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情境作為連接教師與學生的紐帶,可以降低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陌生感,讓他們在生動形象的真實場景中,激發學習的興趣,產生英語表達的欲望,從而培養學生學英語、說英語、用英語的習慣,彌補小學生缺少英語學習氛圍的短板。《英語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英語教學要以新課改思想為指導,以語言學習的基本規律為原則,創設有效情境,優化小學英語教學。因此,教師要積極倡導新課程理念,結合教學內容,創設與學習內容相關的情境,不斷提高小學英語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英語;情境教學;優化教學
【作者簡介】盧小平,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龔家灣第三小學。
我們知道,小學生喜歡模仿,他們的思維以直觀形象為主,有意注意的持續時間較短。因此,教師應整合一切教學資源、利用一切教學手段,創設豐富的語言環境,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感知語言材料所傳達的信息,激發他們英語表達的欲望。使學生在情境中展開互動交流,提高實際運用能力,感受語言的應用價值。那么,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該如何巧設情境,優化教學呢?
一、利用實物巧設情境
英語是一門緊貼生活實際的學科,其中的很多內容都是學生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教師可以根據英語的這一屬性,利用實物巧設情境,增強學生的直觀感受,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并讓學生意識到英語學習的實際價值,增強他們學習英語的信心,讓課堂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學五年級英語Unit 5《Whose dog is it?》,這節課的主要知識目標是能用現在分詞描述動物正在做的事情。圍繞這一目標,教學時,教師用卡片為學生出示正在做各種動作的動物。如mouse—eating ?dog—sleeping ?rabbit —jumping等。為學生創設生動的、真實的教學情境。這些形象逼真的動物刺激學生的感官系統,激發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產生用英語描述這些動物動作的沖動。教師順勢提問:What are they doing?學生就會用“The xx is doing.”來回答。有效的完成語言教學內容,實現教學目標,優化教學過程。
英語是一門內容豐富的學科,在教學中,教師應盡量使用實物、卡片、掛圖等教具,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語言知識。如在教學文具單詞時,就利用學生手中的文具盒、橡皮、鉛筆等;教學水果時,就把蘋果、梨、草莓等各種水果帶進教室。把學生與英語學習直接聯系起來,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加速學生對知識的消化和吸收。
二、利用游戲巧設情境
游戲是深受小學生青睞的一種活動。教師可以把學生的這一興趣愛好與英語教學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利用游戲巧設情境,讓學生在“玩”中學到英語知識,提高口語表達能力,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就像上面提到的Unit 5《Whose dog is it?》,除了利用卡片外,教師還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游戲方式創設有效情境。如讓學生帶上mouse、dog、rabbit的頭飾,并做出相應的動作,如做兔子跳躍的動作、小狗睡覺的動作以及老鼠吃餅干的動作,其他學生用英語描述他們的動作,同樣可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在教學中,有些真實的情境不可能搬到課堂,此時,教師就可以利用角色扮演,模擬真實的情境。一方面可以活躍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對話內容,豐富知識的輸出途徑,增強教學的趣味性。
三、利用多媒體巧設情境
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多媒體被廣泛的應用在各學科教學中,它憑借其燈光、圖畫、色彩等獨特的優勢,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圖文并茂的情境,收到廣大師生的喜愛。把多媒體引入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真實、自然的語言環境,使學生的多感官系統被有效的調動起來,讓教學活動變得生動、活潑,富有感染力,全方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以五年級英語Unit 2《My favorite season》A部分一課為例,這一課的主要內容是描述不同季節天氣的狀況,教學中,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圖畫的優勢,為學生創設一個多姿多彩的美麗自然世界,讓學生用英語自己描述四季。如教師播放“Warm spring”的課件,并提問“What’s the weather like?”學生用“It’s warm。”來回答。讓學生在情境中提高語言的使用價值,從而能夠熟練運用。由此可見,只要教師精心設計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活動融入教學中,就能變他們的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真正做到快樂學習。
總之,情境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有效運用,改變了教師角的方式、學生學的方式,讓單一枯燥的英語教學多姿多彩、形象生動,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樂學、善學,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丁婷.情景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的應用探討[J].新教育時代(2015年10月總第1輯),2015.
[2]閆海榮.小學英語教學游戲有效應用[J].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2018(二),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