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林
【摘要】:思維是提高小學生語言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因素。通過對思維的培養,學生會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掌握不同思維方法,進而懂得如何思考。小學生正處于思維形成的關鍵時期,通過正確的挖掘,會促進學生學會分析問題,通過邏輯思考和推理判斷的方式來掌握語言知識,提高語言能力,落實核心素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 思維能力 核心素養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發展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要關注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促進小學生創造潛能的發揮。通過教師對小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會促進小學生學會從具體形象思維轉化為邏輯抽象思維,學會透過語言文字的表象,看到隱藏在文字中的思想和情感,形成深刻的認識。教師要通過符合小學生認知規律的方法來引導和鼓勵小學生進行語言知識的探究,促進小學生思維的活躍,讓學生在思考中提高能力,掌握語言知識。
一、樹立問題意識,培養批判思維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經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為了使學生的思維可以變得活躍,教師要通過有效的問題來喚醒學生,促進學生在思考中進行批判性思維,從反向角度對問題進行探究,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例如在學習《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時,教師在教學中就可以提出問題:“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是一對反義詞,作者以此作為題目,有什么特殊意義?”面對問題,學生就要運用自己的批判性思維,通過辯證性的方法來對客觀性的看問題。同樣是作者所寫的一首詩,可是媽媽的評價是“精彩極了”,而爸爸的評價確是“糟糕透了”。兩個極端的評價,讓作者受到了媽媽的鼓舞,也得到了爸爸的警告,從而正確地把握方向,在批判中成長。通過學生辯證而具有批判性的思考,會認識到這是兩種不同的表達愛的方式。母親的愛激勵作者可以不斷前進,勇往直前,對自己信心百倍;而父親的愛卻時刻提醒著作者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學生在對問題的探究中會客觀地看問題,通過批判性的方式對問題進行分析,進而活躍思維,形成自己的理性認識,提高思維能力。
二、進行頭腦風暴,鼓勵發散思維
愛因斯坦說過:“一切創造性勞動都是從創造性的想象開始的。”為了促進學生主動地進行思維上的想象,教師就要鼓勵學生多進行發散思維,從多角度,通過多渠道進行思考和分析。學生的想象力是非常豐富的,可以跨越時空的界限,打破常規的思路,主動地進行想象。教師要通過頭腦風暴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將以往的知識和經驗結合起來,在頭腦中向著不同的方向進行思考和發揮,使自己的思維可以不斷地拓展,把形象的東西形象化,豐富化,進而提高自己的發散思維能力。例如在學習《一面五星紅旗》時,課堂導入部分,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提供天安門廣場、南極洲、珠穆朗瑪峰、奧運賽場以及南海領域等等不同場所中出現的五星紅旗,讓學生在看到這些情境時主動地進行思維的發散,感受到五星紅旗的意義。通過情境的渲染,學生思維的發散,學生會認識到五星紅旗是中國的標志,代表著祖國的驕傲。文章以“五星紅旗”為題,那么題目中就蘊含著祖國榮譽和愛國情感的故事。學生通過發散思維會認識到文章所蘊含的沉甸甸的意義,進而會迫不及待地進行閱讀和學習。思維的發散會促進學生更深刻地認識到五星紅旗的意義,在發散思維中感受到不同的愛國情感,對閱讀學習充滿期待,主動地進行思維活動。
三、主動深入探究,注重邏輯思維
學生的邏輯思維包括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抽象與概括、比較等不同的思維活動方式。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中,要鼓勵學生多主動探究,通過學生的深入探究來掌握語言知識,提高思維能力。學生融入到對文章的閱讀和分析中,會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語句,體會作者所應用的修辭,感受到文章語言的美感,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認識,進而在分析中提高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爬山虎的腳》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探究:文章以爬山虎的腳為題,全文對爬山虎的腳做了具體而詳細的介紹,但是為什么還要寫爬山虎的葉子呢?通過學生對文章的閱讀,學生會主動地探究,促進學生變換思考的角度,使學生突破爬山虎的腳的話題,將視線轉移到爬山虎的葉子上,進而可以通過遷移的方式主動地進行分析,在比較和歸納中形成客觀的認識。在分析中,學生會認識到爬山虎的腳雖然很有特點,具有各種“行走”的本領,但是人們主要觀賞的不是爬山虎的腳,而是爬山虎的葉子,它整齊、嬌嫩、錯落有致,給人帶來了美感。在邏輯思考中,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思考:“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長葉柄的反面,是伸出的六七根細絲,顏色也是嫩紅的。”這樣寫作的好處是什么?探究中學生的思維更活躍,學生會感受到文章語言的生動和具體,在邏輯思考中更清楚地了解爬山虎的腳的特點,進而留下深刻的印象,學會通過細致觀察的方式來進行自己的寫作。學生的思維活躍了,可以通過歸納、分析、抽象等不同的方式進行分析,進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克服思維定勢,引導創新思維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避免思維定勢,要鼓勵學生通過不同的方式來學習和探究,體會語言的魅力和文章寫作的精彩。例如在學習《數星星的孩子》時,為了讓學生理解“鉆研”二字的意義,教師不是在黑板上寫出漢字和釋義,而是可以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理解的方式來表達“鉆研”的意義。表達中,有的學生通過繪畫的方式來展示,有的學生通過解釋的方式來展示,還有的寫生通過表演的方式來表達……多樣的表達方式使學生真實地感受到“鉆研”的意義。展示中,學生會認真閱讀教材,體會這個詞的意義,感受到它表達的是非常認真、細心研究,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鉆研是遇到困難會通過積極思考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會通過創新的方式來表達,進而更深刻地理解詞匯,提高創新思維。
總之,學生的思維是通過自主鍛煉逐步提高的。教師要鼓勵學生在探究中活躍思維,在分析中細化思維,在推理中完善思維,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通過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學生就會在分析中提高思維能力,學會主動地進行邏輯分析,進而實現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落實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2】皮連生《學與教的心理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