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運庭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展,初中歷史教學迎來了全新的教學要求和目標,如何提高初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已經成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這就要求廣大歷史教師必須要對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進行不斷創新,切實解決好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實際問題,積極培養學生對歷史學習的濃厚興趣,從而為強化學生的歷史素養奠定良好的基礎,進一步實現初中歷史教學的根本目標。本文針對如何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進行分析和研究,闡述了具體的教學策略,僅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
引言:
初中歷史作為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手段,對于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課改的影響下,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實際需要了。鑒于此,廣大教師必須要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將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作為根本目標,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爭取在增強教學效果的同時,也能滿足學生長遠發展的實際需要,從而推動歷史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歷史教學有效性的前提
要想提高初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首先就要培養學生對歷史濃厚的興趣。首先,教師需要精心設計教學導入。正所謂“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課堂導入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還能激發學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進一步為提高教學質量奠定良好的基礎。為此,廣大教師在設計課堂導入時必須要從學生的實際特點入手,比如在教學《原始的農耕生活》這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有效問題作為課堂導入,如:“遠古的人們為什么會想到要造房子,而不繼續住山洞了呢?”以此引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從而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其次,教師需要不斷融入趣味性元素。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語言的風趣幽默,通過變換表情和動作來營造生動的教學氛圍,從而確保學生始終保持積極的學習狀態。最后,在課堂小結時,教師需要為下節課的開始做好準備工作,通過設計一些有懸念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例如,在教學《洋務運動》時,教師可以在課堂最后提出這樣的問題:地主階級改變不了中國的命運,又將會由哪一個階級來改變呢?以此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促使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進行自主預習和自主探索,從而促進學生自主性的發展。
二、強化課堂教學管理是提高歷史教學有效性的保障
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由于受到年齡和心智的限制,導致其自我管理能力仍有待提高,很難長期保持注意力的集中,而且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也會出現一些不良行為。這就要求廣大教師必須要加強課堂教學管理,不斷規范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爭取在維護課堂秩序的同時,也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提高初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一方面,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聽課習慣,并養成做課堂筆記的好習慣。在此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學生做筆記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對書本內容進行大膽質疑,以此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思考能力。例如,在教學《清朝的滅亡》時,教師可以在學生記筆記的過程中提出這樣的問題:清朝的滅亡是偶然還是必然?我覺得這只是一次偶然,你覺得呢?利用迷惑性問題強化學生的理解能力,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質疑精神。另一方面,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自主表達的機會,鼓勵學生積極回答問題。在學生回答問題時,要求其他學生做到學會傾聽,學會尊重,不能取笑他人。只有做到上述兩點,才能提高課堂管理的整體質量,從而為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供可靠的保障。
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提高歷史教學有效性的需要
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幫助教師贏得學生的支持與信任,促使學生在情感作用下自主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這對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極為有利的。為此,廣大歷史教師必須要注重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爭取在營造良好教學氛圍的同時,也能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在教學過程中,不恰當地批評課堂中有不良行為的學生最易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而用幽默的方式學生則容易接受。比如對上課講話的學生,教師可以用開玩笑的方式糾正其錯誤行為,比如“我們班上有個別同學脫離我們的軌道了”。這樣學生就會意識到自己的不良行為,從而加以改正。這樣做,既可以讓他們意識到自己違反了紀律,也可以拉近師生間的距離。第二,采用激勵政策,對學生微小的進步予以肯定和獎勵。任何層次的學生都會在意教師的評價。行為科學也證明,一個人如果受到正確而充分的激勵,能力就可以發揮到80%—90%。為此,歷史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給予針對性的鼓勵。比如,在教學《抗日戰爭的勝利》時,對于學困生和學優生的學習情況,教師需要區別對待,不能用統一標準去衡量。對于學困生,教師需要放低標準,對于他們微小的進步要給予認可;對于學優生,教師需要提高標準,如果他們能夠順利完成,則應給予適當的獎勵。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從而提高初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只有不斷提高初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才能切實發揮出歷史教學的真正價值,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顯著提升。鑒于此,作為一名初中歷史教師,我們必須要將提高初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作為根本目標,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不斷優化教學模式和教學設計。爭取在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的同時,也能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實際需要,從而貫徹落實新課改的基本要求,進一步推動歷史教育事業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袁素芬.淺析如何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9(12).
[2]劉漢雄.淺談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J].學周刊,2017(12).
[3]張建紅.對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教學研究,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