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子湘
【摘要】:教師是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主體,是打造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筑夢人”。加強和改進師德師風建設,教師自覺將“四有”好老師標準內化于自覺行動,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對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本文以北京聯合大學為例,具體探析教師提升自身師德素養的有效方法與途徑。
【關鍵詞】:師德師風 立德樹人 高校教師
教師是立教之本,師德是教育之魂。學校發展的核心是擁有一批高素質的優秀教師,而良好的師德師風是優秀教師的重要體現。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情操直接影響著青年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養成,決定著人才培養的質量,關系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強調,要堅持把師德建設放在教師隊伍建設首位,把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
多年來,北京聯合大學始終高度重視師德師風建設,以“立德樹人”為中心,多層次、多形式、多載體,創新師德教育,完善師德規范,健全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爭做“四有好老師”和“四個引路人”。在四十年艱苦卓絕、篳路藍縷,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北京聯合大學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師德高尚、學術領先、教藝精湛、學生喜愛的好老師,他們中間有北京市勞動模范、北京市教學名師、北京市優秀教師、優秀德育工作者、北京高校十佳輔導員等等,他們以師愛溫暖人、以師心培育人、以師道啟迪人,是好老師的模范踐行者。2018年11月8日,作為建校40周年“聯大正青春”系列活動的一部分,北京聯合大學舉辦“立德樹人 從我做起 爭做‘四有’好老師 做好學生引路人”主題論壇再次聚焦師德,梳理多年來聯大教師自身與學校共同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營造良好育人環境的好做法與好經驗。
一、教師要有良好的禮儀修養
荀子說:“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教師禮儀包括教師在育人崗位上所應有的氣質與風度。一是要做到言行雅正、舉止端莊。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承擔著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光榮職責,言教不如身教,教師的儀表形象、言談舉止、待人接物都對學生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要自己做到,以身作則的去示范給學生。教師的禮儀和修養不是外在的生硬表現,而是內在氣質的自然流露,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是多年學養的真實體現,從外表到內心的不斷完善充盈、內在修養的不斷提升至關重要。二是要做到愛崗敬業、崇尚勞動。習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對于培養什么樣的人給出明確解答,強調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再一次突出了勞動教育的重要性。勞動教育對于立德樹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師要首先從我做起,崇尚勞動、踏實肯干、甘于奉獻,讓學生懂得勞動是光榮的、勞動是偉大的,一切成就都需要靠辛勤的勞動來創造。只有教師正確認識勞動,熱愛自己的工作,才能樹立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
二、教師要有精進的教風教法
一是專業精深、知識廣博。扎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科學的教學方法是老師的基本素質,也是吸引學生的硬實力。二是因材施教、不斷創新。隨著信息化不斷發展,知識的獲取方式和傳授方式、教和學都發生了革命性變化。教師也應嘗試采取新的教學手段,如翻轉課堂、案例教學等,結合像藍墨云班課等平臺,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參與熱情。三是以生為本,關注學生。教育工作歸根到底是做人的工作,教師在育人過程中務必遵循三大規律,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將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潤物無聲的融入課堂做在日常,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四是勇于實踐,一生向學。在我國高校越來越強調對學生應用能力培養的背景下,對于教師的專業實踐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作為教師,不僅要在理論上功底扎實,更需要在與實踐相結合層面勝任教學認任務。
三、院校要有合理的監管機制
除了教師要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自覺承擔起師德師風建設的主體責任外,建立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團齊抓共管、系(室)具體落實的外部保障機制也尤為重要。多年來,北京聯合大學始終高度重視師德師風建設,以“立德樹人”為中心,加強教師的理想信念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制定《北京聯合大學關于建立健全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實施辦法》《北京聯合大學教師職業行為規范》、《北京聯合大學師德“一票否決”實施細則》等文件優化頂層設計,健全師德教育、宣傳、監督、考核與獎懲相結合的長效機制,進一步規范教師從教行為,嚴格要求教師認真履行職責;多形式開展北京聯合大學“做新時代‘四有’好老師和‘四個引路人’”學習實踐活動,組織教師開展各種形式的學習交流、實地考察等活動,引導廣大教師熱愛祖國、奉獻祖國,自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出一批師德典型,形成激勵效應;完善師德師風領導小組職責,嚴格執行“師德一票否決”,把師德表現納入教職工聘用、晉職晉級、考核評優、學習進修等重要依據,把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師德建設相結合,抓在日常、嚴在經常,把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持續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建設水平;加強教師黨支部建設,充分發揮教師黨支部教育管理監督黨員和宣傳引導凝聚師生的戰斗堡壘作用,充分發揮黨員教師的先鋒模范作用。
結語:
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智慧的啟迪者,而且是良好道德品格和專業素養的示范者。老師們只有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潛心立德樹人,做師德高尚,師能高強的好老師,才能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同時,高校要健全教師主體權益保障機制,健全教師發展制度,構建完整的職業發展體系,創設公平正義、風清氣正的育人環境。
【參考文獻】:
【1】 劉予東.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師德建設[J].教育與職業, 2018(21):91-94.
【2】 譚正橋.立德樹人視角下中等職業學校師德建設探究 [J].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08):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