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健
摘 ?要:英語做為一門語言類課程,閱讀是重中之重,為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應在閱讀中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展開充分的閱讀聯想,構建英語自由討論的平臺,允許學生在英語的閱讀中自由的闡述自己的疑問。高中時期閱讀的素材比較難懂,閱讀的信息量較大。為鍛煉學生的閱讀分析、理解思維、閱讀的想象思維等,教師可在閱讀中提出問題、布置場景,營造愉悅的空間,減少學生的閱讀壓力。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引言:
高中英語閱讀環節,通常都是教師來解說,學生來記憶。教師闡明的知識,學生記憶與吸收了多少是未知數。為了強調閱讀中的重點詞句,反而容易忽視閱讀的語境,傳統英語閱讀教學更加重視學生成績的提高,忽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教師應積極拓展閱讀的空間,將抽象的閱讀信息轉化為直觀的內容,引導學生走進英語的閱讀場景中,領會閱讀文本的內涵。
一、設置批判性問題
高中閱讀中,為減少課堂上學生們矛盾點的產生,教師經常直接提出閱讀的答案,為閱讀的難點釋疑,學生們理解的較為淺薄。在英語閱讀中缺少了批判,缺少了不同視角的思維聯想,閱讀方式也較為單一,學生興趣不高。教師應創新閱讀的形式,在閱讀中構建平等交流的平臺,通過問題的聯想,鼓勵學生從淺層次到深層次逐步的進行探究。不僅要從英語的字面去閱讀分析,還應結合英語文本的語境去感受語言的應用規律。在設置問題的同時,也允許學生提出自己不同的想法,設想同類語境或者轉換不同的場景來闡述句式,感受英語應用的多變,避免學生在閱讀中形成思維定勢。以《Friendship》閱讀課為例,主人公Anne在躲避戰爭的過程中倍感孤獨,將日記視為自己最好的朋友。教師可以根據這一點設計問題: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passage? Do you admire the friendship between Anne and Kitty? Why? Do you have a such friend like Kitty? Please share your experience with all of us?上述問題促使學生的思維從Anne聯想自己的朋友,并發表自己的觀點。之后,要求學生對課文觀點進行評價,學生在此過程中明白了不同的人對友誼的看法不同,學會了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友誼的看法。
二、挖掘文本內涵
高中英語的閱讀內容較有深意,部分閱讀文本不僅構建了情境,同時還描述了情境中蘊含的情感等。教師應帶領學生深挖文本的內涵,拓展學生的閱讀思維,想象問題不能拘泥于一個視角,而是辨識作者根本上的觀點,揪出其中重要的論據,引導學生進行推理,梳理閱讀文本的時間線與故事線,整合閱讀信息,加深記憶。
現階段依然有部分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將重點放在信息的提取上,而忽視了對文本整體性的認知,這不利于學生思維的拓展。批判性思維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讓學生的思維處于批判性的思考中,深入到文本中,引導他們從中識別作者的觀點,從而提出論據。在與文本的互動中,鼓勵學生將自己的觀點與作者的觀點進行對比,引發認知沖突,提出疑問。在學生所產生的一系列質疑的過程中,他們的大腦進行了積極的思維活動,批判性思維訓練則貫穿了整個教學環節中,對學生批判性思維意識的培養產生了潤物無聲的效果。
三、激發閱讀興趣
要想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首先就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閱讀學習,而非迫于學業壓力和教師監督進行被動苦學。而且,有了閱讀興趣,也就有了廣泛閱讀和深入閱讀的動力,有助于學生英語水平的提升。例如:在進行《Friendship》Reading部分的教學時,我先問了學生一個問題:“Who is your best friend?”很多學生第一時間就說出了答案,我接著問:“Do you know what your best friend likes best?”這時候有一些學生開始猶豫了,我又問:“Do you know what your favorite stars like best?”學生幾乎是立刻就回答了出來。在這三個問題之后,很多學生都意識到了最好的朋友就在身邊,但是自己對他/她的了解還不夠。有了這個認知,學生對友誼有了新的認識,對Reading部分的“Annes best friend”也有了閱讀興趣。這節課學生自主閱讀的效率有了明顯提升。所以,教師要善于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動力。
四、注重閱讀指導
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這一階段他們學習壓力大,學習任務重,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是他們迫切需要的。所以,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多加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對學生做出閱讀指導,提升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同時,教師還需要提醒學生注意,好的學習方法并不一定適合自己,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例如:在進行《English around the world》Reading部分的教學時,在學生閱讀開始前,我先用三分鐘的時間讓學生分享了一下自己平時閱讀時經常用的閱讀方法。在學生交流中,我發現有的學生會在閱讀時進行重點內容的勾畫,但也有的學生不太注意閱讀方法的使用。在學生分享完之后,每個學生對閱讀方法都有了新的認識,而且也都迫切地想要試試新閱讀方法的效果。在此基礎上,我讓學生開始了自主閱讀。有學生在閱讀時圈劃了一些詞匯和句子,也有的學生先閱讀了問題后,再進行閱讀。閱讀完成后,很多學生發現自己的閱讀速度得到了提升,同時也意識到了閱讀方法的重要性。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英語教師有必要轉變傳統以知識傳授為主的教學模式,注重運用靈活的方法激活學生的思維。引領學生漸次深入文本,對文本內涵深度理解,理清篇章結構,體悟情感態度,從而切實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學會從不同角度思考并解決問題,進而促進閱讀理解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雷雅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實證研究[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6.
[2]張巖,王智祿.論批判性思維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中學生英語,2017(34).
[3]曹妍.自主學習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蘇州大學,2014.
[4]林國熙.論如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教育教學論壇,2012(25):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