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玲
【摘 要】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要想更好地教育學生,不僅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模式,還要根據小學生的特點轉變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深度學習便是一種讓小學生可以逐漸適應新課標和新課改所要求的現代新教法。因此,本文主要從創設教學情境,使學生沉浸于數學學習中;提高學生的數學理解,讓學生的思維形成深度體驗;提高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聯結能力等幾個方面闡述了以深度學習為核心的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深度學習;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19)28-0248-02
深度學習,也叫深度機器學習法,起源于人工神經網絡的研究;是機器學習中通過多層感知器,組合低層特征形成更加抽象的高層表示屬性類別或特征進行表征的一種學習方法。本文中的深度學習,是指采取同機器學習法一樣的,在有監督學習或無監督學習框架下,建立的一種學習模型[1]。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學中,一些欠發達地區的教師往往都是采用比較傳統的教學方式,以至于很多小學生對本身就比較復雜的數學學科的學習不感興趣,學習往往停留在表面,學習不夠積極主動,影響學習效果。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就需要教師不斷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提倡深度學習,從而更好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發展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本文就基于深度學習的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的策略進行研究。
1? ?創設學習情境,使學生“深度”學習數學知識
對小學生來說,深度學習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方式,不僅會提高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還可以彌補小學生在學習中的不足。小學生對數學知識興趣不高,其主要原因就是數學知識點比較抽象,在學習的時候,數學知識點需要進行熟練計算,并記住數學公式,顯然這些對小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所以教師需要不斷革新傳統的教學模式,通過營造適合小學生身心特點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中“深度”學習。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注重給小學生設置相應的學習情境,還需要重視小學生的內在心理,教師設計的學習情境需要同小學生的心理狀態相匹配,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產生共鳴[2]。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先對小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程度和生理心理的特點有所了解,然后針對小學生學習的知識,教師設置適當的教學情境,如給小學生設置課堂小競賽,讓小學生可以在競賽的學習情境中,學習數學文本知識。在競賽的過程中,勝負關系是必然存在的,而求勝心理是每個小學生都有的一種心理狀態,所以教師將小學生置身到競賽中,讓小學生可以積極主動的進行數學知識點的學習。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小學生自身的理性思維能力,還能讓小學生通過自己的“深度”思維來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而實現“深度”學習,最后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通過教學情境的設置,小學生收獲的不僅是一些知識點,還包括了價值性知識以及意義性知識。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讓小學生可以逐漸感受到數學知識的魅力,這樣小學生便可以自主學習。
2? ?注重數學理解能力訓練,讓學生“深度”體驗思維
數學理解,顧名思義就是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價值及意義的領會,從更深的層面上來提高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點的能力。很多數學知識點都具有邏輯性,所以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將其分成三個主要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工具性理解、第二個層次是關系型理解、第三個層次是創新性理解。這三個層次的“深度”理解訓練,對小學生提升數學“深度”思維能力顯得非常重要。學生只有在數學課堂中實現了深入地學習數學知識,才能有效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師需要提高小學生的理解力,引導小學生可以形成深度的知識體驗,進而讓小學生可以學習到更為豐富的數學知識[3]。而且數學知識中有很多概念是比較抽象的,所以教師需要轉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將數學概念更有趣的教授給小學生,讓小學生可以自主的學習數學知識,從而形成更深入的數學體驗。
如在學生學習《位置與順序》這個知識點的過程中,教師為了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讓小學生先對這個知識點的概念以及內涵有深入的了解,通過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事情來引導小學生對知識點的思考。在思考后很多小學生都得出了結論:位置關系是相對的,并不是固定不變的。這樣不僅讓小學生學會了知識點的運用,還可以讓小學生對位置與順序的關系有更深入的了解,加深了小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印象。
3? ?提升系統學習能力,讓學生“深度”聯結數學知識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不僅要教授小學生大量的計算公式,同時還要教授小學生一些知識的概念,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小學生在數學原理、數學概念以及數學法則之間形成知識網絡,讓小學生的思維也可以成為其中的一部分。而且教師將深度學習引入數學課堂中,不僅可以加強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還能讓小學生在學習中不斷將數學知識點的各個模塊進行拼接,從而形成一個完善的知識體系,讓小學生在把握知識點的時候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更為系統化[4]。
如在學習四邊形和三角形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認識到三角形通過旋轉、復制和平移等操作能得到平行四邊形,讓小學生在腦海中對此有整體的框架,從而提高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度,讓小學生可以更好地進行數學知識點的學習。
綜上所述,對小學生來說,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其學習的需求,所以教師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就需要在課堂中逐漸引進“深度”學習法,讓小學生可以在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更加有深度,更加有效,對數學知識點有更好地掌握,不能讓小學生學習到的數學知識停留在表面。因此,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深入,現階段的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不僅要轉變教學理念,革新傳統教學模式,還需要針對小學生的身心和學習特點開展數學課堂創新教學,進而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發展小學數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孫志軍,薛磊,許陽明,王正.深度學習研究綜述[J].計算機應用研究,2012(8).
[2]周丹菊.活用“多元素”組織魅力課堂——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策略例談[J].吉林教育,2013(23).
[3]吳巧平.對數學“互動生成”課堂教學策略的一些思考[J].黑龍江教育(小學),2014(9).
[4]唐艷麗.農村小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之我見[J].學子(教育新理念),20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