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俊榮
【摘要】:本文結合當前公用企業發展的新形勢和新動態,在分析了當前公用企業風行建設過程中存在的不足的基礎上,就在新形勢下如何更好地加強公用企業行風建設發表了幾點自己的見解,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形勢 加強 公用企業 行風建設 策略
一、引言
作為關系國計民生的公共服務型企業,扎實抓好行風建設、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是企業重要的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既是贏得客戶信任、贏得市場競爭、贏得政府支持的前提,也是實現企業持續發展、實現基業長青的內在要求。近年來,廣大公用企業從高遠的站位,堅持從客戶需求出發,一手抓改革發展、一手抓行業作風建設,在制度建設、組織領導、能力建設等多方面取得了長遠的進步。
二、當前公用企業行風建設中存在的不足
但不可否認,雖然公用企業的行風建設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我們也清醒的看到,行風建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與“放管服”改革的要求、與客戶的期待和市場發展的需求等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集中表現以下三方面:一是全面從嚴治黨責任的落細落小還不夠,長期以來比較重視對領導人員的行為約束與監督、比較重視 “三重一大”決策等重大事項,對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對“小權”可能造成“大害”的重視和研究得不夠,部分企業對員工的教育與管理還沒完全到位;二是行風建設的制度和機制還有待完善,由于大部分公用企業仍處于行政型治理與經濟型治理并存膠著時期,完全市場化的道路還處于轉型升級階段,隨著傳統業務不斷拓展延伸、客戶需求更加豐富多元,行風建設中的新問題、新課題在不斷增加,需要與時俱進加強制度與體制建設;三是部分員工的紀律意識與服務意識還需要提升,個別員工還存在“坐商”的老思想,紀律意識、服務意識不強,甚至還有“吃拿卡要”、侵害群眾利益的現象,對企業形象造成了不良的影響。
三、加強和改進公用企業行風建設工作的有效路徑
(一)提高政治站位,以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導和推動公用企業行風建設。
在黨的十九大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并且作出了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重大判斷,要求全黨要始終不忘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初心,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
公用企業動輒服務千家萬戶、關系國計民生,在保障民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方面承擔著重要責任。公用企業的行風建設工作好壞,將會直接影響著老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一定程度也代表著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心中的形象。抓好行風建設,意義十分重大!
一是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要從講政治、促和諧、保民生的高度來認識抓好行風建設的重要性,把抓好行風建設工作作為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一項重要內容,擺在當前及今后工作更加重要的位置抓好抓細抓實。二是要緊跟新時代新要求,明確新形勢新任務,積極回應和適應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更高期盼,以更高的標準、更高的要求提升服務水平和服務能力,把人民群眾的滿意與否,作為檢驗行風建設工作成效的標準。三是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明確目標,持之以恒的正黨風、轉作風、抓行風,積極履行好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和諧與穩定,為客戶提供“親切、專業、便捷、高效、周到”的優質服務,為中國夢的實現、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二)強化對標管理,不斷推動服務工作的標準化規范化上新臺階。
對標管理是企業管理活動中支持企業不斷改進和獲得競爭優勢的最重要的管理方式之一,西方管理學界將對標管理與企業再造、戰略聯盟一起并稱為三大管理方法。公用企業要將行風建設推上更高水平,要充分運用對標管理的這一工具。
一是要在對標和對表上結合。既要向本行業內看齊,也要向行業內看齊;既要以歷史的視角看,也要以空間的思維來看。既要向先進看齊、向標桿看齊,認真總結存在的問題、尋找短板和不足,制定針對性的改進措施,還要明確改進企業行風建設的時間表和目標任務,扎扎實實抓好落實。二是要在完善標準和執行標準上結合。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企業從上到下必須樹立標準意識和規范意識,既要不斷完善標準、更要執行好標準,承諾必須兌現、制度必須逗硬、標準必須執行,讓服務規范、服務標準成為廣大嚴格自覺遵守的一種風氣、一種習慣。
(三)堅持正風肅紀,以更加嚴格的紀律保證行風建設的持續深化。
群眾利益無小事、企業形象無小事。必須進一步嚴明服務紀律和工作紀律,進一步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讓有違必罰、失責必問成為常態。
一是切實轉變觀念。要做到政治、經濟、社會責任的有機統一,特別是“放管服”改革是大勢所趨,在行風建設必須強調六個不允許:不允許重經濟指標、輕客服管理,在服務工作中出現失職失責;不允許在管理和服務中有傳統霸道的作風;不允許當脫離群眾、高高在上的“坐商”;不允許在為群眾服務過程中出現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現象;不允許利用崗位之便,化公權謀私利;不允許對群眾“吃拿卡要”、侵害群眾利益。對嚴重破壞企業形象、造成惡劣影響的,必須嚴格執行黨紀政紀,追究直接責任和管理責任、領導責任。二是要加強內外監督。要通過聘請義務監督員、召開客戶座談會、打造公眾服務號等方式,自覺接受社會監督。要通過突擊檢查、重點抽查或明查暗訪等,加強對行風建設情況的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和糾正存在的問題。要認真受理和分析客戶的投訴,根據有關規定進行嚴肅處理,及時總結和改進我們的工作,切實提高客戶的滿意率。
四、結語
行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公用企業必須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深入推動行風建設各項工作,以實干實績不斷提升服務水平,不斷推進改革發展,為經濟發展、民生持續改善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公用企業侵害消費者權益及其對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6.
【2】公用企業對消費者的侵害及救濟途徑的完善[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7.
【3】程靈.淺談城市公用企業如何做好職工思想政治工作[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5(2):11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