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戈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生涯中的關鍵時期,也是學生提升自身學習能力和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黃金時期。語文包含了許多的優秀內容,對于學生的成長有著很多的益處。閱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內容,良好的語文閱讀習慣可以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在小學中段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閱讀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小學中段語文;閱讀教學;學習興趣;教學探討
引言:
閱讀是學生通過對文章內容的理解,獲取其中包含的有益信息,從而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小學階段是學生閱讀興趣培養的最佳時期,語文閱讀教學可以豐富學生的視野,讓學生了解更多的知識,提升自身的語文綜合素養。中段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需要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通過興趣的指引豐富內涵增加學識。但是,傳統的語文閱讀教學模式比較固化,影響著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阻礙了閱讀學習的發展。作為一名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師,需要端正教學態度,遵循新課改理念,以更長遠的眼光去看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一、小學語文中段閱讀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語文閱讀教學形式化,學生的理解能力受阻
對于小學語文中段教學來說,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這個時期學生的思想還不夠成熟,對很多事物充滿好奇和疑問。通過語文閱讀教學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提高學生的認知程度。但是,在當前的小學中段語文閱讀教學中,很多教師錯誤地進行閱讀定位,閱讀教學成為學生識字斷句的練習模板。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完全按照書本的課后題進行教學,教學過于形式化,沒能引導學生真正深入學習閱讀,導致學生的閱讀思維受限,不能挖掘學生的創新意識,學生缺乏對文章的透徹理解和思考,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效率。
(二)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單一,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在小學語文中段的閱讀教學中,為了提升學生的閱讀學習積極性,教師應該注重課堂教學模式的豐富性和趣味性,提高學生對語文閱讀學習的興趣。在當前的小學語文中段閱讀教學中,教師對于閱讀教學的模式沒有深入的進行研究,沒有根據中段學生的特點實施教學。同時,個別教師自身的閱讀教學水平有限,對閱讀教學理解也不夠透徹,影響閱讀教學的效率,導致學生的閱讀學習積極性不足。
二、小學語文中段閱讀興趣的培養策略
(一)教師應提升閱讀教學水平,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
閱讀是小學語文學習中的重要內容,有效的閱讀學習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識,擴展學生的視野。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教學能力的提升,老師閱讀量充足且與時俱進,才能夠恰到好處地找出有效的閱讀教學模式。一方面增加自身的閱讀量,提升文學素養;另一方面通過豐富教學模式,保證閱讀學習能夠更加的生動。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對文章情感的體會,引導學生去分析理解文章內涵,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這對于學生身心發展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以興趣為條件,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習慣的養成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都大有益處,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凸顯閱讀的重要性,更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喜好,推薦一些喜歡的書籍,鼓勵學生進行自主閱讀,也可以在班級舉行閱讀分享大會,讓學生各抒己見,推薦和總結自己閱讀的書籍,并說明理由。同時,以群文閱讀采取文章類聚的形式給學生提供更多的閱讀資源,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進一步提高閱讀思維和文學修養,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三)豐富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閱讀是一個人不斷進步的階梯,是一個人擁有智慧的途徑,因此,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對學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發展意義。小學語文中段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學生的學習狀態,根據學生的心理狀態和實際需求開展閱讀教學,才能帶領學生走進閱讀學習課堂。閱讀的教學模式是豐富的,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分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導學生走進文章的情境中,通過情境化的閱讀教學豐富學生的大腦,提高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另外,教師可以借用多媒體的方式播放視頻或者音頻,多方面完善閱讀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閱讀學習積極性。
結束語:
閱讀是語文學習過程中的主要內容,通過不斷的閱讀學生才能收獲了解更多的知識,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會讓學生受益一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重視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提升,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閱讀學習不僅是在課堂上,更要延伸到學生的生活中,激發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教師需要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為學生的學習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通過豐富閱讀學習模式,提高學生在語文學習上的互動性,促進學生之間的學術交流,為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打造更好的學習空間。
參考文獻:
[1]劉啟元.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J].中國農村教育,2019(21):106-107.
[2]李巨才.得于課外? 益于課內——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29):86.