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小學生而言,英語是一門枯燥又晦澀難懂的學科,語言的學習過程中本來就是困難又無味的,我國小學階段學生接觸英語的環境雖然比較少,但是目前社會對學生的英語水平要求比較高,因此很多學生家長都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可以幫學生奠定一個良好的英語基礎。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就應該致力于提高小學英語課堂的趣味性,幫助學生更主動的學習英語。情境教學法是一種很好的趣味教學方法,現在多媒體技術的方案也為教師進行情景就是提供了很多便利。因此教師應該積極利用學生目前的心理狀態和各種學習資源對學生進行情景教學,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水平。本文作者結合英語教學經驗和現在情景教學過程中的各種情況,就情景教學在英語課堂中的應用策略提出了幾點看法,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教學;英語教學;情景教學;趣味教學
【作者簡介】紀惠,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五里鋪小學。
情景教學法指的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造一個帶有某些特點和情緒狀況的具體場景,這個場景可以與我們實際生活相關,也可以與教材中所涉及到的材料相關,然后把學生帶入到情景中來進入學習,幫助學生更容易理解教材知識?,F在情境教學法的應用比較廣泛,但也存在情景的選擇不符合目前小學生的年齡階段,在情景中沒有重點涉及教學知識等許多問題。因此教師應該在這些方面進行調整和改善,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一、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創建直觀情景
隨著現代多媒體技術的發現,教室利用信息技術設備進行教學可以使教學情景更直觀的展現出來。多媒體課件可以把圖片、視頻、音頻、文字等多種教學信息結合起來,提高教師講課效率。比如在一年級上冊的英語教材中有一單元是于“animals(動物)”相關的,這時候教師就可以找一些各種動物的圖片并且把這些動物的英語單詞(例如:dog, cat, tiger, monkey等)進行搭配,也可以把這些單詞的發音插入到教學課件中。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可以根據圖片進行記憶。也可以進行情景模擬和分角色扮演,假想同學們正在逛動物園,就會出現以下對話:
A: What kind of animal is this?
B: This is monkeys. They like bananas very much.
A: They climb up and down the tree. It’s so naughty.
B: Yes, and the monkeys are very smart.
可以讓學生分組進行口語練習,說說每一種動物的特點,這就幫助學生鍛煉了用英語進行表達的能力。
二、進行課堂英語游戲和英語活動
通過游戲的形式對學生開展教學,可以讓課堂的氛圍變得輕松愉快,如果教師在學生的課余時間組織一些與英語相關的課外活動,就豐富了學生的校園生活。
例如在小學英語上冊的教材中,學生學習到了不同人的面部特征描述方法,也學到了人類五官的描述方法。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聽到的單詞指一指自己的五官,比如聽到eye就指自己的眼睛,lfet eye就指自己的左眼睛,這個游戲對學生的反應能力和學生對單詞的掌握都有一定的要求。針對這一學習過程,教師也可以讓同學用學過的知識對周圍的人進行描述。比如: My English teacher has long straight black hair and big eyes. She is very beautiful。這就鍛煉了學生的英語語言組織能力以及對人物的描述能力。這一過程調動了學生的思維,也促進了學生于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加深了感情。
三、創設討論情景引導學生積極思考
因為每個學生的成長經歷和成長環境不同,所以對于一些教學情景,同學之間的理解和情感也是不同的,這時候就要鼓勵學生之間進行討論。
教師可以為同學創造一個適合討論的話題,讓同學進行討論,這一過程就開拓了學生的思維,教師也通過討論結果對不同學生的思維有一定的了解。教師在創建過程中要注意話題中不能包含太多陌生單詞,話題的內容要與小學生的實際生活相關聯。比如話題可以是:
Do you think you have a lot of homework?
讓學生用英語討論討論家庭作業的布置情況,也可以了解學生的課后作業壓力,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發言對家庭作業提出調整。并且討論的過程也培養了學生勇敢提出自己的觀點并且組織語言說明白自己觀點的能力。
四、結語
情景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課堂上應用已經逐漸變得廣泛。教師不再單純的使用傳統的講課方法,而是通過利用多媒體把教學內容穿插到情景中。學生通過對情景的體驗進行積極的思考和討論,在這一過程中學習到有用的知識,這也培養了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知識的能力,提高了教學質量,促進了小學生英語水平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志英.情景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16):86-86.
[2]齊勇.情景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中外交流, 20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