就產后出血護理中健康教育的應用效果進行探討。方法選取我院2018年收治的60例產后出血產婦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30例)和觀察組(30例),分別施以常規護理和健康教育,比較兩組產婦的臨床護理情況。結果觀察組產婦SAS、SDS評分明顯比對照組低(P<0.05);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針對產后出血產婦施以健康教育,效果較好,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使用。
關鍵詞:健康教育;產后出血;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107-2306(2019)05-125-01
所謂產后出血即產婦在娩出胎兒后的24h,陰道出血量>500ml,在整個分娩總數中,產后出血的概率在2%到3%左右,病死率非常高,是導致產婦死亡的一個主要原因[1]。在我國,對產婦身體健康影響最大的一項因素就是產后出血,其死亡率高居榜首。引發產后出血的原因復雜,諸如子宮收縮乏力、軟產道發生破裂、胎盤因素及凝血功能出現障礙等均包括其中,但其中以宮縮乏力最為常見。我院于2018年開始在產后出血護理中應用健康教育,效果較好,現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收治的60例產后出血產婦為研究對象,所有產婦均與產后出血的臨床診斷標準相符。產婦年齡在22-35歲,平均年齡(31.2±2.7)歲;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30例),兩組數據在一般資料比較中均無明顯性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以常規護理方法護理對照組產婦,包括護理人員對產婦的凝血功能予以密切監測,針對性治療護理凝血功能異常的產婦;專業護理軟產道破裂和子宮收縮乏力的產婦,將產婦的胎盤清理好,準備好清宮;在產婦的飲食方面給于科學指導;事先把應急預案做好。觀察組產婦則接受健康教育,具體包括:(1)組建健康教育小組:將我院具體制度和設施情況等結合起來組建健康教育小組,小組每位護理人員均閱讀大量和產后出血疾病相關的文獻與研究,盡量對這一疾病的相關專業知識做到充分了解,圍繞促進產婦康復這一宗旨,把最佳健康教育護理方案制定出來;根據產后出血產婦的具體情況對護理人員的護理任務予以安排;(2)健康教育護理:護理人員把產婦自身的出血狀況清楚告知,并對相應護理措施、護理效果、搶救情況等做詳細介紹;讓每位產婦均對自身病情有一明確認識;鼓勵產婦積極向護理人員詢問有關病情的問題,以溫和的態度、足夠的耐心同產婦溝通;叮囑其保證足夠的休息時間,幫助其選擇舒適的臥位,促進休息質量的提升;當產婦病情穩定后,指導其做科學的有氧運動;在飲食方面指導產婦多攝入一些營養食品,主要食用一些高熱量、高維生素食品,刺激性食品一律禁止食用,堅持少食多餐原則;健康教育小組需在護理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把護理記錄做好,第一時間對護理過失予以糾正,一起幫助產婦恢復健康。
1.3觀察指標和評價標準
通過SAS和SDS評價兩組產婦的臨床護理情況:滿分均為100分,分值同產婦的焦慮、抑郁情況呈正比。同時利用我院自行設計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統計產婦的護理滿意情況。同樣以100分為滿分,分值越高說明產婦越滿意。
1.4統計學方法
通過SPSS20.0統計學軟件處理本次研究所有調查數據值,以(`x±s)、%表示臨床觀察指標,檢驗采用t、X2,P<0.05代表有統計學差異。
2.結果
兩組產婦經不同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產婦SAS、SDS評分明顯比對照組低(P<0.05);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3.討論
健康教育指的是組織性、計劃性較強的一項系統教育活動,其可將產婦的危險因素有效減少甚至消除,使之生活質量提高,醫學改革與模式轉變的必然結果就是健康教育,有助于醫院的服務態度得到有效改善,促進產婦滿意度與臨床療效的提高[2]。在臨床護理中,最常見的一個問題就是產后出血,若護理人員對產婦的臨床觀察不到位極易致其死亡。大部分產婦均十分畏懼產后出血的癥狀,為此在臨床搶救與治療中,需把對產婦及其家屬的解釋工作做好,讓其保持鎮靜,同醫護人員密切配合。與此同時,積極和產婦溝通,讓其對產后出血的原因、治療措施等有一充分了解,將其不良心理消除。除此之外,幫助產婦在治療過程將良好的飲食習慣和生活衛生習慣養成,保證身體狀況良好,加快病情恢復。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產婦SAS、SDS評分明顯比對照組低(P<0.05);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可見針對產后出血產婦施以健康教育,效果較好,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汪天琴.健康教育應用于產后出血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01):244-245.
[2]王鳳,賀丹丹.健康教育應用于產后出血產婦臨床護理中的效果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04):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